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G时代高速的信息处理和大功率与大面积LED等的应用,将在电子器件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寿命。解决器件散热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芯片和散热器之间填充一层具有高导热系数和良好可压缩性的热界面材料以降低接触热阻。在高分子中添加具有高导热系数的球形颗粒是热界面材料(导热凝胶)最常见的选择,合理的选择填料并调配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的比例在学术和电子封装领域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复合导热凝胶材料体系中,界面热阻是影响体系导热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包括颗粒与基体间以及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界面热阻。一方面来说,对于导热凝胶材料的填充设计,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计算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如此就对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对界面热阻的数值进行精准的测定。另一方面来讲,通过改变填料与基体间的相容性等方法改善导热凝胶体系内部的填料与基体的不良界面作用可以有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得到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构模型,建立复合材料的定量关系结构模型;其中:所述输入参数包括:颗粒、基体的热导率和颗粒
‑
基体界面热阻、颗粒
‑
颗粒界面热阻;所述输出参数包括:导热系数;b.利用启发式遗传优化算法对上述定量关系结构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智能计算,将优化所得的参数回带到所述定量关系结构模型中得到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吻合的计算结果,确定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的微观界面热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设计标准试样并进行制备,并利用相关仪器对其导热系数进行测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针对每一个结构模型,对其宏观导热系数进行以颗粒热导率、颗粒
‑
基体界面热阻、颗粒
‑
颗粒界面热阻为输入参数,在合理区间内进行数据选择的高通量计算并将得到的数据形成数据库,进而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产生的数据集进行模型建立,获得导热系数和输入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步骤S31,将得到的定量关系结构模型转化为优化的目标函数;步骤S32,生成初始种群;步骤S33,将优化后的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值;步骤S34,选择操作;步骤S35,交叉操作;步骤S36,变异操作,及模拟退火的算法得到体系内部微观界面热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体系内部界面热阻确定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济豹,程壮,陆晓欣,孙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