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和线圈,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包括:对线圈的每个线圈出线、以及线圈的线圈主体中和每个线圈出线连接的一部分进行绕包,获得出线绕包层;对线圈主体进行绕包,获得主体绕包层;其中,主体绕包层包覆出线绕包层中远离线圈出线的一端。上述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简化了绕包工艺,降低了绕包难度,减少了绕包材料的使用量,也避免了出现绕包不完全的情况。也避免了出现绕包不完全的情况。也避免了出现绕包不完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和线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绕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和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压器的线圈采用铜线或Litz线(利兹线)绕制成多匝结构,。
[0003]为实现中高压绝缘,线圈表面常需要进行电场屏蔽,需要绕包屏蔽层。其中,采用半导电纸沿垂直于线圈绕制方向半叠绕包以形成屏蔽层。
[0004]若线圈线材本身的绝缘强度可以满足线圈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则可以直接在绕制完成的线圈外表面绕包半导电纸。若线圈线材本身的绝缘强度不能满足线圈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则需要先绕包绝缘层。其中,采用绝缘纸沿垂直于线圈绕制方向半叠绕包以形成绝缘层。
[0005]由于线圈具有出线,导致绝缘层、屏蔽层等绕包层的绕包难度较大。现有绕包工艺常出现绕包不完全以及滥用绕包材料的情况。
[0006]另外,在出线处的局部区域,半导电纸、绝缘纸等绕包带需要换向绕包,较易导致绕包层的局部凸起,存在绝缘风险。
[0007]另外,线圈的出线也需要屏蔽时,使得绕包工艺更为复杂;现有工艺由现场人员根据理解发挥,难以保证工艺一致性。
[0008]综上所述,如何对线圈进行绕包,以降低绕包难度,避免出现绕包不完全的情况以及减少绕包材料的使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降低绕包难度,避免出现绕包不完全的情况以及减少绕包材料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包括:
[0012]对线圈的每个线圈出线、以及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中和每个所述线圈出线连接的一部分进行绕包,获得出线绕包层;
[0013]对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获得主体绕包层;
[0014]其中,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线圈出线的一端。
[0015]可选地,所述出线绕包层具有转折匝和端部匝;所述端部匝位于所述第一绕包层中最远离所述出线端子的位置;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或者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上且最接近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
[0016]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每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或者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每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以及所述转折匝的部分、或者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至少一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且所述主体绕包
层包覆至少一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以及所述转折匝的部分。
[0017]可选地,所述出线绕包层具有转折匝和端部匝;所述端部匝位于所述第一绕包层中最远离所述出线端子的位置;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或者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上且最接近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
[0018]对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具体包括:
[0019]在主体起始位置开始对所述线圈主体以设定方向绕包;
[0020]起始绕包过程中避开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
[0021]绕包至其他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设定位置后,对包括该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
[0022]绕包至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后,对包括该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绕包至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设定位置,且最后一匝至少覆盖第一匝的部分;
[0023]其中,所述主体起始位置和至少一个所述出线绕包层相对;在所述线圈的轴向上,所述主体起始位置位于和其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一侧;且所述主体起始位置和与其相对的出线绕包层的设定位置在所述线圈的周向上的同一位置;
[0024]所述设定位置位于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和所述转折匝之间、所述设定位置位于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所在位置、或者所述设定位置位于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转折匝所在位置;
[0025]所述设定方向为所述线圈的周向,且自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指向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转折匝。
[0026]可选地,所述主体起始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出线绕包层之间间隔有所述线圈的至少一匝线。
[0027]可选地,所述线圈中除与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线圈出线外,每个所述线圈出线在与所述设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出线。
[0028]可选地,所述主体绕包层和所述出线绕包层形成绕包层,所述绕包层为绝缘层或屏蔽层。
[0029]可选地,所述主体绕包层和所述出线绕包层形成绕包层,所述绕包层至少为一层;
[0030]若所述绕包层至少为两层,绕包完一层所述绕包层后,再绕包另一层所述绕包层,且后绕包的所述绕包层覆盖先绕包的所述绕包层。
[0031]可选地,所述主体绕包层和所述出线绕包层形成绕包层,所述绕包层至少为两层,绕包完一层所述绕包层后,再绕包另一层所述绕包层,且后绕包的所述绕包层覆盖先绕包的所述绕包层;
[0032]绕包同一所述线圈出线的所有所述出线绕包层中,后绕包的所述端部匝较先绕包的所述端部匝靠近所述线圈出线与所述线圈主体的连接处,后绕包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设定位置较先绕包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设定位置靠近所述线圈出线与所述线圈主体的连接处;
[0033]后绕包的、且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较先绕包的所述主体绕包层的主体最后一匝靠近所述线圈出线与所述线圈主体的连接处。
[0034]可选地,至少一层所述绕包层为绝缘层,至少一层所述绕包层为屏蔽层,所述屏蔽
层覆盖所述绝缘层。
[0035]可选地,对线圈的每个线圈出线、以及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中和每个所述线圈出线连接的一部分进行绕包,其中,绕包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线圈出线,绕包的截止位置位于所述线圈主体。
[0036]可选地,所述出线绕包层为屏蔽层,所述出线绕包层和所述线圈出线的出线端子之间具有第一绝缘距离;
[0037]或者,所述出线绕包层为绝缘层,所述出线绕包层包覆所述线圈出线的整个出线端子。
[0038]可选地,所述出线绕包层中每匝的绕包方向和所述主体绕包层中每匝的绕包方向相同。
[0039]可选地,对线圈的每个线圈出线、以及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中和每个所述线圈出线连接的一部分进行绕包,其中,绕包方式为半叠绕包;
[0040]对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其中,绕包方式为半叠绕包。
[0041]基于上述提供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线圈,该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线圈本体的绕包层;其中,所述绕包层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绕制。
[00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中,通过先对线圈出线以及线圈主体中和线圈出线连接的一部分进行绕包再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线圈的每个线圈出线、以及所述线圈的线圈主体中和每个所述线圈出线连接的一部分进行绕包,获得出线绕包层;对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获得主体绕包层;其中,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线圈出线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绕包层具有转折匝和端部匝;所述端部匝位于所述第一绕包层中最远离所述出线端子的位置;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或者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上且最接近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每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或者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每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以及所述转折匝的部分、或者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至少一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且所述主体绕包层包覆至少一个所述出线绕包层中远离所述转折匝的部分以及所述转折匝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绕包层具有转折匝和端部匝;所述端部匝位于所述第一绕包层中最远离所述出线端子的位置;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或者所述转折匝位于所述线圈主体上且最接近所述线圈主体与所述线圈出线的连接处;对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具体包括:在主体起始位置开始对所述线圈主体以设定方向绕包;起始绕包过程中避开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绕包至其他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设定位置后,对包括该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绕包至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后,对包括该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线圈主体进行绕包,绕包至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设定位置,且最后一匝至少覆盖第一匝的部分;其中,所述主体起始位置和至少一个所述出线绕包层相对;在所述线圈的轴向上,所述主体起始位置位于和其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一侧;且所述主体起始位置和与其相对的出线绕包层的设定位置在所述线圈的周向上的同一位置;所述设定位置位于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和所述转折匝之间、所述设定位置位于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所在位置、或者所述设定位置位于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转折匝所在位置;所述设定方向为所述线圈的周向,且自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端部匝指向和所述主体起始位置相对的所述出线绕包层的所述转折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起始位置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出线绕包层之间间隔有所述线圈的至少一匝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绕包层的绕包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