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交替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转轴、箱体、控制单元、模块Ⅰ、模块Ⅱ、磁性液体和极齿;其中模块Ⅰ和模块Ⅱ构造相同,均由外壳Ⅰ、左极靴、电磁铁、控制线、右极靴和卡簧组成,且该密封结构中应至少存在两个模块;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铁的充磁方向,使两个模块中的磁性液体交替填充于密封间隙承担密封作用,不承担密封作用时磁性液体汇集于两极靴之间获得散热冷却的时间,避免了磁性液体被持续剪切,提高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耐压能力。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耐压能力。装置的使用寿命和耐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替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密封
,适用于对温升敏感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即使磁性液体密封装置中的两密封表面没有直接接触,但是填充在密封间隙中的磁性液体由于被不断剪切,其温度也会升高。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中的磁性液体始终填充在密封间隙中,伴随轴转动而被不断剪切,温度不断升高且没有散热和冷却的时间,影响磁性液体密封的使用寿命和耐压能力,因此提出一种能为磁性液体提供散热时间的交替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让磁性液体脱离密封间隙而获得冷却和散热时间的密封装置,借此提高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的耐压能力和使用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交替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转轴(1)、箱体(2)、控制单元(3)、模块Ⅰ(4)、模块Ⅱ(5)、磁性液体(6)、极齿(7);
[0006]其中模块Ⅰ(4)由外壳Ⅰ(41)、左极靴Ⅰ(42)、电磁铁Ⅰ(43)、控制线Ⅰ(44)、右极靴Ⅰ(45)和卡簧Ⅰ(46)组成;模块Ⅱ(5)由左极靴Ⅱ(51)、控制线Ⅱ(52)、电磁铁Ⅱ(53)、右极靴Ⅱ(54)、外壳Ⅱ(55)和卡簧Ⅱ(56)组成;
[0007]构成该装置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所述左极靴Ⅰ(42)、右极靴Ⅰ(45)、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外环面凹槽内均安装有密封圈;左极靴Ⅰ(42)、右极靴Ⅰ(45)、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内圆面加工有极齿(7);
[0008]模块Ⅰ(4)组装过程为:将左极靴Ⅰ(42)和电磁铁Ⅰ(43)安装到外壳Ⅰ(41)中,将控制线Ⅰ(44)通过外壳Ⅰ(41)上的通孔连接于电磁铁Ⅰ(43),再将右极靴Ⅰ(45)和卡簧Ⅰ(46)安装到外壳Ⅰ(41)中,控制线Ⅰ(44)穿过的外壳Ⅰ(41)上的通孔由密封胶封堵;
[0009]模块Ⅱ(5)组装过程为:将左极靴Ⅱ(51)和电磁铁Ⅱ(53)安装到外壳Ⅱ(55)中,将控制线Ⅱ(52)通过外壳Ⅱ(55)上的通孔连接于电磁铁Ⅱ(53),再将右极靴Ⅱ(54)和卡簧Ⅱ(56)安装到外壳Ⅱ(55)中,控制线Ⅱ(52)穿过的外壳Ⅱ(55)上的通孔由密封胶封堵;
[0010]将模块Ⅰ(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到箱体(2)上,将控制线Ⅰ(44)连接于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提供电流使电磁铁Ⅰ(43)沿径向充磁;向左极靴Ⅰ(42)和右极靴Ⅰ(45)与转轴(1)外圆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注入磁性液体(6),此处磁性液体(6)聚集在左极靴Ⅰ(42)和右极靴Ⅰ(45)之间;
[0011]将模块Ⅱ(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到模块Ⅰ(4)上,将控制线Ⅱ(52)连接于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提供电流使电磁铁Ⅱ(53)沿轴向充磁;向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与转轴(1)外圆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注入磁性液体(6),此处磁性液体(6)聚集在左极靴Ⅰ(42)和右极靴Ⅰ(45)上的极齿(7)与转轴(1)外圆面之间的密封间隙;
[0012]为了保证密封间隙下的磁性液体有冷却和散热的时间,该密封装置应至少同时存在模块Ⅰ(4)和模块Ⅱ(5),即至少存在两个模块。
[0013]与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模块Ⅰ(4)和模块Ⅱ(5)的构造相同,模块化的结构便于更换或增减以适用不同的密封场合;2、控制单元(3)可以控制电磁铁Ⅰ(43)和电磁铁Ⅱ(53)的充磁方向交替改变,其中承担密封作用的模块中的电磁铁是轴向充磁的,随着转轴(1)的持续转动,此模块中的磁性液体(6)被不断剪切导致温度逐渐上升,此时另一模块中的电磁铁充磁方向由径向变为轴向,开始承担密封作用,当此模块中的密封间隙被充满足够的磁性液体(6)时,原本承担密封作用的模块中的电磁铁充磁方向由轴向变为径向,此处的磁性液体离开密封间隙,汇集于两极靴之间,温度开始降低,此过程在转轴(1)转动过程中不断循环,避免了磁性液体被持续剪切,使每个模块中的磁性液体(6)均有散热的时间,并保证至少有一个模块中的电磁铁是轴向充磁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转轴(1)、箱体(2)、控制单元(3)、模块Ⅰ(4)、模块Ⅱ(5)、磁性液体(6)、极齿(7);
[0016]模块Ⅰ(4)中:外壳Ⅰ(41)、左极靴Ⅰ(42)、电磁铁Ⅰ(43)、控制线Ⅰ(44)、右极靴Ⅰ(45)、卡簧Ⅰ(46);
[0017]模块Ⅱ(5)中:左极靴Ⅱ(51)、控制线Ⅱ(52)、电磁铁Ⅱ(53)、右极靴Ⅱ(54)、外壳Ⅱ(55)、卡簧Ⅱ(5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附图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19]如图1所示,构成该装置包括:转轴(1)、箱体(2)、控制单元(3)、模块Ⅰ(4)、模块Ⅱ(5)、磁性液体(6)、极齿(7);
[0020]其中模块Ⅰ(4)由外壳Ⅰ(41)、左极靴Ⅰ(42)、电磁铁Ⅰ(43)、控制线Ⅰ(44)、右极靴Ⅰ(45)和卡簧Ⅰ(46)组成;模块Ⅱ(5)由左极靴Ⅱ(51)、控制线Ⅱ(52)、电磁铁Ⅱ(53)、右极靴Ⅱ(54)、外壳Ⅱ(55)和卡簧Ⅱ(56)组成;
[0021]构成该装置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所述左极靴Ⅰ(42)、右极靴Ⅰ(45)、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外环面凹槽内均安装有密封圈;左极靴Ⅰ(42)、右极靴Ⅰ(45)、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内圆面加工有极齿(7);
[0022]模块Ⅰ(4)组装过程为:将左极靴Ⅰ(42)和电磁铁Ⅰ(43)安装到外壳Ⅰ(41)中,将控制线Ⅰ(44)通过外壳Ⅰ(41)上的通孔连接于电磁铁Ⅰ(43),再将右极靴Ⅰ(45)和卡簧Ⅰ(46)安装到外壳Ⅰ(41)中,控制线Ⅰ(44)穿过的外壳Ⅰ(41)上的通孔由密封胶封堵;
[0023]模块Ⅱ(5)组装过程为:将左极靴Ⅱ(51)和电磁铁Ⅱ(53)安装到外壳Ⅱ(55)中,将控制线Ⅱ(52)通过外壳Ⅱ(55)上的通孔连接于电磁铁Ⅱ(53),再将右极靴Ⅱ(54)和卡簧Ⅱ(56)安装到外壳Ⅱ(55)中,控制线Ⅱ(52)穿过的外壳Ⅱ(55)上的通孔由密封胶封堵;
[0024]将模块Ⅰ(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到箱体(2)上,将控制线Ⅰ(44)连接于控制单元(3),
控制单元(3)提供电流使电磁铁Ⅰ(43)沿径向充磁;向左极靴Ⅰ(42)和右极靴Ⅰ(45)与转轴(1)外圆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注入磁性液体(6),此处磁性液体(6)聚集在左极靴Ⅰ(42)和右极靴Ⅰ(45)之间;
[0025]将模块Ⅱ(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到模块Ⅰ(4)上,将控制线Ⅱ(52)连接于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提供电流使电磁铁Ⅱ(53)沿轴向充磁;向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与转轴(1)外圆面之间的密封间隙注入磁性液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替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转轴(1)、箱体(2)、控制单元(3)、模块Ⅰ(4)、模块Ⅱ(5)、磁性液体(6)、极齿(7);其中模块Ⅰ(4)由外壳Ⅰ(41)、左极靴Ⅰ(42)、电磁铁Ⅰ(43)、控制线Ⅰ(44)、右极靴Ⅰ(45)和卡簧Ⅰ(46)组成;模块Ⅱ(5)由左极靴Ⅱ(51)、控制线Ⅱ(52)、电磁铁Ⅱ(53)、右极靴Ⅱ(54)、外壳Ⅱ(55)和卡簧Ⅱ(56)组成;构成该装置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所述左极靴Ⅰ(42)、右极靴Ⅰ(45)、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外环面凹槽内均安装有密封圈;左极靴Ⅰ(42)、右极靴Ⅰ(45)、左极靴Ⅱ(51)和右极靴Ⅱ(54)内圆面加工有极齿(7);模块Ⅰ(4)组装过程为:将左极靴Ⅰ(42)和电磁铁Ⅰ(43)安装到外壳Ⅰ(41)中,将控制线Ⅰ(44)通过外壳Ⅰ(41)上的通孔连接于电磁铁Ⅰ(43),再将右极靴Ⅰ(45)和卡簧Ⅰ(46)安装到外壳Ⅰ(41)中,控制线Ⅰ(44)穿过的外壳Ⅰ(41)上的通孔由密封胶封堵;模块Ⅱ(5)组装过程为:将左极靴Ⅱ(51)和电磁铁Ⅱ(53)安装到外壳Ⅱ(55)中,将控制线Ⅱ(52)通过外壳Ⅱ(55)上的通孔连接于电磁铁Ⅱ(53),再将右极靴Ⅱ(54)和卡簧Ⅱ(56)安装到外壳Ⅱ(55)中,控制线Ⅱ(52)穿过的外壳Ⅱ(55)上的通孔由密封胶封堵;将模块Ⅰ(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到箱体(2)上,将控制线Ⅰ(44)连接于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提供电流使电磁铁Ⅰ(43)沿径向充磁;向左极靴Ⅰ(42)和右极靴Ⅰ(45)与转轴(1)外圆面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斌,李德才,何新智,刘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