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及其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248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及其布置方法,属于城市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力井盖结构较为单一,在受到车辆长时间停放或多次碾压后容易发生异响甚至变形,容易导致杂物、雨水或者掉落在电力井中的问题,本申请所述固定圈设置在电力井的顶端,固定圈通过下部沥青层与电力井固定连接,下部沥青层顶部设有防水隔圈,防水隔圈上部铺设有上部沥青层,上部沥青层和下部沥青层通过粘接固定套连接在一起,密封内盖嵌装在固定圈的下部,井盖外圈嵌设在固定圈的上部,且井盖外圈的边缘处嵌装上部沥青层中,电力井盖安装在井盖外圈上,且电力井盖的顶部与井盖外圈的顶部共面设置。本申请主要用作城市电力井的井盖结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电力井是指在城市电网铺设时预留的线路检修口,通常此种检修口多设置在人行道上,并在井口处设置井盖进行防护,根据井口的结构不同,井盖分为圆形或方形,其中圆形井盖更为常见,井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防止杂物或行人掉落到电力井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布置区域内路面的完整行,可以供车辆和行人通过,随着近年来城市车辆的增多,为了城市街道的美观,许多临停车位都规划在了人行道上,在规划时不排除会将电力井画入到车位框中,这种情况下对于井口井盖的结构就有了更强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电力井井盖的布置方法与下水井井盖的布置方法相近,这种布置方法的好处在于降低了电力井井盖的制作成本和施工成本,采用与下水井盖相同的生产设备和施工流程就可以对其进行生产安装,并且电力井多数布置在人行道上,直接受到车辆行驶时冲击较小,也足以达到电力井盖的使用需求,但是随着人行道车位的普及,电力井盖的工作环境发生了严重改变,在测量长时间停放和移动过程中,对于电力井盖的布置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较为常见的现象包括:电力井盖振动异响、盖体外圈塌陷引起的盖体遮盖不严、电力井盖周围区域塌陷以及电力井盖盖体结构严重变形等,这些电力井盖出现缺陷后直接影响了电力井井口的密封性,极易导致杂物雨水落入到电力井井口中,极大的影响紧要检修时的检修进度,同时也为路上的行人,特别是儿童或是小型宠物带来了安全隐患,行人在不知情或是雨天、雪天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极易掉落至电力井中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根据近年来电力井盖工作环境的变化,研发一种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的电力井盖结构及布置方法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力井盖结构较为单一,在受到车辆长时间停放或多次碾压后容易发生异响甚至变形,容易导致杂物、雨水或者掉落在电力井中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0004]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所述电力井盖结构包括固定圈、密封内盖、井盖外圈、电力井盖、下部沥青层、防水隔圈、上部沥青层和粘接固定套;
[0005]所述固定圈设置在电力井的顶端,固定圈的外部设置有下部沥青层,固定圈通过下部沥青层与电力井固定连接,下部沥青层顶部设有防水隔圈,防水隔圈的内孔壁与固定圈的外圈壁接触,防水隔圈上部铺设有上部沥青层,上部沥青层和下部沥青层的外围套设有粘接固定套,上部沥青层和下部沥青层通过粘接固定套连接在一起,密封内盖设置在固定圈的下部,且密封内盖嵌装在固定圈上,井盖外圈嵌设在固定圈的上部,且井盖外圈的边缘处嵌装上部沥青层中,电力井盖安装在井盖外圈上,且电力井盖的顶部与井盖外圈的顶
部共面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包括固定圈主体和限位圈,限位圈外壁的上部沿周向设有环状凸起,且环状凸起与限位圈一体成型设置,环状凸起的顶端与限位圈的顶端共面设置,固定圈主体套设在限位圈上部的环状凸起上,且固定圈主体与限位圈上的环状凸起固定连接,固定圈主体的底端与环状凸起的底端共面设置,限位圈的内圈下部沿周向等距设有N个挂钩,N为正整数,每个挂钩与限位圈的内圈固定连接,N个挂钩的上方设有一号密封硅胶层,一号密封硅胶层沿周向贴设在限位圈的内壁上,密封内盖通过N个挂钩挂装在限位圈上,且密封内盖的外圆面通过一号密封硅胶层与限位圈密封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主体的外圆面上沿周向等距设有Z个加强肋板,Z为正整数,每个加强肋板的一侧与固定圈主体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内盖包括内盖主体、底部加强圈和两个把手,所述底部加强圈设置在内盖主体的底部,且底部加强圈与内盖主体同轴设置,底部加强圈的顶端与内盖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内盖主体的底部边缘处沿周向等距加工有N个挂装孔,每个挂装孔与一个挂钩对应设置,且N个挂装孔均设置在底部加强圈的外部,内盖主体的顶部沿内盖主体中的一条直径对称设有两个把手,且每个把手与内盖主体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盖主体的顶部还贴附有一层顶部防水胶层,顶部防水胶层的边缘处与内盖主体顶部的边缘处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井盖外圈包括外圈主体和M个减振胶条,M为正整数,所述外圈主体顶部沿井盖外圈的深度方向加工有环形盲槽,且环形盲槽与外圈主体的内腔连通设置,环形盲槽的槽底沿周向等距加工有M个插接槽,且每个插接槽中对应安装有一个夹持单元,相邻两个插接槽之间设有一个减振胶条,且每个减振胶条与环形盲槽的槽底粘接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沿插接槽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个夹持组件与所在的插接槽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框和多个弹性夹持机构,支撑框固接在所在插接槽的内壁上,多个弹性夹持沿插接槽的深度方向依次等距设置在支撑框中,且每个弹性夹持机构的一端与插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弹性夹持机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框的外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一个夹持头、弧形定位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弧形定位杆水平设置在插接槽中,且弧形定位杆的一端与插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套设在弧形定位杆上,且复位弹簧的长度大于弧形定位杆的长度,夹持头设置在弧形定位杆的另一端上,且夹持头与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插接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夹持头嵌设至支撑框上,夹持头与支撑框之间设有间隙;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力井盖包括井盖主体、底部加强墩和M个插接板,所述底部加强墩设置在井盖主体的底部,且底部加强墩与井盖主体同轴设置,底部加强墩的顶部与井盖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井盖主体的底部边缘处沿周向等距设有M个插接板,每个插接板与一个插装槽对应设置,且M个插接板均设置在底部加强墩的外部,每个插接板的顶部与井盖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插接板的两侧沿插接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加工有多个嵌槽,每个嵌槽与一个弹性夹持机构对应设置;
[0014]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的安置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15]步骤一:首先将固定圈设置在电力井的顶端,并通过固定圈主体和限位圈之间形成的环形阶梯面与电力井内环壁配合定位,利用高强度热熔胶对固定圈进行初步固定,同时在固定圈内布置临时内胆;
[0016]步骤二:向固定圈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中倒入沥青,并利用工具铲将沥青铺平,同时利用夯土机对铺平的沥青堆进行压实形成下部沥青层,下部沥青层的高度以固定圈外圆面上加强肋板的高度为标准;
[0017]步骤三:在下部沥青层上铺设防水隔圈,防水隔圈套设在固定圈的外壁上,同时利用加强肋板的顶部对防水隔圈进行定位,在下部沥青层的边缘处嵌入粘接固定套,粘接固定套内壁涂覆有凝固胶层,凝固胶层加热后产生粘性,粘接固定套的嵌入深度为粘接固定套高度的1/3

1/2;
[0018]步骤四:在防水隔圈上继续倒入沥青,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井盖结构包括固定圈(1)、密封内盖(2)、井盖外圈(3)、电力井盖(4)、下部沥青层(6)、防水隔圈(7)、上部沥青层(8)和粘接固定套(9);所述固定圈(1)设置在电力井(5)的顶端,固定圈(1)的外部设置有下部沥青层(6),固定圈(1)通过下部沥青层(6)与电力井(5)固定连接,下部沥青层(6)顶部设有防水隔圈(7),防水隔圈(7)的内孔壁与固定圈(1)的外圈壁接触,防水隔圈(7)上部铺设有上部沥青层(8),上部沥青层(8)和下部沥青层(6)的外围套设有粘接固定套(9),上部沥青层(8)和下部沥青层(6)通过粘接固定套(9)连接在一起,密封内盖(2)设置在固定圈(1)的下部,且密封内盖(2)嵌装在固定圈(1)上,井盖外圈(3)嵌设在固定圈(1)的上部,且井盖外圈(3)的边缘处嵌装上部沥青层(8)中,电力井盖(4)安装在井盖外圈(3)上,且电力井盖(4)的顶部与井盖外圈(3)的顶部共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包括固定圈主体(11)和限位圈(12),限位圈(12)外壁的上部沿周向设有环状凸起,且环状凸起与限位圈(12)一体成型设置,环状凸起的顶端与限位圈(12)的顶端共面设置,固定圈主体(11)套设在限位圈(12)上部的环状凸起上,且固定圈主体(11)与限位圈(12)上的环状凸起固定连接,固定圈主体(11)的底端与环状凸起的底端共面设置,限位圈(12)的内圈下部沿周向等距设有N个挂钩(14),N为正整数,每个挂钩(14)与限位圈(12)的内圈固定连接,N个挂钩(14)的上方设有一号密封硅胶层(15),一号密封硅胶层(15)沿周向贴设在限位圈(12)的内壁上,密封内盖(2)通过N个挂钩(14)挂装在限位圈(12)上,且密封内盖(2)的外圆面通过一号密封硅胶层(15)与限位圈(12)密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主体(11)的外圆面上沿周向等距设有Z个加强肋板(13),Z为正整数,每个加强肋板(13)的一侧与固定圈主体(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内盖(2)包括内盖主体(21)、底部加强圈(22)和两个把手(24),所述底部加强圈(22)设置在内盖主体(21)的底部,且底部加强圈(22)与内盖主体(21)同轴设置,底部加强圈(22)的顶端与内盖主体(21)的底部固定连接,内盖主体(21)的底部边缘处沿周向等距加工有N个挂装孔(25),每个挂装孔(25)与一个挂钩(14)对应设置,且N个挂装孔(25)均设置在底部加强圈(22)的外部,内盖主体(21)的顶部沿内盖主体(21)中的一条直径对称设有两个把手(24),且每个把手(24)与内盖主体(2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主体(21)的顶部还贴附有一层顶部防水胶层(23),顶部防水胶层(23)的边缘处与内盖主体(21)顶部的边缘处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外圈(3)包括外圈主体(31)和M个减振胶条(32),M为正整数,所述外圈主体(31)顶部沿井盖外圈(3)的深度方向加工有环形盲槽,且环形盲槽与外圈主体(31)的内腔连通设置,环形盲槽的槽底沿周向等距加工有M个插接槽,且每个插接槽中对应安装有一个夹持单元(33),相邻两个插接槽之间设有一个减振胶条(32),且每个减振胶条(32)与环形盲槽的槽底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电力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33)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沿插接槽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每个夹持组件与所在的插接槽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框(334)和多个弹性夹持机构,支撑框(334)固接在所在插接槽的内壁上,多个弹性夹持沿插接槽的深度方向依次等距设置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琨鲍善东陈玲高溪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