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230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具体步骤为获取高分子溶液,所述高分子溶液与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衬底化学成分相同;获取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在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相对一面涂覆所述高分子溶液;对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表面进行浸润性改性处理;将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在加热条件下,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直至所述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一面与所述第一玻璃贴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玻璃贴附。施加玻璃后能够有效地阻止水氧的渗透,保护器件内部的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使得器件能长时间稳定工作。另一方面,使用弯曲玻璃制备的的电致变色器件曲面屏具有更广大的视角,提高了显示屏的美观度。美观度。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电致变色材料保护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柔性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电致变色技术在智能玻璃、汽车棚顶、飞机窗户、防炫目反光镜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发展前景。其原理为电致变色材料在较小的外界电压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地改变其颜色或光学性质(包括吸收率、透过率和反射率)的现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弯折、刮擦、水氧、油污等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严重制约着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降低了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柔性电致变色而言,其对环境极其敏感,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电致变色器件的耐候性决定着器件的使用时间、方式以及用途。因此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耐候性,延长器件的使用时间以及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0003]由于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一般制备在PET、PVB、PDMS等高透明高分子柔性基材上,相较于无机物基材,高分子柔性基材不可避免地具有水氧透过率高、硬度小、耐刮擦性能差等缺点,这些缺点使得外部水气、酸碱、杂质等极其容易渗透进电致变色器件内部,破坏器件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的光电性能,最终将严重影响着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耐候性,延长器件的使用时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是:
[0006]获取高分子溶液,所述高分子溶液与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衬底化学成分相同;
[0007]获取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
[0008]在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相对一面涂覆所述高分子溶液;
[0009]对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表面进行浸润性改性处理;
[0010]将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在加热条件下,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直至所述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一面与所述第一玻璃贴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玻璃贴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的获取方法包括热弯法制备玻璃,所述玻璃的具体形状包括弧形、波浪形、半圆形、半球形,具体形状可根据应用场景而定,本文在此不作特定要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溶液地溶液基底为低沸点有机溶剂,包括异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石油醚、四氢呋喃、PDMS、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透明光敏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地,获取第一步所述高分子溶液时,包括:
[0014]将所述高分子溶液搅拌均匀;
[0015]将所述高分子溶液置于真空中;
[0016]抽去所述高分子溶液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0017]进一步地,将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在加热条件下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这一步骤,包括:
[0018]将环境温度提升至所述加热条件下温度,温度范围为50

200℃;
[0019]将所述器件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直至所述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一面与所述第一玻璃贴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玻璃贴附,所需时间范围为2s

30min。
[0020]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溶液的溶液基底包括PDMS、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透明光敏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1]加热条件下将器件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同时施加紫外光照射,所述紫外光波长为172nm

405nm,照射时间范围为2s

1h,具体照射时间和波长依据基底溶液的固化特性而定。
[0022]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涂覆所述高分子溶液的方法,包括丝网印刷法、刮刀涂布法、凹版印刷法、狭缝涂布法、按需打印法、喷墨打印法、浸渍涂布法。
[0023]进一步地,所述浸润性改性处理的方法包括:紫外臭氧照射或等离子体处理。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成分包括二氧化硅、硅酸钠、硅酸钙、氧化镧、氧化硼,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大于85%。
[0025]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溶液的浓度范围为10%

100wt%,粘度范围为50cP

10000cP。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表面压附在两片玻璃之间,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阻止空气中水氧的渗透,保护器件内部的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使得器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另一方面,受到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的保护的电致变色器件在制备曲面屏时还可以为曲面屏器件提供更广大的视角。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方案附图作以下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介绍中的附图仅仅为了方便清晰表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到其他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柔性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耐候大面积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0034]柔性电致变色技术在智能玻璃、汽车棚顶、飞机窗户、防炫目反光镜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发展前景。其原理为电致变色材料在较小的外界电压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地改变其颜色或光学性质(包括吸收率、透过率和反射率)的现象。通过在柔性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PVB(聚乙烯醇缩丁醛)上制备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将器件贴附在复杂的曲面设备上,实现器件设备一体化。
[0035]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弯折、刮擦、水氧、油污等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严重制约着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降低了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特别是对于大面积柔性电致变色而言,其对环境极其敏感,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电致变色器件的耐候性决定着器件的使用时间、方式以及用途。因此提高柔性电致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耐候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高分子溶液,所述高分子溶液与柔性电致变色器件衬底化学成分相同;获取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在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相对一面涂覆所述高分子溶液;对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表面进行浸润性改性处理;将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在加热条件下,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直至所述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一面与所述第一玻璃贴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玻璃贴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通过热弯法制备得到,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的形状包括弧形、波浪形、半圆形、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溶液的溶液基底为低沸点有机溶剂,所述低沸点有机溶剂包括异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石油醚、四氢呋喃、PDMS、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透明光敏树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高分子溶液这一步骤,包括:将所述高分子溶液搅拌均匀;将所述高分子溶液至于真空中;抽去所述高分子溶液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柔性电致变色器件在加热条件下压附在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这一步骤,包括:将环境温度提升至所述加热条件下温度,温度范围为50

200℃;将所述器件压附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宏福卢宽宽李天柱汪永熙吴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