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
[0001]本申请属于直升机起落架
,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
技术介绍
[0002]支柱式起落架一般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结构上,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和载荷的传递,至少需要上下两个铰接点,安装起落架时需要工作人员进入机身内部组操作。某些直升机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将起落架布置在空间比较狭小的位置。这些位置不仅限制了起落架插入机体内部的长度,也无法让工作人员进入机身内部安装起落架。因此,不能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起落架。
[0003]一般来说用于直升机的支柱式起落架需要具备吸收着陆能量、转向、自动回中等功能。
[0004]起落架吸收着陆能量结构采用气腔和油腔串联式结构。初始状态下气腔内部冲有一定压力的气体,着陆时气体体积被压缩,压力升高,起弹簧作用,能够提供适宜的刚度。在油腔内布置有节流阀,节流阀上布置有直径较小的油孔,着陆时节流阀在油腔内运动,能够产生阻力,提供适宜的阻尼。刚度、阻尼一同作用使得起落架能够吸收着陆能量。结构上通过旋转筒和内筒形成一个腔体,内部通过浮动活塞将所诉腔体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包括法兰盘;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一端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旋转筒能够伸入所述外筒内;内筒,与所述旋转筒的另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内筒能够伸入所述旋转筒;防扭臂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筒与所述旋转筒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杆,设置在所述旋转筒内;阀门座,包括油孔,所述阀门座套在所述中心杆上,能够沿着所述中心杆滑动,所述阀门座与所述内筒连接;阀门盖,设置在所述阀门座上;上凸轮,设置在所述内筒内;下凸轮,与所述上凸轮向匹配;其中,所述上凸轮和下凸轮套在所述中心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支柱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凸轮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门盖接触;其中,所述上凸轮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下凸轮与所述中心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方建义,杨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