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属于复合纱线技术领域。它包括纱线主体,所述的纱线主体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冰凉层以及设置在冰凉层内的若干股单纱,若干股单纱在冰凉层内排列形成高弹透气结构,所述的冰凉层上还设有防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纱线主体外侧的冰凉层能够提高穿着时的凉感,纱线主体内的若干股单纱排列形成的高弹透气结构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透气性能以及径向的回弹性能,使纱线主体编织形成的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径向的回弹性能,冰凉层上的防滑结构能够增加纱线的防滑性能。加纱线的防滑性能。加纱线的防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
[0001]本技术属于复合纱线
,涉及一种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
技术介绍
[0002]凉感纤维又称吸湿排汗纤维。一方面凉感纤维是以天然生态功能材料如云母片、玉石粉等为原料,纤维内部因为含有释放冷元素的矿石,使衣服成为人体天然的贴身空调,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使人们在炎热夏天增加丝丝般清凉。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的冰凉型复合纱线[申请号:201220237328.1],用合成纤维,手感较硬,易勾丝起球;用天然纤维手感柔软,但没有吸湿排汗和冰凉的功能的问题,本技术的冰凉型复合纱线棉纤维在复合纱线的中部,冰凉丝包缠于棉纤维的外表面;但是这种复合纱线的透气性能一般,且径向的弹性和缓冲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包括纱线主体,所述的纱线主体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冰凉层以及设置在冰凉层内的若干股单纱,若干股单纱在冰凉层内排列形成高弹透气结构,所述的冰凉层上还设有防滑结构。
[0007]本技术中的纱线主体外侧的冰凉层能够提高穿着时的凉感,纱线主体内的若干股单纱排列形成的高弹透气结构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透气性能以及径向的回弹性能,使纱线主体编织形成的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径向的回弹性能,冰凉层上的防滑结构能够增加纱线的防滑性能。
[0008]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高弹透气结构包括一组中心纱组件和至少两个外围纱组件,所述的外围纱组件沿中心纱组件的中心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的外围纱组件外侧和冰凉层内侧抵靠,所述的防滑结构形成于两个相邻的外围纱组件之间。如上述中心纱组件和外围纱组件排列形成的高弹透气结构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透气性能和径向的回弹性能。
[0009]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中心纱组件包括至少三股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单纱,三股单纱平行设置且三股单纱之间形成有一号透气通道。中心纱组件内的若干股单纱之间形成的一号透气通道能够储存大量空气,纱线主体内的空气存在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且能更好的连通纱线两侧的空气,保证纱线主体的透气性。
[0010]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外围纱组件包括至少三股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单纱,三股单纱平行设置且三股单纱之间形成有二号透气通道。外围纱组件内的若干股单纱之间形成的二号透气通道能够储存大量空气,纱线主体内的空气存在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且能更好的连通纱线两侧的空气,保证纱线主体的透气性。
[0011]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冰凉层包括包缠于外围纱组件外
侧的冰凉丝。
[0012]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防滑结构包括向内凹陷的防滑槽,所述的防滑槽形成于两个相邻的外围纱组件之间,所述的防滑槽的数量与外围纱组件的数量一致。纱线主体外表面的若干防滑槽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防滑性能。
[0013]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单纱包括棉纤维内芯,所述的棉纤维内芯外侧包覆有冰凉层。单纱外侧也设置由冰凉丝组合形成的冰凉层能够进一步增加纱线主体带给用户的凉感。
[0014]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内还设有用于增加纱线主体径向回弹性能的缓冲支撑结构。缓冲支撑结构能够对中心纱组件和外围纱组件进行支撑,防止因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的存在导致纱线主体向内凹陷,且能进一步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
[0015]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缓冲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沿轴向间隔均匀设置在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内的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包括球型接头,所述的球型接头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与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外侧的若干单纱一一对应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外端和单纱固连,所述的球型接头和连接杆均由弹性材料制成。球型接头和连接杆能够对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进行支撑,球型接头和连接杆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
[0016]在上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中,所述的弹性材料为橡胶。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技术中的纱线主体外侧的冰凉层能够提高穿着时的凉感,纱线主体内的若干股单纱排列形成的高弹透气结构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透气性能以及径向的回弹性能,使纱线主体编织形成的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径向的回弹性能,冰凉层上的防滑结构能够增加纱线的防滑性能。
[0019]2、中心纱组件内的若干股单纱之间形成的一号透气通道能够储存大量空气,纱线主体内的空气存在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且能更好的连通纱线两侧的空气,保证纱线主体的透气性;外围纱组件内的若干股单纱之间形成的二号透气通道能够储存大量空气,纱线主体内的空气存在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且能更好的连通纱线两侧的空气,保证纱线主体的透气性。
[0020]3、纱线主体外表面的若干防滑槽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防滑性能。
[0021]4、缓冲支撑结构能够对中心纱组件和外围纱组件进行支撑,防止因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的存在导致纱线主体向内凹陷,且能进一步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球型接头和连接杆能够对一号透气通道和二号透气通道进行支撑,球型接头和连接杆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径向回弹性能。
[002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中心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单纱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中,纱线主体1、冰凉层2、单纱3、高弹透气结构4、防滑结构5、中心纱组件6、外围纱组件7、一号透气通道8、二号透气通道9、防滑槽11、棉纤维内芯12、缓冲支撑结构13、支撑件14、球型接头15、连接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包括纱线主体1,所述的纱线主体1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冰凉层2以及设置在冰凉层2内的若干股单纱3,若干股单纱3在冰凉层2内排列形成高弹透气结构4,所述的冰凉层2上还设有防滑结构5。
[0028]本技术中的纱线主体外侧的冰凉层能够提高穿着时的凉感,纱线主体内的若干股单纱排列形成的高弹透气结构能够增加纱线主体的透气性能以及径向的回弹性能,使纱线主体编织形成的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径向的回弹性能,冰凉层上的防滑结构能够增加纱线的防滑性能。
[0029]具体地说,结合图1所示,高弹透气结构4包括一组中心纱组件6和至少两个外围纱组件7,所述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包括纱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主体(1)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冰凉层(2)以及设置在冰凉层(2)内的若干股单纱(3),若干股单纱(3)在冰凉层(2)内排列形成高弹透气结构(4),所述的冰凉层(2)上还设有防滑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弹透气结构(4)包括一组中心纱组件(6)和至少两个外围纱组件(7),所述的外围纱组件(7)沿中心纱组件(6)的中心线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的外围纱组件(7)外侧和冰凉层(2)内侧抵靠,所述的防滑结构(5)形成于两个相邻的外围纱组件(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纱组件(6)包括至少三股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单纱(3),三股单纱(3)平行设置且三股单纱(3)之间形成有一号透气通道(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围纱组件(7)包括至少三股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单纱(3),三股单纱(3)平行设置且三股单纱(3)之间形成有二号透气通道(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缝内衣织物冰凉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冰凉层(2)包括包缠于外围纱组件(7)外侧的冰凉丝。6.根据权利要求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晶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