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固定架固定于待测螺栓的外部,所述固定架的上侧安装有第一环形导轨,所述固定架的下侧安装有第二环形导轨,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上设置有直探头夹持装置,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上夹持有直探头,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相连接,直探头正对待测螺栓的端面,所述第二环形导轨上设置有斜探头夹持装置,所述斜探头夹持装置上夹持有斜探头,第二驱动电机与斜探头夹持装置相连接,其中,斜探头正对待测螺栓的光杆,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直探头横向指示器,第二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斜探头横向指示器,该装置能够对螺栓的端面及杆部进行自动检测,同时记录缺陷的位置,检测精度较高。检测精度较高。检测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损检测
,涉及一种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栓作为电力、石油化工、铁路等行业的重要金属部件,其在实际运行中为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螺栓是否牢固稳定直接关系到电力、石油化工、铁路等行业的运行质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螺栓往往承载着高温、应力、腐蚀等,并且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螺栓的失效不仅会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严重的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保证螺栓运行安全、加强螺栓检测力度是各行业运行的关键。
[0003]超声波检验是检验螺栓裂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主要是采用小角度纵波法、纵波直探头法和横波法三种方法,手持探头在螺栓的端面或杆部进行手动扫查。但手动扫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受操作人员人为影响较大,手持探头压力大小不一、探头移动区域不全面都可能造成缺陷的漏检;第二,手动扫查无法对缺陷进行记录和定位,对数据的存储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对螺栓的端面及杆部进行自动检测,同时记录缺陷的位置,检测精度较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
[0006]固定架固定于待测螺栓的外部,所述固定架的上侧安装有第一环形导轨,所述固定架的下侧安装有第二环形导轨,所述第一环形导轨上设置有直探头夹持装置,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上夹持有直探头,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直探头夹持装置在第一环形导轨上移动并驱动直探头夹持装置横向伸缩,其中,直探头正对待测螺栓的端面,所述第二环形导轨上设置有斜探头夹持装置,所述斜探头夹持装置上夹持有斜探头,第二驱动电机与斜探头夹持装置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斜探头夹持装置在第二环形导轨上移动并驱动斜探头夹持装置纵向伸缩,其中,斜探头正对待测螺栓的光杆,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直探头横向指示器,第二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斜探头横向指示器。
[0007]直探头横向指示器及斜探头横向指示器均带有位移刻度。
[0008]固定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待测螺栓的外部。
[0009]所述固定架的上侧焊接安装有第一环形导轨。
[0010]所述固定架的下侧焊接安装有第二环形导轨。
[0011]直探头及斜探头通过探头导线与仪器终端相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固定架将第一环形导轨、第二环形导轨安装于螺栓外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直探头及斜探头在螺栓的端面及杆部进行周向、横向、纵向运动,并保证其扫查区域将端面、杆部完全覆盖,防止缺陷的漏检,以实现对对螺栓的端面及杆部进行自动检测,同时通过直探头横向指示器及斜探头横向指示器记录缺陷的位置,检测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为待测螺栓、2为固定架、3为固定螺栓、4为第一环形导轨、5为第二环形导轨、6为导轨夹持装置、7为直探头、8为直探头夹持装置、9为第一驱动电机、10为直探头横向指示器、11为斜探头、12为斜探头夹持装置、13为第二驱动电机、14为斜探头横向指示器、15为探头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18]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待测螺栓1、固定架2、固定螺栓3、第一环形导轨4、第二环形导轨5、导轨夹持装置6、直探头7、直探头夹持装置8、第一驱动电机9、直探头横向指示器10、斜探头11、斜探头夹持装置12、第二驱动电机13、斜探头横向指示器14及探头导线15;
[0019]固定架2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于待测螺栓1的外部,所述固定架2的上侧焊接安装有第一环形导轨4,所述固定架2的下侧焊接安装有第二环形导轨5,所述第一环形导轨4上设置有直探头夹持装置8,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8上夹持有直探头7,第一驱动电机9与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8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9驱动直探头夹持装置8在第一环形导轨4上移动并驱动直探头夹持装置8横向伸缩,其中,直探头7正对待测螺栓1的端面,所述第二环形导轨5上设置有斜探头夹持装置12,所述斜探头夹持装置12上夹持有斜探头11,第二驱动电机13与斜探头夹持装置12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3驱动斜探头夹持装置12在第二环形导轨5上移动并驱动斜探头夹持装置12纵向伸缩,其中,斜探头11正对待测螺栓1的光杆,第一驱动电机9上设置有直探头横向指示器10,第二驱动电机13上设置有斜探头横向指示器14,
探头导线15与直探头7及斜探头11相连接。
[0020]在工作时,通过直探头横向指示器10及斜探头横向指示器14保证直探头7及斜探头11的往复运动不受阻。另外直探头横向指示器10及斜探头横向指示器14均带有位移刻度,用于对直探头7及斜探头11的位移距离进行记录。
[0021]直探头7及斜探头11通过探头导线15外界的仪器终端相连接,将检测波形信号传输至仪器终端。另外,直探头7、斜探头15通过第一驱动电机9及第二驱动电机13驱动,探头所施加压力相同,可防止整个检测过程因探头受力不同而造成的超声反射波幅不一致,最终缺陷漏检的情况。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0023]将适用于待测螺栓2规格的直探头7及斜探头11分别安装于直探头夹持装置8及斜探头夹持装置12中,其中,直探头7及斜探头11分别与待测螺栓2的端面及杆部紧密贴合。
[0024]开启超声波检测装置电源,使直探头7及斜探头11向待测螺栓2发射超声波信号。
[0025]开启第一驱动电机9及第二驱动电机13,以驱动直探头7在第一环形导轨4进行周向运动、在待测螺栓2端面进行横向运动,驱动斜探头11在第二环形导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螺栓超声检测中全覆盖探头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2)、第一驱动电机(9)及第二驱动电机(13);固定架(2)固定于待测螺栓(1)的外部,所述固定架(2)的上侧安装有第一环形导轨(4),所述固定架(2)的下侧安装有第二环形导轨(5),所述第一环形导轨(4)上设置有直探头夹持装置(8),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8)上夹持有直探头(7),第一驱动电机(9)与所述直探头夹持装置(8)相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9)驱动直探头夹持装置(8)在第一环形导轨(4)上移动并驱动直探头夹持装置(8)横向伸缩,其中,直探头(7)正对待测螺栓(1)的端面,所述第二环形导轨(5)上设置有斜探头夹持装置(12),所述斜探头夹持装置(12)上夹持有斜探头(11),第二驱动电机(13)与斜探头夹持装置(12)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3)驱动斜探头夹持装置(12)在第二环形导轨(5)上移动并驱动斜探头夹持装置(12)纵向伸缩,其中,斜探头(11)正对待测螺栓(1)的光杆,第一驱动电机(9)上设置有直探头横向指示器(10),第二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若飞,闫俞廷,马翼超,刘承鑫,范志东,贾明祥,杨俊,沈植,张志博,舒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