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96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底观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包括第一卸扣和安装在海底观测设备上的第二卸扣,第一卸扣上连接有一根一级主拉绳和至少两根二级主拉绳,一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通过第三卸扣连接有释放钩,释放钩的钩头内挂有吊钩,吊钩包括位于释放钩的钩头内的挂轴,挂轴的两端均铰接有挂钩,挂钩与第三卸扣之间连接有挂绳;二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穿过对应的一个第二卸扣后套设在挂钩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底观测设备布放时绳索无法去除的技术问题,实现海底探测设备的无绳布放,避免出现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状况。避免出现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状况。避免出现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观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近海海底的观测工作,对于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渔业生产和灾害监测与预防,以及海底资源勘探与开发,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海底观测设备逐渐成为人类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的重要手段。
[0003]海底观测装备是一种离岸坐底式海洋监测设备,在使用时,海底观测装置需要利用绳索布放,并将其布放在预定站位的海底对海洋环境进行定点、长期、连续监测。海底观测设备的观测周期长,需要通过声学遥控方式控制海底观测装备释放上浮并回收获取监测数据。
[0004]由于海底观测设备上安装有探测仪器,无法直接利用释放钩对其进行悬挂,因此需要在海底观测设备上连接绳索。传统的海底观测设备布放时绳索无法去除,会伴随设备到达海底,在海底经受湍流,涌流作用下会导致绳索缠绕、捆绑住海底观测装备,导致装置无法从海底上升至海面。此外过往船只的螺旋桨也可能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绳索,从而导致海底观测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底观测设备布放时绳索无法去除的技术问题,实现海底探测设备的无绳布放,避免出现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状况。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包括第一卸扣和安装在海底观测设备上的第二卸扣,第一卸扣上连接有一根一级主拉绳和至少两根二级主拉绳,一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通过第三卸扣连接有释放钩,释放钩的钩头内挂有吊钩,吊钩包括位于释放钩的钩头内挂轴,挂轴的两端均铰接有挂钩,挂钩与第三卸扣之间连接有挂绳;二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穿过对应的一个第二卸扣后套设在挂钩上。
[0007]由于二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穿过海底观测设备的第二卸扣后套设在挂钩上,因此当挂钩的钩头将二级主拉绳释放后,二级主拉绳能够由第二卸扣中脱出,从而实现了海底探测设备的无绳布放,避免了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状况。
[0008]进一步的,当挂轴位于释放钩的钩头内时,挂绳处于放松状态,挂轴两端铰接的挂钩处于闭合状态;当挂轴从释放钩的钩头中滑出时,挂绳处于张紧状态,挂轴两端铰接的挂钩处于分离状态。
[0009]进一步的,二级主拉绳的长度均大于一级主拉绳长度的二倍。
[0010]进一步的,所有的二级主拉绳的长度相等;由此能够确保海底观测设备在被释放
时,二级主拉绳能够同时与第二卸扣分离,便于布放。
[0011]进一步的,二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设置有挂环,二级主拉绳通过挂环挂在挂钩上;由此能够方便二级主拉绳脱钩。
[0012]进一步的,挂钩的上端设置有第五卸扣,挂绳通过第五卸扣与对应的挂钩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有的第二卸扣呈等角度圆周阵列安装于海底观测设备的上边缘;由此能够确保二级主拉绳与第二卸扣分离前海底探测设备处于平衡状态,便于操作。
[0014]进一步的,第一卸扣上还连接有第四卸扣,第一卸扣与第四卸扣挂接。
[0015]进一步的,释放钩包括吊架板,吊架板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第二联动件与吊架板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挂轴的空腔,第一联动件连接有拉绳,当拉绳被拉动时,第一联动件能够带动第二联动件转动并使空腔打开,由此拉动拉绳即可实现第一联动件相对吊架板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联动件相对吊架板转动,进而使容纳吊钩的空腔打开。
[00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由于二级主拉绳上远离第一卸扣的一端穿过海底观测设备的第二卸扣后套设在挂钩上,因此当挂钩的钩头将二级主拉绳释放后,二级主拉绳能够由第二卸扣中脱出,从而实现了海底探测设备的无绳布放,避免出现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沿A

A处的全剖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沿B

B处的全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释放钩,2、一级主拉绳,3、吊钩,4、第一卸扣,5、二级主拉绳,6、第二卸扣,7、第三卸扣,8、第四卸扣,9、吊架板,10、第一联动件,11、第二联动件,12、拉绳,13、挂轴,14、挂钩,15、第五卸扣,16、挂绳,17、海底观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包括第一卸扣4和安装在海底观测设备17上的第二卸扣6,第一卸扣4上连接有一根一级主拉绳2和至少两根二级主拉绳5,一级主拉绳2上远离第一卸扣4的一端通过第三卸扣7连接有释放钩1,释放钩1的钩头内挂有吊钩3,吊钩3包括位于释放钩1的钩头内的挂轴13,挂轴13的两端均铰接有挂钩14,挂钩14与第三卸扣7之间连接有挂绳16;二级主拉绳5上远离第一卸扣4的一端穿过对应的一个第二卸扣6后套设在挂钩14上。
[0026]其中,由于二级主拉绳5上远离第一卸扣4的一端穿过海底观测设备17的第二卸扣6后套设在挂钩14上,因此当挂钩14的钩头将二级主拉绳5释放后,二级主拉绳5能够由第二卸扣6中脱出,从而实现了海底探测设备的无绳布放,避免了绳索缠绕海底观测设备17的状况。
[0027]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卸扣4上还连接有第四卸扣8,第一卸扣4与第四卸扣8挂接。挂钩14的上端设置有第五卸扣15,挂绳16通过第五卸扣15与对应的挂钩14连接。当挂轴13位于释放钩1的钩头内时,挂绳16处于放松状态,挂轴13两端铰接的挂钩14处于闭合状态;当挂轴13从释放钩1的钩头中滑出时,挂绳16处于张紧状态,挂轴13两端铰接的挂钩14处于分离状态。
[0028]更为具体的,释放钩1包括吊架板9,吊架板9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联动件10、第二联动件11,第二联动件11与吊架板9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挂轴13的空腔,第一联动件10连接有拉绳12,当拉绳12被拉动时,第一联动件10能够带动第二联动件11转动并使空腔打开。
[0029]由于第一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包括第一卸扣(4)和安装在海底观测设备(17)上的第二卸扣(6),第一卸扣(4)上连接有一根一级主拉绳(2)和至少两根二级主拉绳(5),一级主拉绳(2)上远离第一卸扣(4)的一端通过第三卸扣(7)连接有释放钩(1),其特征在于,释放钩(1)的钩头内挂有吊钩(3),吊钩(3)包括位于释放钩(1)的钩头内的挂轴(13),挂轴(13)的两端均铰接有挂钩(14),挂钩(14)与第三卸扣(7)之间连接有挂绳(16);二级主拉绳(5)上远离第一卸扣(4)的一端穿过对应的一个第二卸扣(6)后套设在挂钩(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挂轴(13)位于释放钩(1)的钩头内时,挂绳(16)处于放松状态,挂轴(13)两端铰接的挂钩(14)处于闭合状态;当挂轴(13)从释放钩(1)的钩头中滑出时,挂绳(16)处于张紧状态,挂轴(13)两端铰接的挂钩(14)处于分离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主拉绳(5)的长度均大于一级主拉绳(2)长度的二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观测设备用无绳布放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琦刘作绩吕明东王小波李洋牛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米飞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