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20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包括散热后壳架构和气囊防摔角点机构,所述气囊防摔角点机构包括有气囊边框、凸出条、缓震柱和护角垫,所述气囊防摔角点机构的中部设置有气囊边框,且气囊边框的内侧设置有凸出条,所述气囊边框的四个角点中部设置有缓震柱,所述气囊边框的四个角点外侧设置有护角垫。该防护手机外壳,通过将气囊边框贴合于手机体的形状进行设置,将凸出条固定粘合于气囊边框的内侧,使得气囊边框在贴合于手机体的同时,凸出条可贴合包裹住小尺寸手机外框,可使手机壳整体高出于手机表面,当手机掉落到地面时,凸出条可保护手机屏幕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对机体做出更好防护。好防护。好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手机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外壳
,具体为一种防护手机外壳。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外壳是指手机的外壳,用以保护手机,且具有装饰手机的功能,目前,手机外壳以塑胶材料以及金属材料为主,为了使用舒适感,现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手机软壳,普通的手机软壳通常只设置包裹住手机体,镜头结构仍然暴露在外面,难以对手机体进行全方位防护。
[0003]市场上的手机软壳通常只契合于手机形状做出外包围壳体,不具备较强防摔结构,当手机摔落到地面时,手机屏幕很可能直接接触地面,影响手机使用,且大多数手机软壳在镜头部位直接做出镂空,有损手机镜头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防护手机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手机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手机软壳通常只契合于手机形状做出外包围壳体,不具备较强防摔结构,当手机摔落到地面时,手机屏幕很可能直接接触地面,影响手机使用,且大多数手机软壳在镜头部位直接做出镂空,有损手机镜头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包括散热后壳架构和气囊防摔角点机构,所述散热后壳架构的四周设置有边框体,且边框体的四个角点外侧设置有气囊防摔角点机构,所述散热后壳架构的中部设置有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所述散热后壳架构包括有圆点散热孔、粘合口和后壳体,所述散热后壳架构的中部设置有后壳体,且后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圆点散热孔,所述后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粘合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边框体与气囊防摔角点机构相贴合,且气囊防摔角点机构在边框体四个角点处分布匀称。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点散热孔与后壳体相贴合,且后壳体通过圆点散热孔支持机体后盖整体散热。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防摔角点机构包括有气囊边框、凸出条、缓震柱和护角垫,所述气囊防摔角点机构的中部设置有气囊边框,且气囊边框的内侧设置有凸出条,所述气囊边框的四个角点中部设置有缓震柱,所述气囊边框的四个角点外侧设置有护角垫。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边框与缓震柱之间相粘合,且缓震柱嵌入设置于气囊边框的中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边框与护角垫相贴合,且护角垫在气囊边框的四个角点外侧各设置有一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包括有加高块、灯孔、镜头保护框和防刮膜,所述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加高块,且加高块的中部设置有镜头保护框,所述
镜头保护框的上方设置有防刮膜,所述镜头保护框的右侧设置有灯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镜头保护框与防刮膜相贴合,且防刮膜契合设置于镜头保护框的上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防护手机外壳通过将气囊边框贴合于手机体的形状进行设置,将凸出条固定粘合于气囊边框的内侧,使得气囊边框在贴合于手机体的同时,凸出条可贴合包裹住小尺寸手机外框,可使手机壳整体高出于手机表面,当手机掉落到地面时,凸出条可保护手机屏幕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对机体做出更好防护。
[0015]1.本技术通过将圆点散热孔均匀分布于后壳体的内部,将边框体固定粘合于后壳体的四周,可形成对手机体的基础保护结构,可使手机体在运行过快后盖发热的情况下,可通过圆点散热孔进行有效散热,圆点散热孔形成散热微空间,手机可持续稳定运行。
[0016]2.本技术使得镜头保护框可四周环绕对手机镜头进行保护,将防刮膜贴合设置于镜头保护框的上方,使得防刮膜可契合覆盖于手机镜头的上方,对手机镜头做出覆盖式保护,可使手机镜头不易刮伤损伤,保护手机镜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散热后壳架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气囊防摔角点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散热后壳架构;101、圆点散热孔;102、粘合口;103、后壳体;2、边框体;3、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01、气囊边框;302、凸出条;303、缓震柱;304、护角垫;4、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401、加高块;402、灯孔;403、镜头保护框;404、防刮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包括散热后壳架构1和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散热后壳架构1的四周设置有边框体2,且边框体2的四个角点外侧设置有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散热后壳架构1的中部设置有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4,散热后壳架构1包括有圆点散热孔101、粘合口102和后壳体103,散热后壳架构1的中部设置有后壳体103,且后壳体103的内部设置有圆点散热孔101,后壳体103的上方设置有粘合口102,将圆点散热孔101均匀分布于后壳体103的内部,将边框体2固定粘合于后壳体103的四周,可形成对手机体的基础保护结构,可使手机体在运行过快后盖发热的情况下,可通过圆点散热孔101进行有效散热,圆点散热孔101形成散热微空间,手机可持续稳定运行,将粘合口102固定开设于后壳体103的上方,使得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4可通过粘合口102固定于后壳体103进行粘合,将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贴合设置于边框体2的四个角点,使得手机软壳体整体的防护性能可进一步加强。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手机外壳,气囊防摔角点机
构3包括有气囊边框301、凸出条302、缓震柱303和护角垫304,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的中部设置有气囊边框301,且气囊边框301的内侧设置有凸出条302,气囊边框301的四个角点中部设置有缓震柱303,气囊边框301的四个角点外侧设置有护角垫304,将气囊边框301贴合于手机体的形状进行设置,将凸出条302固定粘合于气囊边框301的内侧,使得气囊边框301在贴合于手机体的同时,凸出条302可贴合包裹住小尺寸手机外框,可使手机壳整体高出于手机表面,当手机掉落到地面时,凸出条302可保护手机屏幕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对机体做出更好防护,将缓震柱303固定设置于气囊边框301的四个角点中部,使得手机掉落在地面时,可减轻对手机的冲击力,将护角垫304贴合设置于气囊边框301的四个角点外侧,使得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磕磕碰碰时,手机边角不易受到损伤,有效保护机体使用寿命,且提高手机壳体的整体美观性。
[0026]实施例3
[0027]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4包括有加高块401、灯孔402、镜头保护框403和防刮膜404,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4的中部设置有加高块401,且加高块401的中部设置有镜头保护框403,镜头保护框403的上方设置有防刮膜404,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包括散热后壳架构(1)和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后壳架构(1)的四周设置有边框体(2),且边框体(2)的四个角点外侧设置有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所述散热后壳架构(1)的中部设置有全包镜头保护膜机构(4),所述散热后壳架构(1)包括有圆点散热孔(101)、粘合口(102)和后壳体(103),所述散热后壳架构(1)的中部设置有后壳体(103),且后壳体(103)的内部设置有圆点散热孔(101),所述后壳体(103)的上方设置有粘合口(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体(2)与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相贴合,且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在边框体(2)四个角点处分布匀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点散热孔(101)与后壳体(103)相贴合,且后壳体(103)通过圆点散热孔(101)支持机体后盖整体散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包括有气囊边框(301)、凸出条(302)、缓震柱(303)和护角垫(304),所述气囊防摔角点机构(3)的中部设置有气囊边框(301),且气囊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峰龚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