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30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涉及装配式结构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装配式技术要么装配率低,要么空间灵活性差,无法同时兼顾装配率以及空间灵活性的问题。所述装配式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面均开设有框格;与所述框格对应设置的墙板,所述墙板嵌入设置在所述框格内。墙板嵌入设置在所述框格内。墙板嵌入设置在所述框格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木结构装配式技术包括:1.全框架式,结构体系为柱构件、梁构件,而墙体为次一级构件,仅起到填充、围合空间的作用,其柱构件与梁构件柱之间需要采用大尺寸的金属件、三角隅撑等结构连接,以保证框架框格的稳定性,且其装配率低,仅为20

30%左右,因为三角隅撑的存在影响规则墙板的安装,会增加现场的工作量,也会增加材料的耗损;2.全板式,结构体系均由板式构件构成,以大板为墙进行承重,虽然装配率得到提高,但是因其以大板进行承重,存在固定不可移动的墙体,使得空间灵活性、通透性不足;3.箱体模块式,结构体系为三维的木结构空间模块,以箱体盒子为单元进行空间组合,其装配率可达80

90%,但是空间灵活性差,尺寸受制于运输条件、城市密度的限制。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装配式技术要么装配率低,要么空间灵活性差,无法同时兼顾装配率以及空间灵活性的问题。
[0005]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包括:
[0006]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面均开设有框格;
[0007]与所述框格对应设置的墙板,所述墙板嵌入设置在所述框格内。
[0008]可选地,所述墙板半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框格内,所述墙板的外侧边缘突出所述框架的外边缘的部分为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框架形成补位;
[0009]所述装配式结构还包括保温座,所述保温座设置在所述补位上;
[0010]其中,所述保温座的端面与所述凸部的端面齐平,且所述保温座覆盖所述框架。
[0011]可选地,所述保温座包括硅酸盐保温座或陶瓷保温座或硬泡聚氨酯保温座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可选地,所述保温座靠近所述墙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框架与所述凸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3]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L形连接件。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金属连接件。
[0015]可选地,所述框架为胶合木框架。
[0016]可选地,所述框架为钢结构框架。
[0017]可选地,所述墙板为预制板。
[00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9]本申请采用框架与墙板联合工作的复合结构体式,通过所述框架承重竖向载荷、通过所述墙板承受水平载荷,两者共同受力,参与结构计算,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式,并且,本申请无需使用柱构件与梁构件之间的三角隅撑,减少材料的损耗与现场切割,本申请将所述墙板嵌入设置于所述框架的框格内,方便了墙板的安装,提高了装配率;通过设置所述框架,也可保证最大的空间灵活性以及视野的通透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中框架与墙板的爆炸图。
[0021]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中框架与墙板的连接结构图。
[0023]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中保温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0、框架;101、框格;20、墙板;201、凸部;202、补位;30、保温座;4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所述装配式结构包括框架10,所述框架10的每一面均开设有框格101,所述框格101内对应设置有墙板20,且所述墙板20嵌入设置在所述框格101内,本实施例采用框架10与墙板20联合工作的复合结构体式,通过所述框架10承重竖向载荷、通过所述墙板20承受水平载荷,两者共同受力,参与结构计算,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式,并且,本实施例无需使用柱构件与梁构件之间的三角隅撑,减少材料的损耗与现场切割,本实施例将所述墙板20嵌入设置于所述框架10的框格101内,方便了墙板20的安装,提高了装配率;通过设置所述框架10,也可保证最大的空间灵活性以及视野的通透性。
[0027]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将低能耗被动房作为目标,以实现节能减碳的社会经济目标。在此基础上,由于现有的框架10式结构的被动房技术:在柱构件以及梁构件的位置通常都存在冷桥,即热工性能的薄弱点,因为柱构件与梁构件的热工性能通常要大大差于围护墙体、屋面。如果采用外保温技术,为避免冷桥,在柱构件以及梁构件的位置要额外增加保温层厚度,如此会造成外墙厚度的不一致,给建筑形态设计造成困难,也增加外立面材料的耗费。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结构还包括保温座30,所述墙板20半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框格101内,其中,所述墙板20指的是需要装入所述框格101内的墙板20,所述墙板20半嵌入所述框格101内可以理解为,所述墙板20部分位于所述框格101内,所述墙板20部分位于所述框格101外,为了方便阐述所述墙板20位于所述框格101外的部分,将所述墙板20的外侧边缘突出所述框架10的
框格101的外边缘的部分命名为凸部201,所述凸部201与所述框架10形成补位202,所述保温座30设置在所述补位202上,其中,所述保温座30的端面与所述凸部201的端面齐平,且所述保温座30覆盖所述框架10;本实施例通过保温座30覆盖所述框架10,以解决框架10产生的冷桥问题,从而高效率达到低能耗被动房对建筑围护结构体系热工性能的要求;并且,所述保温座30的端面与所述墙板20的凸部201端面齐平,这不仅解决了现有保温层厚度造成外墙厚度不一致以给建筑形态设计造成的困难问题,还减少了外立面材料的耗费;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述保温座30的形状,所述保温座30可以仅为一个形状设置,也可以为多个形状相互配合设置,本实施例的保温座30仅需达到所述保温座30的端面与所述凸部201齐平,且覆盖所述框架10即可。
[0028]请参阅图3,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凸部201的凸出尺寸取决于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对墙板20热工性能的计算要求,例如在严寒地区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下对墙板20的热阻值要求更高,那么预制墙板20凸出于框架10的外边缘尺寸也会越大,通过调节所述墙板20的凸出尺寸来响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凸出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每一面均开设有框格;与所述框格对应设置的墙板,所述墙板嵌入设置在所述框格内;所述墙板半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框格内,所述墙板的外侧边缘突出所述框架的外边缘的部分为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框架形成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结构还包括保温座,所述保温座设置在所述补位上;其中,所述保温座的端面与所述凸部的端面齐平,且所述保温座覆盖所述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低能耗被动房的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座包括硅酸盐保温座或陶瓷保温座或硬泡聚氨酯保温座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珩徐宁唐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