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装修
,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装饰墙板和吊顶搭配的方式来进行室内墙面和屋顶装修是其中的一种装修方式。在此基础上,还会用到窗帘盒,以进一步提高室内装修的美观性。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窗帘盒与装饰墙板或吊顶之间的组装结构复杂,连接构件多,或者结合处常常存在缝隙,不美观。不仅施工周期长,费时费力,装修一致性差;而且由于木工板、多层板等易受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存在易变形、开裂或霉变等现象,直接影响装修品质和寿命,使装修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吊顶,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吊顶系统,用于与装饰墙板配合连接,包括顶板、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第三组件和第一吊杆,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组件相互连接以形成“门”字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系统,用于与装饰墙板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第三组件和第一吊杆,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组件相互连接以形成“门”字形的窗帘盒;其中,所述顶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上;所述第三组件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与所述装饰墙板相匹配,位于窗口上方的所述装饰墙板插入所述第三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吊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屋顶、所述第二组件的上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几字形折弯板、第一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搭板和第一下搭板,所述第一上搭板和所述第一下搭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几字形折弯板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第一容纳槽,并连接在所述第一下搭板的外端;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搭板和第二下搭板,所述第二上搭板和所述第二下搭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立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组件包括第三几字形折弯板、第三上搭板、第三立板和窗口承载件,所述第三上搭板与所述第三立板垂直并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板上端,所述第三几字形折弯板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所述第三容纳槽,并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板的下端;其中,所述顶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上搭板上,所述第一上搭板的外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下搭板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并搭接在所述第一几字形折弯板上;所述窗口承载件固定在第一墙面上,所述第二上搭板、所述第三上搭板依次叠置搭接在所述窗口承载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板间隔且平行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下搭板呈L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件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三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三立板的朝向所述窗口的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顶加强板,所述顶加强板与所述第二上搭板大小相同并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二上搭板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组件的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吊装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吊装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立板的上方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吊杆的下端与所述吊装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上搭板的外端搭接所述第二加强板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几字形折弯板包括第一竖
板、第二竖板、第一上横板和第一下横板,所述第一上横板、所述第一下横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下端,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竖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一侧,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一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第一下横板的下方;其中,当所述第二下搭板伸入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立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外表面平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杰,梅能敏,孙春祥,邵俊义,赵静,贾路,
申请(专利权)人: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