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03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光耦芯片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的正信号端,光耦芯片的二号引脚用于连接外部的负信号端,光耦芯片的三号引脚接地,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三极管Q1,电阻R2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本结构可实现信号的正逻辑控制和负逻辑控制,电路设计可靠性高,且稳定性高。且稳定性高。且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应用行业的自动化多轴信号的控制,特别涉及信号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激光应用领域中,通常需要外部的多轴进行联动来实现整条产线的自动化生产,现有常规使用方法是用传统的继电器来实现与信号前后级的隔离和通讯,此方法可控制的信号只能是TTL类型,不能实现差分信号控制方式,且占用空间大,成本高,实际自动化接线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的信号控制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光耦芯片,还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的正信号端,所述光耦芯片的二号引脚用于连接外部的负信号端,所述光耦芯片的三号引脚接地,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000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LED灯和电阻R5,所述LED灯的正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LED灯的负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0006]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二号引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光耦芯片的信号为TP521。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可通过光耦芯片的四号引脚来控制是否输出信号,电路设计可靠性高,且稳定性高。
[0011]2、可实现信号的正逻辑控制和负逻辑控制。
[0012]3、通过LED的设计,可以更直观的检测到信号实际控制情况,在遇到故障时能更快的做出判断。
[0013]4、电容C1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起到滤除干扰信号的作用,避免应干扰信号的存在导致光耦模块做出错误的输出判断。
[0014]5、本设计中的正输入信号和负输入信号可以是TTL信号,也可以是差分类型的控制信号,且输入范围支持工业应用上的+5V~+24V,可接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光耦芯片,还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的正信号端,所述光耦芯片的二号引脚用于连接外部的负信号端,所述光耦芯片的三号引脚接地,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0018]具体的,所述光耦芯片的信号为TP521,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
[0019]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和二号引脚之间有≥5V的电压或≥50mA的电流时,此时,光耦芯片工作,光耦芯片的三号引脚和四号引脚之间处于导通状态,光耦芯片的四号引脚此时为0V,三极管Q1的基极无基极电流Ib,此时,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R4输出电源端VCC的电压(+5V~+24V),从而起到信号传输的作用,如若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和二号脚之间的电压差<5V或电流<50mA时,此时光耦芯片不工作,光耦芯片的三号引脚和四号引脚处于断开状态,三极管Q1的基极有电流Ib流过,三极管Q1处于饱和状态,使得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为0V,此时Signal_out输出为0V。
[0020]同时,可根据具体控制信号的需求,改变电源端的电压大小,来实现输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0021]上述结构中,本设计中正输入信号和负输入信号可以是TTL信号,也可以是差分类型的控制信号,且输入范围支持工业应用上的+5V~+24V,可接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输入端通过接线方式可以实现信号的正逻辑控制(即:输入高电平
‑‑
>输出也是高电平),也可实现负逻辑控制(即:输入高电平
‑‑
>输出低电平)。
[002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LED灯和电阻R5,所述LED灯的正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LED灯的负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0023]具体的,当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R4输出电源端VCC的电压时,同时,LED灯发光,否则LED不发光。
[0024]上述结构中,通过LED的设计,可以更直观的检测到信号实际控制情况,在遇到故障时能更快的做出判断。
[002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二号引脚连接。
[0026]本结构中,电容C1的设置可以很好的起到滤除干扰信号的作用,避免应干扰信号的存在导致光耦模块做出错误的输出判断。
[00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芯片,还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一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的正信号端,所述光耦芯片的二号引脚用于连接外部的负信号端,所述光耦芯片的三号引脚接地,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光耦芯片的4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阳孙东武杨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菲镭泰克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