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2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有鉴于背景技术的段落所述的现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胶粘性、硬度、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为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是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反应而得,且该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为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使用该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适合使用在粘合剂树脂、交联剂、硬涂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等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来构成形成交联结构并硬化的组合物等的物质有其重要性,这样的技术被使用在住宅建设领域、土木及建筑领域、电气电子及信息领域、运输领域等的复合材料基质、注模材料、印墨、涂覆剂、涂料、接着剂等各种用途,产业上极为有用。于此硬化型树脂组合物中,通过使用具备多个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于硬化后形成交联结构,可得到玻璃转移点(Tg)提高,耐热性或耐溶剂性等物性优异的硬化物。
[0003]以往,(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被广泛地使用作为硬化型树脂,尤其,已经以提升硬化后的被膜的柔软性或弹性模数为目的而积极地进行(甲基)丙烯酸环氧酯或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开发。
[0004]例如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了(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硬化性树脂相对于基材的密合性、透明性、硬化性优异的内容,但这些硬化性树脂在硬化时的硬化收缩大,存在有从基材的剥离或硬化物的变形等技术问题。于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使用了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硬化性树脂,其于柔软性或是硬化收缩的抑制而言为优异的内容,但硬度或耐湿热性仍有技术问题存在。于专利文献3中,揭示有使用了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等硬化树脂,其溶剂溶解性或耐热性优异的内容,但耐湿热性仍有技术问题存在。
[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2

14464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2964267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66693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0011]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上述现状,以提供一种胶粘性、硬度、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为目的。
[0012][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0013]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精心探讨,结果发现: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3),再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前述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而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可提供一种干燥后的胶粘性优异,能够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而硬化,并且硬化后的硬度、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达到良好的硬化性组合物,因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0014]也就是,本专利技术关于下述[1]至[5]。
[0015][1]一种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反应而得,该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是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
[0016][2]如[1]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其中前述含有环氧基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前述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摩尔比((b)/(a2))为0.8至2.0。
[0017][3]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含有:如[1]或[2]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光聚合引发剂(B)以及有机溶剂(C)。
[0018][4]如[3]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前述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以外的光聚合性单体(D)。
[0019][5]如[3]或[4]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其硬涂材料用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
[0020][6]一种硬化物,[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
[0021][专利技术的效果][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硬度、低硬化收缩性、耐湿热性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详细地说明用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型态(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以下的本实施方式为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例示,并非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下列内容之意。本专利技术于该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地变形来实施。
[0024]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是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反应而得,该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是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
[0025]前述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是在三聚化催化剂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将含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异三聚氰酸酯化而得到。
[0026]本说明书中所谓的脂环族,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意指碳原子配置于环中的化合物(正如通过将“脂肪族”及“环状”的两个用语并述而暗示的内容)。因此,所谓脂环族,也为环状脂肪族的同义词。结果而言,脂环族化合物属于同素环化合物群,在此情形时包含环烷、环烯及环炔。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的饱和化合物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涵义的范围内并不被视为脂环族。
[0027]前述含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异佛尔酮二
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降莰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
[0028]前述三聚化催化剂并无特别指定,可列举例如:2,4,6

参(二甲基胺基甲基)酚、2,4

双(二甲基胺基甲基)酚、2,4,6

参(二烷基胺基烷基)六氢

S

三嗪等胺化合物;乙酸钾、2

乙基己酸钾、辛酸钾般的碳数2至12的羧酸的碱金属盐;羧酸的季铵盐等。市面贩卖品可列举:DABCO P15(Sankyo Film Air Products公司制)、DABCO K15(Sankyo Film Air Products公司制)、PELCAT 9540(Perlon公司制)、DABCO TMR(Sankyo Film Air Products公司制)、TOYOCAT TR20(Tosoh公司制)、U

CAT 18X(Sun Apro公司制)等。
[0029]前述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可列举例如: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合成的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三异氰酸酯(包含五聚体等聚合物)、从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所合成的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三异氰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使于一分子中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反应而得,前述末端具有酸基或酸酐基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a3)为通过脂环族异三聚氰酸酯型聚异氰酸酯(a1)与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反应而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酯树脂(A),其中前述含有环氧基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b)与前述脂环族三羧酸酐(a2)的摩尔比((b)/(a2))为0.8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下琢史加贺大树吉泽恵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