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
所属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掘进机,属于掘进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巷使用综掘机掘进相比炮掘效率显著提高,但巷道支护速度远远低于掘进速度,掘进时间仅占每循环进尺时间的五分之一左右,目前普遍使用的掘进机,掘进与支护严重不匹配,每个掘进循环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支护作业,显著制约掘进效率的提高,实现掘进与支护平行作业是进一步提高掘进效率的重要方向,目前各科研院所及掘进机厂家都在研究实现掘进与支护平行作业的掘进机。
[0003]为了充分了解掘进机的技术现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网站上以“掘进”、“综掘机”为检索要素,共检索到上2万余项有关掘进设备的专利,现将其中与本专利技术最相似的介绍如下:
[0004]第一类:综掘自移式临时支护系统,代表专利:201210111221.7、201710234662.9
[0005]跨骑门式推移或搬移式综掘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一体机的前机身1及后机身2分别设置在可推移的前支撑掩护支架3的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及后后支撑掩护支架4的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上,后机身2与前机身1之间通过后机身推移油缸2
‑
5、前机身推移油缸座1
‑
12、后机身推移油缸座2
‑
6连接,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与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之间采用支撑掩护支架推移油缸3
‑
15连接,前机身1与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之间通过前机身推移油缸1
‑
10连接,前支撑掩护支架3采用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四连杆机构3
‑
9配合两立柱或者四立柱3
‑
8、连接梁3
‑
16支撑前支撑掩护支架顶梁3
‑
2,后支撑掩护支架4的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四连杆机构4
‑
12、立柱4
‑
11、连接梁4
‑
20、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的结构与前支撑掩护支架3基本相同,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及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上均设置有侧支撑5,前支撑掩护支架顶梁3
‑
2主要包括支撑顶梁3
‑
27、主顶梁3
‑
26、桥顶梁3
‑
25及侧梁3
‑
4,支撑顶梁3
‑
27与主顶梁3
‑
26之间通过调顶销轴3
‑
30、调顶油缸3
‑
32和固定副3
‑
34连接,在主顶梁3
‑
26上设置临时支护前梁3
‑
3及桥顶梁3
‑
25,在桥顶梁3
‑
25上设置侧梁3
‑
4,在桥顶梁3
‑
25、侧梁3
‑
4及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上设置顶锚杆机6的顶锚杆机连接座3
‑
17、4
‑
19,顶锚杆机连接座3
‑
17、4
‑
19上设置顶锚杆机6,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销孔3
‑
24,连接板连接销孔3
‑
24通过销子与连接板7
‑
37中心的销孔连接,连接板7
‑
37通过铰接座与可收缩探钻机高度调节框架7
‑
2连接,可收缩探钻机高度调节框架7
‑
2通过7
‑
38钻机连接销孔座、7
‑
39连接钻机销孔座与可收缩探钻机7连接,可收缩探钻机高度调节框架7
‑
2与临时支护前梁3
‑
3之间设置调节钻孔方向的拉杆7
‑
33,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对应设置有调节可收缩探钻机方位的方位调定孔3
‑
14,可收缩探钻机高度调节框架7
‑
2与可收缩探钻机框架7
‑
1之间设置调节钻孔倾角的拉杆7
‑
34,可收缩探钻机高度调节框架7
‑
2及可收缩探钻机7上设置用于收缩可收缩探钻机的收缩钢丝绳7
‑
35及导向滑轮7
‑
36,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设置收缩钻机钢丝绳连接孔3
‑
22,收缩探钻机时收缩钢丝绳7
‑
35一端固定在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的收缩钻机钢丝绳连接孔3
‑
22上,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7
‑
36后通过绳扣固定在钻杆7
‑
27上,主顶梁3
‑
26、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及侧梁3
‑
4采用格栅式设计,上面设置锚杆机的位置均设置有便于施工锚杆的孔,局部承载较大的位置可在格栅上增加铁板提高各梁的强度,前机身1下方设置伸缩板8
‑
1,伸缩板8
‑
1前端设置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和翻转装货式可调宽度全断面铲板8,前机身1通过铲板推移油缸8
‑
20、8
‑
21与翻转装货式可调宽度全断面铲板8连接,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设置在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的右侧上,在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下方的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上设置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滑动支撑块24,侧置第二刮板输送机19设置在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的右侧上,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机头下方设置侧置第二刮板输送机机尾旋转支座20及侧置第二刮板输送机19的机尾,侧置第二刮板输送机19在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上的位置设置一组支腿23,支腿23包括滚轮23
‑
1、连接板23
‑
2、支腿滑移框架23
‑
3、伸缩油缸23
‑
4、活动板23
‑
5,支腿23下方的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上设置两棵轨道23
‑
6,支腿23的两个滚轮23
‑
1与轨道23
‑
6配合,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机尾设置在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的卸载滚筒下方与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搭接,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的机身槽末端通过销孔与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的侧帮板上的机槽连接销孔8
‑
22、8
‑
23连接,前机身1上设置有液压泵站1
‑
2、油箱1
‑
3、旋转台1
‑
1、阀组1
‑
4、操作台1
‑
5、起吊环1
‑
6、座椅1
‑
9等辅助设施,前机身1前端在旋转台下方的位置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机身顶升装置25,旋转台1
‑
1前方设置截割部11,
旋转台1
‑
1与前机身1之间还设置有旋转油缸1
‑
11,前机身1与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之间每侧至少设置两组机身锁紧装置10,前机身1尾部顶上设置一个起吊环1
‑
6,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前端设置有用于提起前机身1后端的起吊油缸4
‑
3,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上设置有三棵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5、4
‑
6,其中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5上设置有两组滑槽及滑移座,每棵带滑槽的方形立柱内设置有滑移座4
‑
14和升降丝杠4
‑
16,带滑槽的方形立柱顶部设置有可以带动升降丝杠4
‑
16转动的旋转动力机构4
‑
17,中间的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5的滑移座4
‑
14与两侧的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6的滑移座4
‑
14之间各设置一台侧帮锚杆机12,两侧的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6上的滑移座4
‑
14通过T形螺栓销12
‑
19与侧帮锚杆机12的中部滑移座12
‑
18连接,后机身2上设置有辅助泵站2
‑
1、电控箱2
‑
2、润滑站2
‑
3、水系统2
‑
4等辅助设施,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的左侧末端上设置水沟清挖装置13的连接板13
‑
1,连接板13
‑
1与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之间通过水沟清挖装置连接销孔座4
‑
15连接,连接板13
‑
1上设置水沟清挖装置13,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的右侧设置一台胶带输送机机尾储带仓拖移液压绞车4
‑
7,胶带输送机机尾拖移液压绞车4
‑
7的拖移钢丝绳4
‑
18连接在胶带输送机机尾储带仓14上,胶带输送机机尾储带仓14与侧置第二刮板输送机19的机头搭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巷道掘进、支护、水沟清挖和运输同时作业,实现长距离、长时间连续快速掘进,探钻前后不需要人工搬运、组装或拆卸钻机,只需放或收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的可收缩探钻机7即可,能够为工人提供安全的环境,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及工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推移支撑掩护支架分为前支撑掩护支架3和后支撑掩护支架4,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主要是由左、中、右三块底板3
‑
5、3
‑
6、3
‑
7及立板3
‑
10拼接而成的大面积接地的底座,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主要是由左、中、右三块底板4
‑
8、4
‑
9、4
‑
10及立板4
‑
13拼接而成的大面积接地的底座,底板3
‑
5、3
‑
6、3
‑
7、4
‑
8、4
‑
9、4
‑
10上设置若干连接螺栓孔,立柱3
‑
8及四连杆机构3
‑
9通过铰接孔铰接在左、右两块底板3
‑
5、3
‑
7上的立板3
‑
10上,立柱4
‑
11及四连杆机构4
‑
12通过铰接孔铰接在左、右两块底板4
‑
8、4
‑
10上的立板4
‑
13上,立板3
‑
10、4
‑
13上设置有四连杆机构连杆及立柱的连接销孔,立板3
‑
10上还设置有与机身锁紧装置10连接的锁紧机身的连接孔3
‑
13,两侧立柱之间留有安设机身及能够让机身前后自由移动的空间,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上设置有4块限制前机身1翻转的限位板3
‑
23,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上在安设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的下方设置有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滑动支撑块24,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的后端设置两个铰接座3
‑
11和前机身1的前机身推移油缸1
‑
10连接,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的后端设置两个铰接座3
‑
12通过支撑掩护支架推移油缸3
‑
15与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前端的后支撑掩护支架推移铰接座4
‑
21连接,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及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的后端两侧设置有侧支撑5,前支撑掩护支架3采用前支撑掩护支架底座3
‑
1、四连杆机构3
‑
9配合两立柱或者四立柱3
‑
8、连接梁3
‑
16通过立柱连接座3
‑
28、连接梁连接座3
‑
37支撑前支撑掩护支架顶梁3
‑
2,前支撑掩护支架顶梁3
‑
2主要包括支撑顶梁3
‑
27、主顶梁3
‑
26、桥顶梁3
‑
25及侧梁3
‑
4,支撑顶梁3
‑
27与主顶梁3
‑
26之间通过调顶销轴3
‑
30、调顶油缸座3
‑
31、调顶油缸3
‑
32、调顶油缸连接座3
‑
35和固定副3
‑
34连接,在主顶梁3
‑
26上设置临时支护前梁3
‑
3及桥顶梁3
‑
25,在桥顶梁3
‑
25上设置侧梁3
‑
4,在桥顶梁3
‑
25、侧梁3
‑
4上设置顶锚杆机6的顶锚杆机连接座3
‑
17,顶锚杆机连接座3
‑
17上设置顶锚杆机6,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设置两个连接板连接销孔3
‑
24安装可收缩探钻机高度调
节框架连接板7
‑
37,临时支护前梁3
‑
3上设置若干调节可收缩探钻机方位的方位调定孔3
‑
14及两个收缩钻机钢丝绳连接孔3
‑
22,桥顶梁3
‑
25与主顶梁3
‑
26之间通过桥顶梁连接座3
‑
36连接,侧梁3
‑
4通过侧梁铰接座3
‑
18、侧梁油缸3
‑
20及侧梁油缸连接座3
‑
29与前支撑掩护支架桥顶梁3
‑
25连接,临时支护前梁3
‑
3通过临时支护前梁铰接座3
‑
19、临时支护前梁油缸3
‑
21及临时支护前梁油缸座3
‑
33与前支撑掩护支架主顶梁3
‑
26连接,后支撑掩护支架4的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四连杆机构4
‑
12、立柱4
‑
11、连接梁4
‑
20、调顶销轴4
‑
24、调顶油缸座4
‑
25、调顶油缸4
‑
26、固定副4
‑
27、调顶油缸连接座4
‑
28、连接梁连接座4
‑
29、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的结构与前支撑掩护支架3的相应部位基本相同,立柱3
‑
8、4
‑
11顶端通过立柱连接座3
‑
28、4
‑
23分别与前支撑掩护支架顶梁3
‑
2上的支撑顶梁3
‑
27、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上的支撑顶梁4
‑
22铰接,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上不再设置临时支护前梁,可以选择性的设置桥顶梁及侧梁,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从连接梁4
‑
20的铰接点往后还延伸了一段,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上设置有三棵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5、4
‑
6,其中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5上设置有两组滑槽及滑移座,中间的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5两侧的滑移座4
‑
14上各铰接一台朝向巷道帮的侧帮锚杆机12,两侧的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6上的滑移座4
‑
14通过T形螺栓销12
‑
19与侧帮锚杆机12的中部滑移座12
‑
18连接,三棵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5、4
‑
6内的每个滑移座4
‑
14通过方形立柱内的升降丝杠4
‑
16调整高度,升降丝杠4
‑
16顶端设置旋转动力机构4
‑
17带动升降丝杠4
‑
16转动,升降丝杠4
‑
16转动带动滑移座4
‑
14升降,两侧带滑槽的方形立柱4
‑
4、4
‑
6结构相同,仅滑槽的朝向不同,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前端设置有用于提起前机身1后端的起吊油缸4
‑
3,后支撑掩护支架顶梁4
‑
2上设置有三组连接顶锚杆机6的顶锚杆机连接座4
‑
19,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上设置两棵轨道23
‑
6,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的后端设置有与水沟清挖装置13连接的水沟清挖装置连接销孔座4
‑
15,后支撑掩护支架底座4
‑
1的右侧设置一台胶带输送机机尾储带仓14的胶带输送机机尾储带仓拖移液压绞车4
‑
7,拖移液压绞车4
‑
7的拖移钢丝绳4
‑
18与胶带输送机机尾储带仓14连接,侧支撑5设置在前支撑掩护支架3的四连杆机构3
‑
9下方的底板3
‑
5、3
‑
7及后支撑掩护支架4的四连杆机构4
‑
12下方的底板4
‑
8、4
‑
10上,每个支架底座两侧各设置一个,侧支撑5包括连接板5
‑
1,侧支撑框架5
‑
2,活动板5
‑
3,活动板5
‑
3设置在侧支撑框架5
‑
2内部,活动板5
‑
3的前端设置一个推移油缸座5
‑
4,侧支撑框架5
‑
2上方靠近连接板5
‑
1的位置设置一个油缸座5
‑
5,活动板5
‑
3的推移油缸座5
‑
4与侧支撑框架5
‑
2上的油缸座5
‑
5之间通过销子及侧支撑油缸5
‑
6连接形成侧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翻转装货式可调宽度全断面铲板8主要包括伸缩板8
‑
1、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主铲板8
‑
3和用于调节铲板宽度的左、右副铲板8
‑
4、8
‑
5,左、右副铲板8
‑
4、8
‑
5后端通过铰接销座8
‑
6与主铲板8
‑
3后端连接,并通过连接在宽度调节油缸座8
‑
7和副铲板侧方宽度调节油缸座8
‑
39上的调宽油缸8
‑
8调节铲板的总体宽度,主铲板8
‑
3的后端设置有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底部设置一块伸缩板8
‑
1,伸缩板8
‑
1上设置两块加强筋板8
‑
9,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的帮板8
‑
24上设置有四个铰接座8
‑
10、8
‑
11、8
‑
12、8
‑
13,其中两个铰接座8
‑
10、8
‑
11与主铲板8
‑
3的主铲板销孔板8
‑
36铰接,另外两个铰接座8
‑
12、8
‑
13和铲板升降油缸8
‑
14、8
‑
15连接,铲板升降油缸8
‑
14、8
‑
15的另一端连接在主铲板8
‑
3的铰接座8
‑
16、8
‑
17上,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靠近机身的一侧设置两个铲板推移油缸座8
‑
18、8
‑
19,该两
个油缸座8
‑
18、8
‑
19通过铲板推移油缸8
‑
20、8
‑
21与前机身1连接,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机头端靠近前机身1的侧面上设置连接侧置第一刮板输送机9机槽的机槽连接销孔8
‑
22、8
‑
23,横向刮板输送机8
‑
2包括横向输送机底板、帮板8
‑
24、8
‑
25、机尾封板8
‑
26,机头封板8
‑
27,中板8
‑
28、机尾驱动链轮8
‑
29,机头卸载滚筒8
‑
30、横向刮板输送机液压马达8
‑
31、刮板链8
‑
32,横向输送机底板与伸缩板8
‑
1是一块整板,主铲板8
‑
3主要包括主铲板底板8
‑
33、主铲板立板8
‑
34、铲板导料板8
‑
35、四块主铲板销孔板8
‑
36、两个铰接座8
‑
16、8
‑
17,三个防漏渣圆环套8
‑
38、两个宽度调节油缸座8
‑
7、两列副铲板铰接销座8
‑
6、铲板升降油缸8
‑
14、8
‑
15,副铲板包括左副铲板8
‑
4和右副铲板8
‑
5,两个副铲板结构相同,仅夹板朝向相反,每只副铲板包括夹板8
‑
41、立板8
‑
37、与主铲板连接的销孔座8
‑
40、宽度调节油缸座8
‑
39、调宽油缸8
‑
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机身包括前机身1和后机身2,前机身1前端设置有旋转台1
‑
1,旋转台1
‑
1与前机身1之间设置有旋转油缸1
‑
11,旋转台1
‑
1上方的铰接座1
‑
7与截割部11铰接,旋转台1
‑
1下方的铰接座1
‑
8通过截割部升降油缸11
‑
1和截割部11上的铰接座11
‑
2连接,旋转台1
‑
1下方的机身内部为油箱1
‑
3,机身后半段内部设置主液压泵站1
‑
2,旋转台1
‑
1后方的机身上设置阀组1
‑
4、操作台1
‑
5、座椅1
‑
9、前机身1后端起吊环1
‑
6等辅助设施,前机身1前端在旋转台下方的位置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机身顶升装置25,前机身1下方设置有前机身推移油缸1
‑
10、铲板推移油缸8
‑
20、8
‑
21,旋转台1
‑
1与油箱1
‑
3之间的前机身1上以及前机身1的后端设置锁紧机身的机身锁紧装置10,机身锁紧装置10包括锁紧油缸10
‑
1、导向链轮10
‑
2、大链10
‑
3和挂钩10
‑
4,后机身2后端下部设置辅助泵站2
‑
1,前端下部设置润滑站2
‑
3及水系统2
‑
4,后端上部设置电控箱2
‑
2,前机身1及后机身2上在需要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孔,用于通过各种水管、油管及线缆,前机身1和后机身2通过后机身推移油缸2
‑
5、前机身推移油缸座1
‑
12、后机身推移油缸座2
‑
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一所述的掘进与支护可同时作业的推移支撑掩护式钻掘支运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侧帮锚杆12主要包括侧帮锚杆机框架12
‑
1、推进油缸12
‑
2、推进链条12
‑
3、收缩油缸12
‑
4、收缩链条12
‑
5、滑移板12
‑
6、锚杆机切割机构12
‑
7,侧帮锚杆机框架12
‑
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油缸连接座12
‑
10,侧帮锚杆机框架12
‑
1的两侧板12
‑
8内侧各设置一个滑槽12
‑
9,滑移板12
‑
6设置在滑槽12
‑
9内,滑移板12
‑
6靠近推进油缸12
‑
2及收缩油缸12
‑
4的一侧中间设置一块立板12
‑
11,立板12
‑
11上设置推进链条销孔座12
‑
12和收缩链条销孔座12
‑
13,两个销孔座12
‑
12、12
‑
13分别与推进链条12
‑
3和收缩链条12
‑
5连接,推进链条12
‑
3绕过推进油缸12
‑
2顶部的导向链轮12
‑
14后通过销孔座12
‑
15固定在推进油缸侧面的侧帮锚杆机框架12
‑
1的侧板12
‑
8上,收缩链条12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