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搭建电梯井的辅助平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设项目中电梯井的位置在主体施工后电梯安装前会存在水平洞口,极容易出现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的情况。目前主要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置钢管后上方铺设木方、模板封闭,一种是放置钢管后挂设兜网封闭。但此种方法在搭设/拆除时人需要站在防护上进行搭设/拆除,尤其是在拆除最后一些模板木方、钢管的时候,人只能站在钢管上,处于悬空的状态。搭设/拆除难度大,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能够更加安全的安装电梯井防护,安全风险系数低,安装难度小。
[000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插装在预埋的电梯井套管中;能够折叠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面用于安装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上,所述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00)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00),所述第一支撑杆(100)用于插装在预埋的电梯井套管(400)中;能够折叠的基板(200),所述基板(200)的底面用于安装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上,所述基板(200)的顶面设有多对安装对扣(210),所述安装对扣(210)的轴线与折叠轴线交叉设置;第二支撑杆(300)组,包括多个同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300),所述第二支撑杆(300)用于穿设在一对所述安装对扣(210)中,且其两端能够伸出所述基板(200)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0)包括固定板(220)和若干折叠板(230),所述折叠板(230)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220)的一侧通过铰接结构(240)铰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240)包括第一矩管(241)、第二矩管(242)、插销和转动管(243),所述第一矩管(241)与所述固定板(220)相连,所述第二矩管(242)与所述折叠板(230)相连,所述转动管(243)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20)与所述基板(200)之间,且位于所述基板(200)的顶面上,所述转动管(243)与所述第一矩管(241)、所述第二矩管(242)其中之一固定相连,所述插销与所述第一矩管(241)、所述第二矩管(242)其中另一固定相连,所述插销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管(243)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0)还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折叠板(230)折叠的拉折结构(2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折结构(250)包括拉杆(251)和若干联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领,王子尧,邱水平,马威,雷婷,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