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天锡专利>正文

节能型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40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型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叶轮中所有叶片均沿顺时针弯曲,气缸上所有导流管中的燃气喷射方向均和叶片约成九十度角,其作用是热功转化效率高。气缸上的第一喷气孔对应气缸另一端的第二喷气孔和第三喷气孔,分别安装在它们通过主轴连线的一个平面上并且喷射方向相反,作用力互为抵消,减少了震动。叶轮中每块隔板外开有一道档环槽并设有档环,档环两端接头设为一个凸形接头对应一个凹槽形接头组成,减少了叶轮和气缸的摩擦力。气缸上设有发电机和飞轮啮合,解决了发动机供电问题。气缸上端安装了转向助力泵和高压燃油泵,解决了该发动机方向盘转向助力和高压燃油的需求问题。气缸外设有储油阀润滑系统,确保发动机工作时不漏油。动机工作时不漏油。动机工作时不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喷气做功式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新型节能发动机的叶轮气缸组合,申请号:202111415170.2,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的辅助设备,申请号:202111415046.6,该两项专利技术专利中比较完整的描述了该发动机的结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多级空气压缩机、叶轮气缸组合、燃烧室,空燃开关等。但是经本人近一年左右的进一步研究,并且结合三维图的实践设计中也发现了不少的技术缺陷,比如:叶轮转向问题,发动机的力学平衡问题,辅助设备的合理组装问题,润滑油路过于复杂和润滑油的泄漏问题等等,因此该发动机要能正常工作,必须进一步创新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时能像内燃机一样顺时针运转,震动小,润滑系统更简单,不会发生漏油问题,各种传动辅助设备较全面,并且安装合理的更加节能的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中,气缸前端左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一位置设有第一喷气孔,并且在第一喷气孔对应叶轮的切线方向上设有燃烧室。气缸前端左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一位置设有第一排气孔。气缸后端中部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二位置设有第二喷气孔。气缸后端中部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二位置设有第二排气孔。气缸后端左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三位置设有第三喷气孔。气缸后端左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三位置设有第三排气孔。气缸后端右方设有中继齿轮,并且其上下两端分别和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以及叶轮主轴端齿轮啮合。叶轮主轴端齿轮下方设有与其互为啮合的刮油齿轮。中继齿轮、叶轮主轴端齿轮、刮油齿轮统一安装在机油箱内。气缸前端设有空燃开关。气缸前端右上方设有发电机,并且发电机齿轮由叶轮主轴端的飞轮驱动。气缸前端左上方设有高压燃油泵,并且高压燃油泵齿轮与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啮合。气缸后端右上方设有转向助力泵,并且转向助力泵齿轮与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啮合。气缸后端左上方设有启动器,并且启动器小齿轮与叶轮主轴端的飞轮活接。叶轮的三道气道中所有叶片均以顺时针方向弯曲。叶轮中每块隔板外沿均开有一道档环槽,并且对应的安装有一个档环。叶轮中每道档环槽中档环两端的接头,分别由一个凸形接头对应一个凹形槽接头组成。叶轮主轴的中段设有圆台形六角齿轮,并且和叶轮中部的圆台形内六角齿槽套装固定。叶轮中部圆台形内六角齿槽周围设有多个通气孔。气缸外设有润滑油的储油阀,并且其外端设有进油管和排油管。储油阀中设有储油腔,分别和进油管和排油管连通。储油腔中分别设有多个进油孔和排油孔,并且和滚子腔连通。滚子腔和储油腔的一端均设有密封螺丝,并且在滚子腔中设有滚子。滚子内端设有一条油槽连通中部的叶轮。
[0005]节能型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中,气缸前端左下方的第一喷气孔和气缸后端中上方的第二喷气孔对应叶轮主轴的连线在一个平面上。气缸后端中上方的第二喷气孔和气缸后
端左上方的第三喷气孔均设置在和叶轮主轴平行的一条直线上。气缸上每根导流管对应各喷气孔中的叶轮切线方向设置。
[0006]气缸前端左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一位置设有第一喷气孔,并且在第一喷气孔对应叶轮的切线方向上设有燃烧室,其一是便于安装空燃开关,其二是更适合于燃烧室向叶轮中叶片顺时针喷射燃气,其三是为了让燃气喷射方向和叶片形成90度角对叶轮喷射,达到作用力正中提高热功转化效率的效果。气缸前端左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一位置设有第一排气孔。气缸后端中部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二位置设有第二喷气孔。气缸后端中部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二位置设有第二排气孔。气缸后端左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三位置设有第三喷气孔。气缸后端左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三位置设有第三排气孔。该段文字描述了气缸外三个喷气孔和三个排气孔对应于叶轮中各气道的位置,并用两根弧形导流管将三道气道接通,其优点是:让燃烧室喷出的燃气沿顺时针方向在气缸内的各气道中做螺旋式运动,不断的推动各气道中的叶片做功,让燃气的热能逐步转化为动能,从而达到了燃气势能更加充分转化,热效率更高的目的。气缸后端右方设有中继齿轮,并且其上下两端分别和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以及叶轮主轴端齿轮啮合,该设计方案解决了上下两齿轮的啮合过程,对该发动机的紧密布置方案有促进作用。叶轮主轴端齿轮下方设有与其互为啮合的刮油齿轮,中继齿轮、叶轮主轴端齿轮、刮油齿轮统一安装在一个润滑油箱内,其优点是:当润滑油箱底部灌有少量润滑油时,在发动机正常运转的状态下,浸泡在润滑油中的刮油齿轮在高速运转的离心力作用下,能将润滑油传递给其它互为啮合的齿轮,达到了相互润滑而减少摩擦阻力的效果。气缸前端设有空燃开关,其优点是:该空燃开关离燃烧室较近,便于安装它们互相连接的多组高压空气管和高压燃油管。气缸前端的右上方设有发电机,并且发电机齿轮由叶轮主轴端的飞轮驱动,其优点是:飞轮转速每分钟3000转左右,发电机齿轮的齿数是飞轮齿数的三分之一,因此发电机正常转速为9000转左右,这个转速符合发电机的工作转速。气缸前端左上方设有高压燃油泵,并且高压燃油泵齿轮与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啮合,该设计方案解决了发动机做功过程中所需燃油的压缩问题,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气缸后端右上方设有转向助力泵,并且转向助力泵齿轮与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啮合,其优点是:解决了驾驶员操作方向盘的转向助力问题。气缸后端左上方设有启动器,并且启动器小齿轮与叶轮主轴端的飞轮活接,其优点是:为该发动机的启动提供了动力源。叶轮的三道气道中所有叶片均以顺时针方向弯曲,其一是为了确保燃气在气缸外每个喷气孔对各气道中喷射燃气时,燃气喷射方向和叶片均能形成接近90度的喷射角,从而达到了受力正中、热功转化效率高的目的,其二是为了让叶轮转向和内燃机转向相同。叶轮中每块隔板外沿均开有一道档环槽,并且对应的安装有一个档环。因为在气缸外设置了和叶轮油路相通的供给润滑油的储油阀,在叶轮和气缸接触面进行润滑的过程,省略了叶轮中部的许多复杂的润滑油路和每块隔板外沿的润滑油槽,所以简化了制造难度,而且还不容易在每个档环接头处发生漏油现象。叶轮中每道档环槽中档环两端的接头,分别由一个凸形接头对应一个凹槽形接头组成,其优点是:每个档环在叶轮的档环槽中,其宽度太大则摩擦阻力过大,其宽度太小则又不能产生密封效果,实践证明档环宽度为5~6mm较合适,档环两端采用一个凸形接头对应一个凹形槽接头,则其凸头和凹槽约设计成2mm比较合适。叶轮主轴的中段设有圆台形六角齿轮,并且和叶轮中部的圆台形内六角齿槽套装固定,其优点是:该方式安装稳定,叶轮高速运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使用寿命长。叶轮中部圆台形内
六角齿槽周围设有多个通气孔。其优点是:利用外界流动的空气在叶轮中主轴周围的多个通气孔经过,将对主轴降温,确保主轴两端轴承运转不受高温影响。气缸外设有润滑油的储油阀,储油阀中设有储油腔,分别和进油管和排油管连通,其优点是:为气缸和叶轮接触面的润滑提供了润滑油往复循环的条件。储油腔中分别设有多个进油孔和排油孔并且和滚子腔连通,其优点是:打通了储油腔和滚子腔之间的油路,为滚子的运转提供了润滑油。滚子腔和储油腔的一端均设有密封螺丝,并且在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型叶轮气缸组合发动机,包括叶轮、气缸、燃烧室、空燃开关、多级空气压缩机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气缸前端左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一位置设有第一喷气孔,并且在第一喷气孔对应叶轮的切线方向上设有燃烧室;气缸前端左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一位置设有第一排气孔;气缸后端中部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二位置设有第二喷气孔;气缸后端中部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二位置设有第二排气孔;气缸后端左上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三位置设有第三喷气孔;气缸后端左下方对应叶轮中气道三位置设有第三排气孔;气缸后端右方设有中继齿轮,并且其上下两端分别和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以及叶轮主轴端齿轮啮合;叶轮主轴端齿轮下方设有与其互为啮合的刮油齿轮;中继齿轮、叶轮主轴端齿轮、刮油齿轮统一安装在机油箱内;气缸前端设有空燃开关;气缸前端的右上方设有发电机,并且发电机齿轮由叶轮主轴端的飞轮驱动;气缸前端左上方设有高压燃油泵,并且高压燃油泵齿轮与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啮合;气缸后端右上方设有转向助力泵,并且转向助力泵齿轮与多级空气压缩机曲轴端齿轮啮合;气缸后端左上方设有启动器,并且启动器小齿轮与叶轮主轴端的飞轮活接;叶轮的三道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锡
申请(专利权)人:刘天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