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服装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的
,特别是一种保暖服装。
技术介绍
[0002]服装,是衣服鞋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
[0003]现有的保暖服装大多数均分为面料层、内里层、以及位于面料层和内里层之间形成的填充空间,羽绒填充在填充空间,在填充空间内的羽绒舒展蓬松,从而保证服装的保暖效果。
[0004]通过羽绒的填充虽然能达到服装的保暖效果,但是服装穿着在身上,因受到自身的重力作用,整体容易下压,肩膀对服装有向上支撑的作用力,从而压缩肩膀部位的羽绒,导致其肩部的保暖效果下降。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保暖服装,本案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保暖服装,包括服装本体、以及设置于服装本体上的间隔织物结构,所述间隔织物结构内填充有发泡颗粒。
[000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隔织物结构设置于服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服装本体(1)、以及设置于服装本体(1)上的间隔织物结构(2),所述间隔织物结构(2)内填充有发泡颗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织物结构(2)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肩部、和/或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背部、和/或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腰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织物结构(2)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肩部,且由靠近脖子的一端向靠近手臂的一端的发泡颗粒(3)的填充厚度逐渐增大;和/或,间隔织物结构(2)设置于服装本体(1)的背部、腰部,且由靠近脖子的一端向靠近腿部的一端的发泡颗粒(3)的填充厚度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本体(1)为第一面层(11),或服装本体(1)包括靠近人体皮肤的内里层(12)、远离人体皮肤的面料层(13)、以及设置于内里层(12)与面料层(13)之间的填充层(14);或服装本体(1)包括靠近人体皮肤的内里层(12)、以及固定于内里层(12)远离人体皮肤一侧的面料层(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织物结构(2)包括第二面层(21)、以及呈波浪形态穿绕第二面层(21)和第一面层(11)、或第二面层(21)和内里层(12)、或第二面层(21)和面料层(13)的牵拉单元(22),所述牵拉单元(22)的波峰位于第二面层(21)上方,波谷位于第一面层(11)、或内里层(12)、或面料层(13)的下方,所述第二面层(21)、第一面层(11)、以及牵拉单元(22),或第二面层(21)、内里层(12)、以及牵拉单元(22),或第二面层(21)、面料层(13)、以及牵拉单元(22)之间形成供发泡颗粒(3)填充的颗粒填充空间(23);或所述间隔织物结构(2)包括上表层(24)、下表层(25)、以及呈波浪形态穿绕上表层(24)和下表层(25)的牵拉单元(22),所述牵拉单元(22)的波峰位于上表层(24)的上方,所述牵拉单元(22)的波谷位于下表层(25)的下方,所述上表层(24)、下表层(25)、以及牵拉单元(22)之间形成供发泡颗粒(3)填充的颗粒填充空间(2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单元(22)包括若干条均沿第二面层(21)、上表层(24)或下表层(25)的横向或纵向间隔设置的牵拉线(22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暖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单元(22)的波峰和波谷处均设有将牵拉单元(22)与上表层(24)、下表层(25)、第一面层(11)、第二面层(21)、内里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书涛,蒋加红,程志元,周涛,刘思琪,
申请(专利权)人: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