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制备方法及人造陆地冰壶赛道技术

技术编号:372313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制备方法及人造陆地冰壶赛道,涉及人造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包括人造冰基层、人造冰面层和仿水膜层,所述人造冰基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人造冰面层包括组分C和组分D,所述仿水膜层由直链白油100份、环烷油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40~80份和引发剂0.1~1份制备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人造冰表面滑动摩擦性能接近于真冰冰壶赛道,除了适用于各种陆地用冰壶,如滚珠冰壶、钢珠冰壶,还适用于19.96kg的标准真冰冰壶,同时还可以实现与真冰壶运动同样的利用冰壶刷刷冰的功能。冰壶运动同样的利用冰壶刷刷冰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制备方法及人造陆地冰壶赛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制备方法及人造陆地冰壶赛道。

技术介绍

[0002]陆地冰壶是冰壶项目的陆地延伸运动,陆地冰壶通常被称为“地板冰壶”,是可在无冰条件下开展的一种体育运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只能在冰上开展此项运动的概念,从冰上运动演变为陆地运动,陆地冰壶可不受气候环境、场地条件等的制约,为不同年龄段的大众参加冰雪运动进行健身、娱乐等需求,提供一种全新的简单易学、安全性高、趣味性强的陆地冰雪运动项目。
[0003]目前应用的陆地冰壶主要形式,一是陆地冰壶运动采用的冰壶与标准冰壶有较大差异,陆地冰壶的底部为减少摩擦力多镶嵌钢珠或者滚珠来减少摩擦力,陆地冰壶重量多数在10.5kg,而标准冰壶重量是19.96kg,标准真冰冰壶底部是平整的花岗岩材质,标准真冰冰壶是无法在现有的各种人造冰冰壶赛道上顺畅滑行,即使是底部没有加装钢珠或者滚珠的10.5kg陆地冰壶也无法在各种人造冰冰壶赛道上顺畅滑行。二是冰壶赛道通常采用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玻璃板,以及具有润滑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润滑性填料,按要求进行混合制成的人造冰壶赛道用板;赛道板间的连接缝隙则多采用以磁吸式结构,或榫槽连接等形成整体结构。因施工条件等因素,相邻拼板间易产生变形和平整度不一致现象,导致赛道应用中,投掷冰壶产生跳动或偏移预设轨迹,影响冰壶滑行效果。三是由于陆地冰壶和人造冰壶赛道的限制,不能实现真冰冰壶的刷冰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冰壶运动的完整性、竞技性和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制备方法及人造陆地冰壶赛道,本专利技术所述人造陆地冰壶赛道可以进行连续性施工,所述赛道表面摩擦性能接近于真冰,并且可以进行刷冰操作,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包括人造冰基层、人造冰面层和仿水膜层;
[0006]所述人造冰基层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07]所述A组分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0008]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天门冬氨酸树脂100份、环保溶剂40~6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份、乙烯基聚硅氧烷15~25份、纳米水滑石10~20份、纳米硅微粉10~20份、引发剂0.1~1份和硅烷偶联剂0.5~2份;
[0009]所述人造冰面层包括C组分和D组分;
[0010]所述C组分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0011]所述D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芳香族聚脲树脂100份、环保溶剂10~20份、环保溶剂X10~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2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10~20份、纳米水滑石10~20份、纳米硅微粉10~20份、引发剂0.1~1份和硅烷偶联剂0.5~2份;
[0012]所述环保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或乙二醇二醋酸酯(EPMA);所述环保溶剂X为碳酸二丁酯(DBC)或碳酸二甲酯(DMC);
[0013]所述仿水膜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直链白油100份、环烷油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40~80份和引发剂0.1~1份。
[0014]优选的,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2~5);所述C组分和D组分的质量比为1:(2~5)。
[0015]优选的,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环保溶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水滑石和纳米硅微粉加入反应釜后设置反应釜转速为50~200r/min,并在常压条件使反应釜预热至60℃~70℃;
[0017](2)将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釜,调整反应釜压力至≤1MPa,并设定反应釜温度为98℃~102℃,升温速度为30℃/h;
[0018](3)当反应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调整转速为250~400r/min,反应2h

4h后自然降温,保持反应釜压力,同时调整转速为50~200r/min;
[0019](4)待反应釜温度降温至50℃,排出反应釜中的余气,继续自然冷却至反应釜温度为常温。
[0020]优选的,所述D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a)将芳香族聚脲树脂、环保溶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水滑石、纳米硅微粉加入反应釜后设置反应釜转速为50~200r/min,并在常压条件使反应釜预热至40℃~50℃;
[0022](b)将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釜,调整反应釜压力至≤1MPa,并设定反应釜温度为78℃~82℃,升温速度为60℃/h;
[0023](c)当反应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调整转速为250~400r/min,反应3~6h后自然降温,保持反应釜压力,同时调整转速为50~200r/min;
[0024](d)待反应釜温度降温至50℃,排出反应釜中的余气,继续自然冷却至反应釜温度为常温后,加入环保溶剂X,50~200r/min搅拌10分钟。
[0025]优选的,所述仿水膜层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加入反应釜中,关闭加料口,开启反应釜开关,设置搅拌器转速为250~400r/min,将反应釜温度调至100
±
2℃,设置升温速度30℃/h,调至压力≤1MPa,反应时间为1~3h,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关闭反应釜,待反应釜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按规定包装要求包装待用。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将所述A组分和B组分混合后搅拌均匀,刮涂后固化成型,得到人造冰基层;
[0028](S2)将所述C组分和D组分混合后搅拌均匀,涂刷于步骤(S1)得到的人造冰基层表面,固化成型,得到人造冰面层;
[0029](S3)将所述仿水膜层喷涂于步骤(S2)得到的人造冰面层表面。
[0030]优选的,步骤(S1)所述刮涂厚度为2~5mm,固化成型时间为2~2.5h;步骤(S2)所述涂刷厚度为0.2~0.5mm,固化成型时间为1~1.5h;步骤(S3)所述喷涂量为0.5g/m2~10g/m2。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人造陆地冰壶赛道,包括基础地面台板层、水泥模板用人造板层、白色底漆层、色彩附着层、人造冰层。
[0032]优选的,所述白色底漆层包括E组分和F组分;
[0033]所述E组分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0034]所述F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天门冬氨酸树脂95~102份、环保溶剂95~102份、钛白粉37~43份和0.5份分散剂;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其特征在于,包括人造冰基层、人造冰面层和仿水膜层;所述人造冰基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B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天门冬氨酸树脂100份、环保溶剂40~6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份、乙烯基聚硅氧烷15~25份、纳米水滑石10~20份、纳米硅微粉10~20份、引发剂0.1~1份和硅烷偶联剂0.5~2份;所述人造冰面层包括C组分和D组分;所述C组分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述D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芳香族聚脲树脂100份、环保溶剂10~20份、环保溶剂X10~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2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10~20份、纳米水滑石10~20份、纳米硅微粉10~20份、引发剂0.1~1份和硅烷偶联剂0.5~2份;所述环保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或乙二醇二醋酸酯;所述环保溶剂X为碳酸二丁酯或碳酸二甲酯;所述仿水膜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直链白油100份、环烷油10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份、乙烯基聚硅氧烷40~80份和引发剂0.1~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2~5);所述C组分和D组分的质量比为1:(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天门冬氨酸树脂、环保溶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聚硅氧烷、纳米水滑石和纳米硅微粉加入反应釜后设置反应釜转速为50~200r/min,并在常压条件使反应釜预热至60℃~70℃;(2)将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釜,调整反应釜压力至≤1MPa,并设定反应釜温度为98℃~102℃,升温速度为30℃/h;(3)当反应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调整转速为250~400r/min,反应2h

4h后自然降温,保持反应釜压力,同时调整转速为50~200r/min;(4)待反应釜温度降温至50℃,排出反应釜中的余气,继续自然冷却至反应釜温度为常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标准真冰冰壶用人造冰,其特征在于,所述D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芳香族聚脲树脂、环保溶剂、聚二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聚福冰雪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