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21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包括渗滤液原水池、连接渗滤液原水池的出口端的用于除去颗粒悬浮物的气浮池、连接气浮池的出口端的用于渗滤液酸化并还原重金属离子的酸化还原池、连通酸化还原池用于搅拌投加双氧水的预混合池、连通预混合池用于电芬顿絮凝反应的综合反应池、连通综合反应池的沉淀池、用于静置储存沉淀池的溢流液的中间水池、以及连接中间水池的出口端的RO膜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于垃圾渗滤液有效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污染物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上的渗滤液,主要来自垃圾填埋场,因含有大量盐分和重金属成分,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排放会导致环境水体的矿化度显著提高,导致土壤板结、植物枯萎,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现有专利号CN201810929281.7一种基于电芬顿耦合电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电絮凝和电芬顿技术相结合,渗滤液经过一系列水解、聚合过程,形成多种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使得垃圾渗滤液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和重金属离子絮凝沉淀而分离。但是由于渗滤液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如何对其进行经济、有效地处理,光依靠电絮凝和电芬顿技术处理还远远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对于垃圾渗滤液有效处理,降低污染物浓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包括渗滤液原水池、连接渗滤液原水池的出口端的用于除去颗粒悬浮物的气浮池、连接气浮池的出口端的用于渗滤液酸化并还原重金属离子的酸化还原池、连通酸化还原池用于搅拌投加双氧水的预混合池、连通预混合池用于电芬顿絮凝反应的综合反应池、连通综合反应池的沉淀池、用于静置储存沉淀池的溢流液的中间水池、以及连接中间水池的出口端的RO膜组件。
[0005]具体的,所述渗滤液原水池的下部设置出口端,所述渗滤液原水池的出口端连接气浮池的管路上设置有原水提升泵。
[0006]具体的,所述气浮池包括按序设置的第一投药池和连通第一投药池的第二投药池,所述第一投药池投加氢氧化钠,所述第二投药池投加PAC、PAM,所述第一投药池和第二投药池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器。
[0007]具体的,所述酸化还原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
[0008]具体的,所述酸化还原池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渗滤液酸碱度的pH值的pH计。
[0009]具体的,所述预混合池内设置有第三搅拌器。
[0010]具体的,所述酸化还原池和预混合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开设有用于连通酸化还原池和预混合池的通道。
[0011]具体的,所述预混合池和综合反应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预混合池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底端延伸至综合反应池的底部。
[0012]具体的,所述综合反应池内设置有多组电极板,每组所述电极板包含一正极铁板和一负极钛板,每块电极板均设有独立的电源线单独与电源控制箱的正、负极电源相接。
[0013]具体的,所述综合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综合反应池的导出管,所述导出管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沉淀中心筒,所述沉淀中心筒设置于沉淀池的上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5]本实施例中通过综合反应池之前设置气浮池、酸化还原池、预混合池,并在综合反应池之后设置沉淀池、中间水池、RO膜组件,对于电芬顿絮凝处理之前分别进行颗粒物去除,酸化还原处理,在电芬顿絮凝处理之后进行沉淀、RO过滤处理,使得整体系统实现高效循环处理渗滤液,针对渗滤液成分复杂的情况,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数字表示:
[0018]1渗滤液原水池、11原水提升泵、2气浮池、21第一投药池、22第二投药池、3酸化还原池、31第一隔板、4预混合池、41第二隔板、42布水管、5综合反应池、51电极板、6沉淀池、61第三隔板、62导出管、63沉淀中心筒、7中间水池、8RO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
[0021]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包括渗滤液原水池1、连接渗滤液原水池1的出口端的用于除去颗粒悬浮物的气浮池2、连接气浮池2的出口端的用于渗滤液酸化并还原重金属离子的酸化还原池3、连通酸化还原池3用于搅拌投加双氧水的预混合池4、连通预混合池4用于电芬顿絮凝反应的综合反应池5、连通综合反应池5的沉淀池6、用于静置储存沉淀池6的溢流液的中间水池7、以及连接中间水池7的出口端的RO膜组件8。
[0022]本实施例中渗滤液原水池1用于储放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原水池1的下部设置出口端,渗滤液原水池1的出口端连接气浮池2的管路上设置有原水提升泵11。
[0023]气浮池2包括按序设置的第一投药池21和连通第一投药池21的第二投药池22。第一投药池21投加氢氧化钠,第二投药池22投加PAC、PAM,第一投药池21和第二投药池22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器,用于充分混合药剂和渗滤液,主要去除渗滤液中的颗粒悬浮物。
[0024]酸化还原池3内先投加硫酸将渗滤液pH值降低至3,再投加硫酸亚铁对渗滤液中六价铬等重金属离子还原。酸化还原池3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用于对渗滤液充分酸化还原反应。酸化还原池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渗滤液酸碱度的pH值的pH计。
[0025]预混合池4内投加双氧水,预混合池4内设置有第三搅拌器,用于对渗滤液和药剂充分搅拌。酸化还原池3和预混合池4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31,第一隔板31的下部开设有用于连通酸化还原池3和预混合池4的通道。预混合池4和综合反应池5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41,第二隔板41的上部设有连通预混合池4的布水管42,布水管42的底端延伸至综合反应池
5的底部,通过布水管42将处理后的渗滤液均匀流入综合反应池5。
[0026]综合反应池5内设置有多组电极板51,每组电极板51包含一正极铁板和一负极钛板,每块电极板51均设有独立的电源线可单独与电源控制箱的正、负极电源相接。当电极板51通电后,正负极电板之间发生电化学作用,正极电板逐渐消解产生Fe
2+
,负极电板催化产生部分H2O2,并与投加的硫酸亚铁、双氧水作为芬顿试剂的来源,两者产生后立即作用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可氧化多种有机物使其得到降解。同时,当电极板51通电时,该体系中除产生羟基自由基外,还有具备强絮凝、络合、吸附作用的Fe(OH)2、Fe(OH)3产生,可对其中的重金属成分起到良好的吸附沉降作用。根据原水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的不同,可以随时调整接入的电极板51的数量和通电电流的大小,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综合反应池5内设有氧化还原电位计,用于监控芬顿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条件。
[0027]综合反应池5和沉淀池6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61,第三隔板61的上部设有连通综合反应池5的导出管62,导出管62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沉淀中心筒63,沉淀中心筒6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液原水池、连接渗滤液原水池的出口端的用于除去颗粒悬浮物的气浮池、连接气浮池的出口端的用于渗滤液酸化并还原重金属离子的酸化还原池、连通酸化还原池用于搅拌投加双氧水的预混合池、连通预混合池用于电芬顿絮凝反应的综合反应池、连通综合反应池的沉淀池、用于静置储存沉淀池的溢流液的中间水池、以及连接中间水池的出口端的RO膜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原水池的下部设置出口端,所述渗滤液原水池的出口端连接气浮池的管路上设置有原水提升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包括按序设置的第一投药池和连通第一投药池的第二投药池,所述第一投药池投加氢氧化钠,所述第二投药池投加PAC、PAM,所述第一投药池和第二投药池均设置有第一搅拌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还原池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电芬顿絮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化还原池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简捷光建新王万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希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