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60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耐火骨料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包括,底座承载合件、左侧导轨、右侧导轨、移动承载部、传动齿条、电机驱动部及升降承载部,所述的底座承载合件安装在水平工作地面上,在底座承载合件的上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导轨、右侧导轨,所述的左侧导轨、右侧导轨与底座承载合件固焊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传动齿条及电机驱动部的协同作用下,对移动承载部实现双动力的齿轮啮合驱动,具有很强的驱动力,保证了移动承载部的移动承载力,可稳定的提供啮合传动力,不会发生打滑状态,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耐火骨料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耐火骨料是耐火混凝土的主体,各种耐火材料经过煅烧后的熟料,或各种废砖破碎到一定程度均可作为耐火骨料,骨料的颗粒大小对制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骨料颗粒的大小除有一定的限制外,在数量上也有一定比例要求,耐火骨料相当于普通建筑用混凝土的碎石和砂子,在耐火混凝土的配料中,耐火骨料一般占70%~80%。耐火骨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输送设备对其进行输送作业,由于耐火骨料的结构密度较大,质量较重,常规的输送带机构在输送过程中容易磨损打滑(如申请号为:CN201720175795.9的骨料输送机以及申请号为:CN202110122429.8的 一种用于砂石骨料转运的输送装置),给正常的生产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其整体结构组成较为简便,采用双驱动的齿轮传动机构,有效的保证了耐火骨料的输送稳定性,同时兼具有较高的载荷承受力,极大的满足了企业对耐火骨料的转移输送使用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包括,底座承载合件、左侧导轨、右侧导轨、移动承载部、传动齿条、电机驱动部及升降承载部,所述的底座承载合件安装在水平工作地面上,在底座承载合件的上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导轨、右侧导轨,所述的左侧导轨、右侧导轨与底座承载合件固焊在一起,所述的移动承载部通过其下侧卡合在左侧导轨、右侧导轨上并与左侧导轨、右侧导轨活动接触,在左侧导轨、右侧导轨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在移动承载部上安装有两组电机驱动部,所述的电机驱动部通过齿啮合方式与传动齿条相接触,所述的升降承载部安装在移动承载部上并与移动承载部安装在一起。
[0005]所述的底座承载合件包括,水平承载板、支撑脚板及承载箱架,所述的水平承载板铺设在水平地面上,支撑脚板安装在承载箱架的底部两侧部位并与承载箱架底部固焊为一体,所述的支撑脚板通过紧固螺栓与水平承载板安装在一起。
[0006]所述的移动承载部包括,移动承载座、左侧防倾斜组件及右侧防倾斜组件,所述的左侧防倾斜组件的下侧卡合在左侧导轨上并与左侧导轨活动接触,所述的右侧防倾斜组件的下侧卡合在右侧导轨上并与右侧导轨活动接触,所述的移动承载座安装在左侧防倾斜组件及右侧防倾斜组件二者的顶部部位并通过紧固螺栓与左侧防倾斜组件及右侧防倾斜组件二者安装在一起。
[0007]所述的左侧防倾斜组件及右侧防倾斜组件二者的结构相同,其二者包括,安装托架、上移动轮、上夹持轴、下移动轮及下夹持轴,所述的安装托架的上部通过紧固螺栓安装
在移动承载座的底部部位,在安装托架的下侧安装有上夹持轴及下夹持轴,所述的上移动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夹持轴上,所述的下移动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下夹持轴上。
[0008]所述的安装托架整体为L形支撑架体结构。
[0009]所述的电机驱动部包括,电机本体、电机轴及啮合齿轮,所述的电机本体安装在移动承载座上,在电机本体上安装有电机轴,啮合齿轮安装在电机轴的外工作端部位,所述的啮合齿轮与传动齿条通过齿轮啮合接触传动。
[0010]所述的升降承载部包括,升降油缸、升降杆及升降台,所述的升降油缸安装在移动承载座的底部四角处,在升降油缸上安装有液压升降杆,所述的升降台的底部安装在液压升降杆的顶端部位并与液压升降杆顶端相连。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科学,与现有常规的输送带机构相比较而言具有如下技术特点及优势:
[0012]1、结构组成简洁;本技术与现有常规的输送带机构相比较,极大的降低了零部件的组成数量,在具体使用时可以以最小数量的零部件实现耐火骨料的输送转移作业功能;
[0013]2、双电机驱动,承载能力强;本技术能够在传动齿条及电机驱动部的协同作用下,对移动承载部实现双动力的齿轮啮合驱动,具有很强的驱动力,保证了移动承载部的移动承载力;
[0014]3、传动稳定可靠,不会产生传动失效;本技术中的啮合齿轮与传动齿条通过齿轮啮合接触传动,可稳定的提供啮合传动力,不会发生打滑状态,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的安装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的底座承载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的移动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的左侧防倾斜组件及右侧防倾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的电机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的升降承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为:1

底座承载合件、2

左侧导轨、3

右侧导轨、4

移动承载部、5

传动齿条、6

电机驱动部、7

升降承载部、11

水平承载板、12

支撑脚板、13

承载箱架、31

移动承载座、32

左侧防倾斜组件、33

右侧防倾斜组件、321

安装托架、322

上移动轮、323

上夹持轴、324

下移动轮、325

下夹持轴、61

电机本体、62

电机轴、63

啮合齿轮、71

升降油缸、72

升降杆、73

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本申请文件中用于表示方
位的用语“左”和“右
”ꢀ
均以附图中所示的具体结构为基准,并不构成对结构的限制。
[0023]具体实施例1: 如本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主要包括,底座承载合件1、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移动承载部4、传动齿条5、电机驱动部6及升降承载部7,其中,底座承载合件1用于对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二者进行安装支撑作用,底座承载合件1的底部安装在水平工作地面上,在底座承载合件1的上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左侧导轨2、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承载合件(1)、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移动承载部(4)、传动齿条(5)、电机驱动部(6)及升降承载部(7),在底座承载合件(1)的上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与底座承载合件(1)固焊在一起,移动承载部(4)通过其下侧卡合在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上,在左侧导轨(2)、右侧导轨(3)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5),在移动承载部(4)上安装有两组电机驱动部(6),所述的电机驱动部(6)通过齿啮合方式与传动齿条(5)相接触,升降承载部(7)安装在移动承载部(4)上并与移动承载部(4)安装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承载合件(1)包括,水平承载板(11)、支撑脚板(12)及承载箱架(13),所述的水平承载板(11)铺设在水平地面上,支撑脚板(12)安装在承载箱架(13)的底部两侧部位并与承载箱架(13)底部固焊为一体,所述的支撑脚板(12)通过紧固螺栓与水平承载板(11)安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骨料输送用双驱高载荷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承载部(4)包括,移动承载座(31)、左侧防倾斜组件(32)及右侧防倾斜组件(33),左侧防倾斜组件(32)的下侧卡合在左侧导轨(2)上并与左侧导轨(2)活动接触,右侧防倾斜组件(33)的下侧卡合在右侧导轨(3)上并与右侧导轨(3)活动接触,移动承载座(31)通过紧固螺栓与左侧防倾斜组件(32)及右侧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红臧腾飞潘行功王晓东邱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民兴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