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06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包括一盒体用于放置便携设备,一盖体用于固定便携装置的配件,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可开合的盒体和盖体以及一个提携装置用于携带该便携设备。在使用便携装置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从便携设备保护装置上取下配件即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能保护便携设备免刮伤和磨损。当不使用便携装置时,可以将便携设备的配件固定在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设备,具体是一种能为便携设备提供保护的同时,还能放置便携设备配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便携设备已经广泛使用,但是一般的保护外套却只能提供对便携设备本身提供保护。当用户不用便携设备的时候,耳机、话筒等配件往往是搁置一旁,或者如乱麻团般放置于背包或是抽屉里,这样不但会使得配件放置不美观,而且会容易对便携设备和配件造成损坏。在已被美国专利局公开的一份申请号为US20050255898,公开日期为2005年11月17日,名称为“Cell phone and holder”(“手机及手机外套”)的申请文件中,揭露了一种手机保护的技术。该手机外套包括一个用于安放手机的保护袋和一缠绕耳机连接线的收线空腔,该空腔内有一机械装置可自动缠绕耳机连接线。耳塞放置在收线空腔之外,用一个卡扣固定。该技术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三点,首先,收线空腔结构复杂,耳机连接线不能直接从收线空腔上拆下,当用户不需要用到耳机配件时,收线空腔装置反倒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其次,耳机单体暴露在外面,容易遭到损坏;再次,用户必须从保护袋中取出便携设备后才能操作便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便携设备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不足和操作不便的缺陷,利用一简单的保护结构不仅能给便携设备提供全面保护,也能方便地对便携设备进行操作。该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便携式设备盒体、一用于固定便携装置配件的盖体,一用于连接可开合的盒体和盖体连接装置外,在盖体面向盒体的一侧还包括一用于固定配件连接线的绕线装置、一用于固定配件单体的单体固定装置和一用于携带该便携设备的提携装置。与现有的便携装置保护设备相比,所述便携装置保护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和放置配件,能全面保护便携设备和其配件免遭刮伤、磨损;另外,用户使用便携设备时,可以隔着便携装置保护设备保护直接对其进行操作。不使用便携设备时,又可将连接线和耳机单体等配件放置在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正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侧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一背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展开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展开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一展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可用于保护便携设备如手机、媒体播放器等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该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可用于放置便携装置的本体和配件的连接线及单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配件的连接线用耳机连接线作示范说明,配件单体用耳机作示范说明,但并不表示配件仅仅局限于这两者,如配件连接线还可以是话筒的连接线,配件单体还可以是手写笔等。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正面图、侧面图、背面图和展开示意图。如图1所示,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包括一盒体3和一盖体2。盒体3为一长方体,盒体3的前平面31比背平面32长,由此形成一开口33,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的盒体3由一透明柔性材料制成。盖体2包括一背平面21和一顶平面22,在背平面21面向盒体3的一侧包括一绕线装置5和一单体固定装置25。盖体2的上端还设有两个开孔23和24,开孔23垂直穿透背平面21(如图4所示),开口24垂直穿透顶平面22,由此在盖体2的上端形成一个横杆10。一提携装置(如吊绳)9可以拴系于该横杆10上。盒体3和盖体2之间通过一连接装置实现盒体3和盖体2的打开与闭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绕线装置5采用一凸出圆盘,该圆盘的上端直径可以稍微大于底端直径;单体固定装置25采用两个穿透背平面21的耳塞搁置孔25。使用该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时,打开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的盒体3和盖体2,通过盒体3上的开口33放入便携设备的本体。然后将耳机的连接线71和连接头72缠绕于绕线装置5上,再将耳塞头81塞入耳塞搁置孔25中,合上盖体2和盒体3。由此,便携设备以及耳机等配件就整齐地放入了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中。在使用便携设备的时候,用户可以直接对盒体3内的便携装置进行操作,如果需要使用耳机等配件,则打开盖体2和盒体3,从耳塞搁置孔25中取出耳塞头81,从绕线装置5上解下耳机连接线71,再将耳机的连接头72插在便携设备上即可。在便携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若用户只是暂时地收起耳机,则不必从便携设备上拔出耳机连接头72,仅将耳机的连接线71从盒体3的旁侧绕至盖体2的绕线装置5上(如图3,图4所示),合上盖体2和盒体3即可。如图6所示为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第二实施方式的展开图,该第二实施方式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图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体固定装置为在绕线装置5的中央设置的两个内嵌的耳塞搁置空间26,用于放置耳机的耳塞头81,该耳塞搁置空间26可以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利用耳塞头81的磁性可以磁粘贴在耳塞搁置空间26内周;耳塞搁置空间26也可采用弹力橡胶材料制成,并将其设置成入口稍窄,内孔稍宽的形状(右面为将耳塞搁置空间26的侧面放大示图),耳塞头81可以卡在该耳塞搁置空间26内。如图7所示为便携设备保护装置1第三实施方式的展开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展开图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体固定装置为绕线装置5的上表面设置的两道凹槽61,凹槽61的材料可以采用带有收缩性质的橡胶材料制成,其宽度可以稍微窄于柄状配件(如耳机的耳塞柄82),使得耳塞柄82能被凹槽61紧紧卡住以便固定耳机。以上实施方式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的举例说明,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绕线装置可以如实施方式中的凸起圆盘,也可以为长方形的凸起装置;耳塞搁置装置的位置和形状、配件单体固定的方式也自由选配,可形成不同样式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包括一盒体,用于放置便携式设备;一盖体,用于固定便携装置的配件;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可开合的盒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面向盒体的一侧包括有一用于固定配件的连接线的绕线装置和一用于固定配件的单体的单体固定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设备保护装置还包括一提携装置,其拴系于所述盖体上的开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正面为一透明柔软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缠绕的连接线可以是耳机、话筒与便携装置之间通讯的连接线,所述配件固定装置固定的配件单体可以是耳机、话筒和蓝牙耳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为一凸出装置,配件单体的连接线缠绕于该凸出装置的边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固定装置为穿透盖体的固定孔,配件单体放置通过该固定孔内固定在盖体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固定装置为内嵌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孔采用一高导磁材料,所述配件的单体可以磁粘贴在其内部。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孔采用一弹力橡胶材料,该内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设备保护装置,包括:一盒体,用于放置便携式设备;一盖体,用于固定便携装置的配件;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可开合的盒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面向盒体的一侧包括有一用于固定配件的连接线的绕线装置和一用于固定配件的单体的单体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泰仰谢冠宏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