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落架锁定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落架油路锁安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起落架锁定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对空间、重量控制严格,可靠性要求高,带有液压锁定、应急机械转换和油路脉冲、压力保护功能的液压系统,如飞机舱门作动筒、襟翼传动机构及其它类同功能产品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起落架锁定装置的功用为将起落架结构件可靠固定在某种位置,使起落架结构能够承载。随着现代飞机队起落架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般设置机械锁外,还需设置液压锁控制相应机械锁油路的打开和关闭。机械锁和液压锁同时作用,能提高起落架锁定的可靠性。
[0003]现有专利如专利公告号CN212195874U公示的一种起落架锁定装置液压锁,其技术方案包括活塞杆、壳体、弹簧、接管嘴等,在产品上锁时,活塞由接管嘴输入液压至右活塞腔,使活塞向左移动直至壳体限位,左活塞腔的液压油从接管嘴回油箱,实现液压锁上锁;在产品开锁时,由接管嘴输入液压至左活塞腔,液压压力作用在活塞上,是活塞向右移动直至螺塞限位,右活塞腔的液压油从接管嘴回油箱,实现液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内设有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6)及与液压系统和起落架锁定液压工作腔分别连通的两路通油孔,在第一路通油孔间设置有通过第一弹簧(2)复位能锁闭该通油孔的活塞组件(5),在液压作用下,推动所述活塞组件(5)移动,使液压系统与起落架锁定液压工作腔的油路的打开或关闭;在第二路通油孔件设置有通过第二弹簧(6)复位能锁闭该通油孔的活门组件(7),在液压作用下,推动所述活门组件(7)移动,使液压系统与起落架锁定液压工作腔的泄压油路的打开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路通油孔旁设有与所述活门组件(7)同轴孔相对安装的推杆(8),通过机械方法施加外力推动所述推杆(8)带动所述活门组件(7)移动,使液压系统与起落架锁定液压工作腔的油路的连通。3.一种起落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座(1)、第一弹簧(2)、壳体(4)、活塞组件(5)、第二弹簧(6)和活门组件(7),所述壳体(4)一端部径向设有第一管嘴(Ⅰ),另一端部径向设有第二管嘴(Ⅱ);所述壳体(4)内部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连通孔(H1)、第二连通孔(H2)、第三连通孔(H3)及第四连通孔(H4);所述壳体(4)的一端设有空腔;所述第一管嘴(Ⅰ)内端与第一连通孔(H1)连通,外端与液压系统连接;所述第二管嘴(Ⅱ)内端与第四连通孔(H4)连通,外端与起落架锁定液压工作腔连接;所述壳体(4)的空腔与第四连通孔(H4)通过第三连通孔(H3)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H2)与壳体(4)的空腔和第四连通孔(H4)连通;所述弹簧座(1)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4)设有空腔的一端,在所述弹簧座(1)和壳体(4)的内部且至所述弹簧座(1)起,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弹簧(2)、活塞组件(5)、第二弹簧(6)和活门组件(7);所述活塞组件(5)、活门组件(7)与壳体(4)的空腔形成与第一连通孔(H1)连通的液压工作腔(D);所述活塞组件(5)在所述空腔内移动,使所述第一管嘴(Ⅰ)、第二管嘴(Ⅱ)、第一连通孔(H1)、第二连通孔(H2)和第四连通孔(H4)连通或断开;所述活门组件(7)在所述空腔内移动,使所述第一管嘴(Ⅰ)、第二管嘴(Ⅱ)、第一连通孔(H1)、第三连通孔(H3)和第四连通孔(H4)连通或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5)上设有第一密封面(B1),所述壳体(4)上设有第二密封面(B2),所述第一密封面(B1)与第二密封面(B2)贴合,使所述第一管嘴(Ⅰ)、第二管嘴(Ⅱ)、第一连通孔(H1)、第二连通孔(H2)和第四连通孔(H4)断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组件(7)上设有第三密封面(C1),所述壳体(4)上设有第四密封面(C2),所述第三密封面(C1)与所述第四密封面(C2)贴合,使所述第一管嘴(Ⅰ)、第二管嘴(Ⅱ)、第一连通孔(H1)、第三连通孔(H3)和第四连通孔(H4)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新鹏,张成亮,吕少力,关维,邓晓山,宁晓东,刘建波,李兆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