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6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包括底座、驱动元件、夹持组件以及调节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铰接在底座上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与上连杆铰接,下支杆与下连杆铰接;所述上支杆远离上连杆的一端以及下支杆远离下连杆的一端均与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铰接;以解决传统的自定心中心架手动定心定位精度差、耗时耗力的问题。耗时耗力的问题。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


[0001]本技术属于机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

技术介绍

[0002]自定心中心架是数控车床、车削中心、磨床等高精度数控机床配套的产品,是用于在加工中径向支撑旋转工件的辅助装置,用来改善细长轴类、曲轴、管类零件加工时的受力情况。自定心中心架工作时,通过中心架的卡爪卡住工件,加工过程中,中心架与工件无相对轴向移动,以保证加工工件的同轴度,满足径向跳动的要求。
[0003]传统的自定心中心架结构简单,需要通过手动进行夹紧定心,难以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且耗时耗力,不适合现代化机床高效、高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以解决传统的自定心中心架手动定心,定心耗时耗力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包括底座、驱动元件、夹持组件以及调节组件;
[000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铰接在底座上的上连杆和下连杆;
[000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与上连杆铰接,下支杆与下连杆铰接;
[0009]所述上支杆远离上连杆的一端以及下支杆远离下连杆的一端均与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铰接。
[0010]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
[0011]工件位于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驱动元件的输出端带动上支杆和下支杆向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的角度逐渐变小,上支杆和下支杆带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自由端逐渐向工件靠拢,并夹紧工件。待工件加工完成后,驱动元件的输出端带动上支杆和下支杆反向移动,则上连杆和下连杆松开工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通过上支杆和下支杆、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设置,只需驱动元件推动上支杆和下支杆,即可夹紧和松开工件,过程运行更平稳;上连杆和下连杆同时运动并夹紧工件,定心精度更高;通过驱动元件提供动力,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高。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U形座,U形座的左板和右板上均开有位置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中轴,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均铰接在中轴上,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中轴固接。
[0015]通过在U形座上设置滑槽,利用驱动元件驱动中轴在滑槽中滑动,中轴带动上支杆和下支杆移动,滑槽限制了中轴的移动方向,提高了动力传输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后轴,后轴的两端分别与U形座的左板和右板固定
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均铰接在后轴上,所述驱动元件固定安装在后轴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铰接在后轴上;所述下连杆铰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后轴上;所述夹持块和下连杆上均开有用于夹持工件的V形槽。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轴的两端均套接轴承,两个轴承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元件为油缸。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5]U形座1,底板11,左板12,右板13,滑槽14;
[0026]上连杆2,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夹持块23;
[0027]下连杆3;
[0028]调节组件4,上支杆41,下支杆42,中轴43,轴承44;
[0029]油缸5;
[0030]后轴6;
[0031]工件7。
[0032]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
[0033]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包括U形座1、油缸5、夹持组件以及调节组件。 U形座包括底板11和焊接在底板11上的左板12和右板13,左板12和右板13 上均开有位置对应的滑槽14。
[0034]夹持组件包括上连杆2、下连杆3和后轴6,后轴6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左板 12和右板13上,上连杆2和下连杆3铰接在后轴6上,上连杆2和下连杆3上均开有用于夹持工件的V形槽。
[0035]工件7位于上连杆2和下连杆3的V形槽之间,通过改变上连杆2和下连杆 3之间的角度以夹紧和松开工件7。
[0036]调节组件4包括上支杆41、下支杆42和中轴43,上支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上连杆2和中轴43上;下支杆42的两端分别交接在下连杆3和中轴43上;中轴43的两端均套接轴承44,轴承44滑动安装在滑槽14内。
[0037]通过轴承44在滑槽14内滑动,使中轴43带动上支杆41和下支杆42相向转动或相对转动;上支杆41和下支杆42相向转动,则带动上连杆2和下连杆3 相向转动,使上连杆2和下连杆3之间的角度变小,上连杆2和下连杆3夹紧工件;上支杆41和下支杆42相对转动,则带动上连杆2和下连杆3相对转动,使上连杆2和下连杆3之间的角度变大,上连杆2和下连杆3
松开工件。
[0038]油缸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后轴6上,油缸5的活塞杆与中轴43固定连接。
[0039]通过油缸5的活塞杆推动中轴43上的轴承44在滑槽14内滑动,液压油缸结构简易、体积小、工作平稳,使夹紧和松开工件7的过程运行平稳,提高工件 7的定心精度;通过油缸5提供动力,提高了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高,适用于现代化机床高效、高精度的要求。
[0040]具体实施如下:
[0041]油缸5的活塞杆推动中轴43向远离工件的方向滑动,使上支杆41和下支杆 42带动上连杆2和下连杆3向工件靠拢,上连杆2和下连杆3上的V型槽与工件7的表面接触,将工件7夹紧;油缸5推动中轴43反向滑动即可松开工件7。
[0042]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
[00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
[0044]上连杆2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和夹持块23,夹持块23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上,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 22均铰接在后轴6上;下连杆3铰接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之间的后轴6 上;夹持块23上开有V型槽,夹持块23上的V型槽与下连杆3上的V型槽位置对应。
[0045]通过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之间设置夹持块23,将下连杆3设置在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之间,使夹持块23和下连杆3上的V型槽位置正对,使上连杆2和下连杆3的夹持力均衡作用于工件7的夹持面上,提高了本技术夹持工件7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件7的定心精度。
[0046]上支杆41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铰接,上支杆41的另一端与中轴43铰接;下支杆42有两根,两根下支杆4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下连杆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包括底座、驱动元件、夹持组件以及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铰接在底座上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与上连杆铰接,下支杆与下连杆铰接;所述上支杆远离上连杆的一端以及下支杆远离下连杆的一端均与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U形座,U形座的左板和右板上均开有位置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中轴,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均铰接在中轴上,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端与中轴固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定心固定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后轴,后轴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帮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见善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