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08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片柔性透明导电基材以及封装在两片柔性透明导电基材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中含有高氯酸盐紫罗精纳米球,所述高氯酸盐紫罗精纳米球是将不对称紫罗精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聚苯乙烯纳米球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一价紫罗精的聚集,并且抑制紫罗精DV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具体涉及一种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器件是利用电活性材料在氧化还原状态下吸光系数的变化来调节透光率,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一般为小分子联吡啶,这类材料因为性能相对稳定,氧化还原态吸光系数差异大,因此是小分子电致变色材料的首选。即使这类联吡啶变色材料性能相对稳定,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器件能够使用10年或者是5万

20万次的循环次数要求。主要原因是联吡啶衍生物除了氧化降解还存在着联吡啶的淬灭,无色2价联吡啶衍生物DVB
2+
在电子注入下会生成DVB
+
(蓝色),DVB
+
会逐渐聚集成DVB
+
dimer(紫色),DVB
+
dimer之间的作用力很强,DVB
+
dimer呈现紫色,一旦形成就很难回到原来的蓝色DVB
+
和无色DVB
2+
状态,造成联吡啶衍生物的失效,具体体现在电致变色器件逐渐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两片柔性透明导电基材(1)以及封装在两片柔性透明导电基材(1)之间的电致变色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2)的材料中含有高氯酸盐紫罗精纳米球,所述高氯酸盐紫罗精纳米球是将不对称紫罗精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聚苯乙烯纳米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2)的材料是由碳酸丙烯酯、高氯酸盐紫罗精纳米球、二茂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碳酸丙烯酯溶液、分子量为500~2000的双丙烯酸甲酯的聚乙二醇以及自由基引发剂混合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丙烯酯溶液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浓度是20~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纳米球的合成:将0.1~0.5g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10~50ml的乙醇和2~10ml的2

甲氧基乙醇中,先对其预加热至50~80℃,接着抽真空0.01~0.04Mpa后并充入氮气排除空气,然后将0.05~0.5g的自由基引发剂溶入2~10ml的苯乙烯中,再加入0.05~0.2g的苄卤苯乙烯,0.1~0.5g的交联剂1,4

对苯二烯,在50~70℃的氮气氛围下搅拌反应5~24h,最后经乙醇离心洗涤多次后真空干燥,得到聚苯乙烯纳米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循环纳米化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或α

羟基异丁酰苯HMPP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辉王继能
申请(专利权)人:精一门常州光学薄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