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围栏交互方法、系统及服务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58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围栏交互方法、系统及服务器,涉及变电站管理交互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打点策略;然后控制具有第一权限的第一用户按照打点策略完成打点后,根据打点位置生成电子围栏;最后获取具有第二权限的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利用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与电子围栏的位置关系确定交互策略,并利用交互策略完成第二用户与电子围栏的交互;该方法使得巡查人员在碰触电子围栏时即可触发定位安全帽使其播报预警,及时保证了巡查人员的安全;电子围栏可形成固定的巡检路线,保证每次巡查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同时可对每次巡查结果进行回溯追踪,解决了现有的变电站巡检过程中存在的交互执行效率低,交互效果差的问题。差的问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围栏交互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管理交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围栏交互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的巡视检查是值班人员通过定期巡视观察设备的外观有无异状的过程,如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杂物、表针指示是否正常、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触及允许接触的设备温度是否正常、测量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在运行中的变化等,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0003]变电站的巡视检查制度是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通过值班人员的定期的巡视检查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掌握运行异常,并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降低事故的发生及其影响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变电站应根据运行设备的实际工况,并总结以往处理设备事故、障碍和缺陷的经验教训,制定出具体的检查方法。但目前的巡视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巡查路线及范围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同的值班人员巡查路线及范围会纯在差异性,对每次巡查结果不能够做一个很好的回溯工作;2、对工作区,出入口,危险区没有明确的界限,特别是在夜间、恶劣气候下及特殊任务时特巡,就会对值班的巡视人员及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人身安全威胁,也不利于变电站业务的发展。
[0004]3、现场巡视人员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定周围环境,对自己身处危险环境下并不能做到及时预警,存在安全作业隐患。
[0005]4、班组负责人或者值班领导人无法实时知道巡视检查人员的当前所处位置及作业状态,目前只能在必要时亲临现场指导。
[0006]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变电站巡检过程中还存在着交互执行效率低,交互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围栏交互方法、系统及服务器,通过高精度定位安全帽获取的高精度位置,保证了变电站电子围栏的实用性;巡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只关心本身工作,当碰触红线时电子围栏触发定位安全帽使其播报预警,及时保证了巡查人员的安全;电子围栏生成后,可形成固定的巡检路线,保证每次巡查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同时可以对每次的巡查结果进行回溯及追踪,解决了现有的变电站巡检过程中存在的交互执行效率低,交互效果差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围栏交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至少包含:定位基站、定位安全帽、控制中心、手持终端以及随身wifi设备;其中,定位安全帽通过随身wifi设备与定位基站相连接;手持终端通过随
身wifi设备与控制中心相连接;该方法包括:对随身wifi设备进行初始化,以实现定位安全帽与定位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以及手持终端与控制中心相连接;获取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中的变电站位置数据,并根据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打点策略;其中,打点策略用于对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的多个打点位置依次进行打点;控制具有第一权限的第一用户按照打点策略完成打点后,根据打点位置生成电子围栏,并利用第一用户的手持终端将电子围栏发送至控制中心;其中,第一权限下的用户具有生成电子围栏的权限;第一用户通过佩戴的定位安全帽进行定位,并通过手持终端进行打点;获取具有第二权限的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利用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与电子围栏的位置关系确定交互策略,并利用交互策略完成第二用户与电子围栏的交互;其中,第二权限下的用户不具有生成电子围栏的权限;第二用户通过佩戴的定位安全帽进行定位,所得到的定位数据通过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定位数据与电子围栏的位置关系确定交互策略,并将交互策略与定位数据发送至第二用户的手持终端中进行显示。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随身wifi设备进行初始化之前,方法还包括:将定位基站固定在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的预设位置,并保持定位基站的运行状态;当用户将定位安全帽佩戴好后,保持定位安全帽的运行状态;当用户将手持终端开机运行后,保持手持终端的运行状态。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交互策略完成第二用户与电子围栏的交互,包括:获取控制中心与定位安全帽之间的心跳策略;其中,心跳策略用于按照预设时长控制定位安全帽向控制中心发送心跳信息;利用心跳策略以及交互策略,完成第二用户与电子围栏的交互。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具有第一权限的第一用户按照打点策略完成打点后,根据打点位置生成电子围栏,包括:利用第一用户佩戴的定位安全帽实时获取第一用户的定位数据;将定位数据发送至已初始化的MQ消息队列,并控制MQ消息队列依次将定位数据通过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定位基站中;当定位基站判定定位数据位于打点位置时,将定位数据通过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手持终端;手持终端接收所有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后,利用定位数据依次将打点位置进行连接生成电子围栏。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持终端接收所有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后,利用定位数据依次将打点位置进行连接生成电子围栏,包括:获取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并利用预设的坐标系将定位数据转化为高斯投影坐标;根据所有打点位置的高斯投影坐标,通过所有打点位置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确定坐标系与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之间的比例尺;
通过比例尺以及打点位置的高斯投影坐标,确定手持终端中对应的打点位置的像素坐标,并对手持终端中的像素坐标进行连接,生成电子围栏。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定位基站判定定位数据位于打点位置时,该方法还包括:生成打点成功指令;其中,打点成功指令中至少包括:打点的定位数据以及打点成功标记;将打点成功指令通过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定位安全帽;利用打点成功指令控制定位安全帽对打点结果进行播报。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与电子围栏的位置关系确定交互策略,包括:根据电子围栏中打点位置的打点顺序确定第二用户的交互路线,并利用交互路线确定第二用户的巡检策略;当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与交互路线之间的最近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根据最近距离确定报警策略;利用巡检策略和报警策略确定交互策略。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交互策略完成第二用户与电子围栏的交互,包括:将第二用户的定位数据中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高斯投影坐标;根据交互策略,利用投影算式计算第二用户的高斯投影坐标与电子围栏的投影结果;利用投影结果判断第二用户是否进入电子围栏。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围栏交互系统,该电子围栏交互系统应用于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至少包含:定位基站、定位安全帽、控制中心、手持终端以及随身wifi设备;其中,定位安全帽通过随身wifi设备与定位基站相连接;手持终端通过随身wifi设备与控制中心相连接;该电子围栏交互系统包括:初始化模块,用于对随身wifi设备进行初始化,以实现定位安全帽与定位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以及手持终端与控制中心相连接;打点策略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中的变电站位置数据,并根据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打点策略;其中,打点策略用于对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的多个打点位置依次进行打点;电子围栏生成模块,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围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所述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至少包含:定位基站、定位安全帽、控制中心、手持终端以及随身wifi设备;其中,所述定位安全帽通过所述随身wifi设备与所述基站相连接;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随身wifi设备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随身wifi设备进行初始化,以实现所述定位安全帽与所述定位基站之间的网络连接、以及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接;获取所述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中的变电站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打点策略;其中,所述打点策略用于对所述变电站位置数据确定的多个打点位置依次进行打点;控制具有第一权限的第一用户按照所述打点策略完成打点后,根据所述打点位置生成电子围栏,并利用所述第一用户的手持终端将所述电子围栏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其中,所述第一权限下的用户具有生成所述电子围栏的权限;所述第一用户通过佩戴的所述定位安全帽进行定位,并通过所述手持终端进行打点;获取具有第二权限的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利用所述第二用户的实时定位与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关系确定交互策略,并利用所述交互策略完成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电子围栏的交互;其中,所述第二权限下的用户不具有生成所述电子围栏的权限;所述第二用户通过佩戴的所述定位安全帽进行定位,所得到的定位数据通过所述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与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交互策略,并将所述交互策略与所述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手持终端中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围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随身wifi设备进行初始化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定位基站固定在所述变电站巡视检查系统的预设位置,并保持所述定位基站的运行状态;当用户将所述定位安全帽佩戴好后,保持所述定位安全帽的运行状态;当用户将所述手持终端开机运行后,保持所述手持终端的运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围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交互策略完成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电子围栏的交互,包括:获取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定位安全帽之间的心跳策略;其中,心跳策略用于按照预设时长控制所述定位安全帽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心跳信息;利用所述心跳策略以及所述交互策略,完成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电子围栏的交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围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具有第一权限的第一用户按照所述打点策略完成打点后,根据所述打点位置生成电子围栏,包括:利用所述第一用户佩戴的所述定位安全帽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定位数据;将所述定位数据发送至已初始化的MQ消息队列,并控制所述MQ消息队列依次将所述定位数据通过所述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所述定位基站中;当所述定位基站判定所述定位数据位于所述打点位置时,将所述定位数据通过所述随身wifi设备发送至所述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接收所有所述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后,利用所述定位数据依次将打
点位置进行连接生成所述电子围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围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接收所有所述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后,利用所述定位数据依次将打点位置进行连接生成所述电子围栏,包括:获取所述打点位置对应的定位数据,并利用预设的坐标系将所述定位数据转化为高斯投影坐标;根据所有所述打点位置的高斯投影坐标,通过所有所述打点位置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确定所述坐标系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帅任青亭孙楠楠董文旭赵欣媛张云强郭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