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89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低位缓冲池、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低位缓冲池设在感潮河段和外江之间,低位缓冲池的池底高程低于感潮河段的池底高程,使得感潮河段中水流能够受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低位缓冲池中,低位缓冲池最大宽度大于感潮河段宽度,且低位缓冲池具有一定的容量,使得低位缓冲池能滞蓄部分水量,实现缓冲功能,感潮河段活动坝设置在低位缓冲池和感潮河段之间,外江活动坝设在低位缓冲池和外江之间,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均为升降坝,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仅需在特定时间点调节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就能调控感潮河道与外江之间的相互作用。潮河道与外江之间的相互作用。潮河道与外江之间的相互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沿海地区感潮河段多处于冲积平原,自身流速缓慢,且受海水顶托,流动性差,易造成污水滞留,大量有机物沉积于河底厌氧发酵;由于潮汐震荡入河,使河道沉积底泥中的污染物经受频繁和反复的扰动并重新进入水体,进而加剧了河道的黑臭。感潮河段由于受到潮汐影响,水位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较大,部分河段在低潮位时可能水深过浅,甚至出现大面积河床裸露的情况,严重影响水生植物的存活。由于感潮河段水体交换频繁,涨落潮期间水流流速大,水流冲刷性强,对水生植物系统的恢复形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此外,大部分河口均设置有闸控系统,但由于不合理启闭,进一步加重了感潮河段的黑臭问题。
[0003]在当前的感潮黑臭河段的综合治理方案中,多采取截污等外源控制措施、底泥疏浚等内源控制措施,并结合闸门、泵站,利用潮汐作用的水力过程,实现维持感潮河段的水位、增加水流流速、变往复流为单向流等目的。现有的技术手段通常功能较为单一,需要闸泵长时间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位缓冲池、感潮河段活动坝和外江活动坝,所述低位缓冲池设在感潮河段和外江之间,所述感潮河段水流经过所述低位缓冲池进入所述外江,所述低位缓冲池的池底高程低于所述感潮河段的池底高程,使得所述感潮河段中水流能够受重力作用向下汇集到低位缓冲池中,所述低位缓冲池最大宽度大于所述感潮河段宽度,且所述低位缓冲池具有一定的容量,使得所述低位缓冲池能滞蓄水量,实现缓冲功能,所述感潮河段活动坝设置在所述低位缓冲池和所述感潮河段之间,所述外江活动坝设在所述低位缓冲池和所述外江之间,所述感潮河段活动坝和所述外江活动坝均为升降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潮河段活动坝包括感潮河段坝体和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低位缓冲池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感潮河段坝体上,通过所述第一推动杆驱动所述感潮河段坝体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江活动坝包括外江坝体和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二推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低位缓冲池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外江坝体上,通过所述第二推动杆驱动所述外江坝体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为液压杆,所述第二推动杆为液压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潮河道处于冲积平原,河道比降小、水流缓慢。6.一种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的工作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感潮河段活动坝下降至全开状态,所述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通过升降外江活动坝使感潮河段保持单向流状态;步骤2、将外江活动坝的高度从坝顶标高H1下降至全开状态,感潮河段活动坝完全升起,所述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对感潮河段进行冲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位缓冲池调节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101、感潮河段活动坝保持全开状态,在外江水位上升至高潮位,开始退潮后,当外江水位下降至外江水位与低位缓冲池水位平齐时,外江活动坝的高度下降至坝顶标高H1,随着外江继续退潮,水位逐渐降低,低位缓冲池、感潮河段水流受潮汐作用影响,水流从感潮河段经低位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靖林惠凤张海峰李密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