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及其控制油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66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压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及其控制油路,包括盖板、阀体、阀套、阀芯和压盘;压盘包括盘体和筒体,阀芯的一侧滑动连接在筒体内;阀芯的另一侧与阀套内部相抵,阀芯与盖板之间设有弹性件;阀芯上设有与阀套滑动连接的凸肩,凸肩将阀套内的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阀套上设有连接孔;筒体上设有第一通道,盖板上设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压盘、阀套、阀芯、凸肩和压盘将上腔体分别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通道与第一腔体连接,第三通道与第二腔体连接;第一腔体的作用面积、第二腔体的作用面积、阀套远离压盘一侧的作用面积和下腔体的作用面积相等,能够为冗余控制和支撑压力的建立提供必要保证。保证。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及其控制油路


[0001]本技术属于压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及其控制油路。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很多压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压机下腔油路的可靠性有很大关系,油缸的下腔是设备安全的“敏感腔”,但长期以来下腔油路的设计确实是一个难点,现在更多的是使用常规的阀进行组合,以实现特定的要求,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使油路变得复杂,使得可靠性变差,同时还出现一些功能性的缺失。现有的下腔油路设计有如下缺点:
[0003]1.无法可靠的建立平衡压力。现在的设计将油液和支撑阀隔断,当滑块长期悬停后,由于支撑阀的泄漏会使得支撑压力逐渐消失,当再次启动手动下行动作时,滑块会短时快速下行,滑块的这种短期“失速”会给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0004]2.无法对“爆管”进行自动感知。在运行时,所有阀均处于加电状态,当管道破裂时,无法自动截止,如果依靠程序判断并进行控制的话,时间上会来不及,同时可能会引起误判。
[0005]3.使用常规的阀进行组合,不可避免的使油路变得复杂,可靠性变差,同时降低了系统的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2)、阀体(1)以及设于阀体(1)内的阀套(3)、阀芯(9)和压盘,所述阀体(1)固定在所述盖板(2)上;所述压盘包括盘体(4)和筒体(5),所述盘体(4)与所述盖板(2)相抵,所述盘体(4)的外径与阀体(1)的内径相等;所述筒体(5)的外径小于盘体(4)的外径;所述盘体(4)、筒体(5)和阀体(1)之间形成安装所述阀套(3)的空间;所述阀体(1)的内径与阀套(3)的外径相等,所述阀套(3)的内径与筒体(5)的外径相等;所述阀套(3)远离压盘一侧的外径与所述阀体(1)的第一端口(12)的内径相等;所述阀芯(9)的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筒体(5)内;所述阀芯(9)的另一侧能够与所述阀套(3)远离压盘的一侧的内部相抵并对此侧进行封堵,所述阀芯(9)与所述盖板(2)之间设有用于复位的弹性件(11);所述阀芯(9)中部的周向设有凸肩(10),所述凸肩(10)与所述阀套(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凸肩(10)将阀套(3)内的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21),所述上腔体靠近所述压盘;所述阀套(3)上设有将下腔体(21)与所述阀体(1)侧壁的第二端口(13)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筒体(5)上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第一通道(14),所述盖板(2)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通道(14)和筒体(5)的内孔对应的第二通道(16)和第三通道(18);所述压盘、阀套(3)、阀芯(9)、凸肩(10)和压盘将上腔体分别第一腔体(22)和第二腔体(23),所述第一通道(14)与第一腔体(22)连接,所述第三通道(18)与第二腔体(23)连接;所述第一腔体(22)的作用面积、第二腔体(23)的作用面积、阀套(3)远离压盘一侧的作用面积和下腔体(21)的作用面积相等;所述第二端口(13)与油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还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第四通道(15),所述盖板(2)上设有与第四通道(15)连通的第五通道(17),所述第五通道(17)和第三通道(1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直筒(6)、第二直筒(7)、圆台筒(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辉刘雪飞江留宝凌家友曾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