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散热直驱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402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直驱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散热直驱电机,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内的转轴组件、套设在基座外部的定子组件、连接于转轴组件的并将定子组件包覆的内转子、设于内转子内径并与定子组件相对的转子组件、以及设于转子组件外部的外转子,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具有散热通道,外转子的一端连接有旋转端盖,旋转端盖的一面开设有进风槽、另一面设有叶片,叶片朝向所述散热通道,外转子旋转时叶片朝向散热通道吹风,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外转子旋转时产生风压,对内部定子组件等结构进行散热,进而加强电机的散热效果,实现自散热;解决了现有直驱电机在持续使用时散热系数不足的问题。直驱电机在持续使用时散热系数不足的问题。直驱电机在持续使用时散热系数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散热直驱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驱电机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散热直驱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直驱电机,直接驱动式电机的简称,主要指电机在驱动负载时,不需经过传动装置(如传动皮带、齿轮等结构),实现结构的驱动输出。现有的各种智能机器人、智能清洁设备等很多用到了直驱电机作为驱动。
[0003]其中,直驱电机包括了内转子驱动和外转子驱动,外转子驱动一般应用于机器人等领域。在一些需要长时间工作的机器人上使用时,直驱电机在高负载的状态下工作会产生热量,而现有的直驱电机散热都是通过外置散热器进行散热,占用空间大,影响结构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外转子旋转时产生风压,对内部定子组件等结构进行散热,进而加强电机的散热效果,实现自散热;解决了现有直驱电机在持续使用时散热系数不足的问题的自散热直驱电机。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散热直驱电机,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内的转轴组件、套设在基座外部的定子组件、连接于转轴组件的并将定子组件包覆的内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基座内的转轴组件、套设在基座外部的定子组件、连接于转轴组件的并将定子组件包覆的内转子、设于内转子内径并与定子组件相对的转子组件、以及设于转子组件外部的外转子,所述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具有散热通道,所述外转子的一端连接有旋转端盖,所述旋转端盖的一面开设有进风槽、另一面设有叶片,所述叶片朝向所述散热通道,所述外转子旋转时叶片朝向散热通道吹风,所述内转子朝向旋转端盖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定子组件朝向叶片,所述内转子靠近散热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出风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旋转安置腔,所述转轴组件安装在旋转安置腔内,所述旋转端盖可旋转连接于第一连接端,所述定子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散热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连接台阶,所述连接台阶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至少将定子组件与旋转端盖分隔,所述滤板上均布有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旋转轴、以及与旋转轴连接并安装在基座内的轴承,所述内转子的一端设有铆接端盖,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至少与铆接端盖铆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包括转子内壳,所述转子内壳包括铜质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亚南周勇周思岑杨坤袁银建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