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1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拉针织布,属于纺织品领域,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过第一纱线采用纬平绕圈的方式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耐磨纱以及强力纱纬编横向绕圈形成半畦编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针织布采用将第一部分外拼接着第二部分,由此在第一部分具有较好的弹性后,而通过第二部分将第一部分侧面粘合,避免第一部分侧边容易卷边,也避免第一部分容易脱散,其次通过第二部分在两侧粘合后,而第二部分的结构以及尺寸较为稳定,由此在织物拉绳时先将第二部分拉扯,且在第二部分受力后不易形变且将力分散于第一部分,且在将第一部分拉动且使得第一部分形变,由此使得织物的整体依旧具有弹性,且还不易脱散。易脱散。易脱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针织布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纺织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拉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
[0003]现有的针织布普遍弹性较好,并且针织面料对比与其他面料其较为容易脱散,而且针织面料具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尺寸稳定性较差,尤其是纬编针织的面料,不能随便拉扯,并且容易脱散,因此在不断使用时拉扯清洗洗涤则容易导致织物脱散损坏的情况,而现有的虽然通过编织结构改变或者束缚会使得织物不易拉动,且使得抗拉强度提升,那么就改变了原有的针织布的特性其弹性就消失,因此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解决针织布在具有弹性的同时也不易脱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拉针织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拉针织布,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过第一纱线采用纬平绕圈的方式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耐磨纱以及强力纱纬编横向绕圈形成半畦编组织,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粘合拼接,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设置于第一部分两侧。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部分采用纬平编织横向绕线的方式编织,且使得织物形成平纹组织,织物的线圈大小以及结构完全相同,由此则使得织物的表面平整,并且使得弹性较大而且织物的质地较为轻薄,且透气的效果好,第二部分通过半畦编组织的方式,将耐磨纱以及强力纱编织,且半畦编组织的结构较为稳定,且尺寸稳定性较好,且组织结构稳定不易形变与拉伸,通过将第二部分分别与第一部分的两侧上粘合,由此形成一块拼接的织物,且此时通过第一部分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即便第二部分无法拉伸且在拉动时形变的依旧是第一部分,并且第一部分通过两侧的第二部分限制下避免你第一部分卷边,且通过与第二部分粘合使得第一部分不会出现直接的脱散情况,且由此拼接的织物在具有弹性的同时,也不易脱散,由此通过拉动时第二部分将拉力分散于第一部分后,使得可受到拉力加大,且提升了抗拉的强度的同时,也依旧具有弹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耐磨纱以及强力纱通过纬编方式横向绕圈形成线圈一与线圈二,所述耐磨纱上的线圈一采用间隔设置,所述强力纱的线圈二分为高低两种,且间隔设置的线圈一与强力纱上较低的线圈二串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耐磨纱的线圈一与强力纱的线圈二串挂,并且因线圈一采用间隔设置后,而在线圈二的低处串挂,由此使得线圈一与线圈二串挂处也处于间隔设置,且线圈一与线圈二串挂处较为紧密,由此使得结构不仅厚实也较为稳固,由此使得第二部分尺寸稳定同时达到抗拉的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强力纱与耐磨纱的采用前后交替设置,所述耐磨纱的线圈一的圈干形成悬浮,且悬浮与线圈二的高出贴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通过强力纱以及耐磨纱前后的交替设置后,在两条纱线的交替贴合,相互之间的摩擦增大,由此则达到限制强力纱以及耐磨纱的拉伸以及形变。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拼接粘合处通过连接纱采用针织法加固。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后通过将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粘合拼接处,用过连接纱采用针刺法交织,再次起到加固的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纱线采用腈纶纤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腈纶纤维弹性较好,并且回复性也较好,在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65%,蓬松卷曲而柔软。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纱采用骆驼毛绒纤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次连接纱采用骆驼毛绒纤维后,骆驼毛绒纤维具有手感滑柔,弹性和强度好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将针织布采用将第一部分外拼接着第二部分,由此在第一部分具有较好的弹性后,而通过第二部分将第一部分侧面粘合,避免第一部分侧边容易卷边,也避免第一部分容易脱散,其次通过第二部分在两侧粘合后,而第二部分的结构以及尺寸较为稳定,由此在织物拉绳时先将第二部分拉扯,且在第二部分受力后不易形变且将力分散于第一部分,且在将第一部分拉动且使得第一部分形变,由此使得织物的整体依旧具有弹性,且还不易脱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抗拉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抗拉针织布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一纱线;4、连接纱;5、线圈一;6、线圈二;7、悬浮;8、耐磨纱;9、强力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抗拉针织布,如图1

图2所示,包括第一部分1以及第二部分2,第一部分1通过第一纱线3采用纬平绕圈的方式形成平纹组织,第一纱线3采用腈纶纤维,而腈纶纤维弹性较好,并且回复性也较好,在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65%,蓬松卷曲而柔软,由此在具
有较好的回弹性,在拉伸后避免第一部分1在形变后无法很好地回复,导致织物松垮的情况出现。通过将第一部分1采用纬平编织横向绕线的方式编织,且使得织物形成平纹组织,织物的线圈大小以及结构完全相同,由此则使得织物的表面平整,并且使得弹性较大而且织物的质地较为轻薄,且透气的效果好,其次在第一部分1完成编织后,第二部分2通过耐磨纱8以及强力纱9纬编横向绕圈形成半畦编组织,在进行第二部分2的编织,且第二部分2通过半畦编组织的方式,将耐磨纱8以及强力纱9编织,且半畦编组织的结构较为稳定,且尺寸稳定性较好,不易拉绳且织物厚实,属于罗纹型的双面组织,由此使得第二部分2的厚度以及宽度都较大,且组织结构稳定不易形变与拉伸,由此将第二部分2编织结束后,第一部分1与第二部分2相互粘合拼接,第二部分2分别设置于第一部分1两侧,在通过将第二部分2分别与第一部分1的两侧上粘合,由此形成一块拼接的织物,且此时通过第一部分1位于两个第二部分2之间,即便第二部分2无法拉伸且在拉动时形变的依旧是第一部分1,并且第一部分1通过两侧的第二部分2限制下避免你第一部分1卷边,且通过与第二部分2粘合使得第一部分1不会出现直接的脱散情况,且由此拼接的织物在具有弹性的同时,也不易脱散。
[0024]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针织布,包括第一部分(1)以及第二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通过第一纱线(3)采用纬平绕圈的方式形成平纹组织,所述第二部分(2)通过耐磨纱(8)以及强力纱(9)纬编横向绕圈形成半畦编组织,所述第一部分(1)与第二部分(2)相互粘合拼接,所述第二部分(2)分别设置于第一部分(1)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8)以及强力纱(9)通过纬编方式横向绕圈形成线圈一(5)与线圈二(6),所述耐磨纱(8)上的线圈一(5)采用间隔设置,所述强力纱(9)的线圈二(6)分为高低两种,且间隔设置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丽爽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玖魄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