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捣固焦炉的炉顶区设有上升管孔、导烟孔及除碳孔;所述除碳孔在焦炉烘炉后进行封堵,以减少炉顶散热,改善炉顶操作环境;封堵除碳孔的操作在烘炉结束后进行,以保证烘炉时气流畅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捣固焦炉
,尤其涉及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捣固焦炉是指用捣固法装煤炼焦的侧装焦炉,现代捣固焦炉的炉顶区通常设有上升管孔、导烟孔和除碳孔。其中除碳孔主要用于烧除沉积碳,具体过程是在完成推焦后,打开除碳孔盖,通过抽吸空气进入炭化室内烧除石墨,减少由于石墨堆积造成的推焦阻力增大、荒煤气导出困难等问题。但经过现场反馈,在生产过程中除碳孔很少用到,几乎已经成为摆设;而由于除碳孔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炉顶散热,增加热损失,影响炉顶温度控制,并且不利于炉顶操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将废弃不用的除碳孔进行封堵以减少炉顶散热,改善炉顶操作环境;封堵除碳孔的操作在烘炉结束后进行,以保证烘炉时气流畅通。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捣固焦炉的炉顶区设有上升管孔、导烟孔及除碳孔;所述除碳孔在焦炉烘炉后进行封堵。
[0006]所述炉顶区分为上部炉顶区及下部炉顶区,上部炉顶区与下部炉顶区之间设有滑动层;所述除碳孔由多层砌体形成,其中滑动层之上的砌体具有向除碳孔内延伸的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以上的除碳孔采用跨顶砖进行封堵,跨顶砖之上为顶部砌体,顶部砌体的顶面与炉顶区的顶面平齐。
[0007]所述跨顶砖由并排设置的多块矩形粘土砖组成,粘土砖的长度大于除碳孔的宽度,粘土砖的两端担在凸台结构上。
[0008]所述顶部砌体由多层耐火砖层组成,各层耐火砖层采用的耐火砖与炉顶区对应高度的耐火砖相同。
[0009]所述顶部砌体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隔热砖层、粘土砖层及缸砖层。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将废弃不用的除碳孔进行封堵以减少炉顶散热,改善炉顶操作环境;
[0012]2)封堵除碳孔的操作在烘炉结束后进行,以保证烘炉时气流畅通;
[0013]3)封堵结构简单,相比于传动结构砌筑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的示意图(炭化室纵向剖视图)。
[0015]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图2中的A
‑
A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所述跨顶砖的砌筑形式示意图。
[0018]图中:1.上升管孔 2.除碳孔 3.导烟孔 4.凸台结构 5.跨顶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
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捣固焦炉的炉顶区设有上升管孔1、导烟孔3及除碳孔2;所述除碳孔2在焦炉烘炉后进行封堵。
[0021]所述炉顶区分为上部炉顶区及下部炉顶区,上部炉顶区与下部炉顶区之间设有滑动层;所述除碳孔2由多层砌体形成,其中滑动层之上的砌体具有向除碳孔2内延伸的凸台结构4;凸台结构4以上的除碳孔2采用跨顶砖5进行封堵,跨顶砖5之上为顶部砌体,顶部砌体的顶面与炉顶区的顶面平齐。
[0022]所述跨顶砖5由并排设置的多块矩形粘土砖组成,粘土砖的长度大于除碳孔2的宽度,粘土砖的两端担在凸台结构4上。
[0023]所述顶部砌体由多层耐火砖层组成,各层耐火砖层采用的耐火砖与炉顶区对应高度的耐火砖相同。
[0024]所述顶部砌体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隔热砖层、粘土砖层及缸砖层。
[0025]传统捣固焦炉的炉顶区设有上升管孔1、导烟孔3和除碳孔2。除碳孔2的作用是烧除沉积碳,减少由于石墨堆积造成的推焦阻力增大、荒煤气导出困难等问题,但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其它方式进行除碳,因此除碳孔2很少用到。
[0026]本技术所述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除碳孔2在烘炉时保留,以保证气流畅通,提高炉墙耐高温能力,而在烘炉完成后对除碳孔2进行封堵。借助炉顶滑区动层处除碳孔2周围砌体的凸台结构4,采用跨顶砖5进行盖顶;然后采用粘土砖层
‑
隔热砖层
‑
缸砖层等耐火材料砌筑,将滑动层以上直到炉顶区上平面部分的除碳孔2进行封堵,以减少炉顶散热,改善炉顶操作环境。
[0027]以下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捣固焦炉的炉顶区(炭化室上方)在焦侧设有上升管孔1,沿焦侧
‑
机侧方向,依次设有除碳孔2、消烟车轨道、导烟孔3、除碳孔2、消烟车轨道及导烟孔3。即对应每个炭化室分别设有2个除碳孔2。由于除碳孔2在正常焦炉生产过程中已经废弃不用,因此欲将除碳孔2进行封堵。
[0030]烘炉前,上升管孔1、导烟孔3按图示砌筑到顶,除碳孔2砌筑到凸台结构4处。烘炉完成后,凸台结构4以上用粘土砖砌筑跨顶砖5,跨顶砖层以上依次砌筑隔热砖层、粘土砖层及缸砖层,使凸台结构4以上直到炉顶的除碳孔2完全封堵,封堵砌体与周围的炉顶砌体紧密连接。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捣固焦炉的炉顶区设有上升管孔、导烟孔及除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碳孔在焦炉烘炉后进行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捣固焦炉炉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顶区分为上部炉顶区及下部炉顶区,上部炉顶区与下部炉顶区之间设有滑动层;所述除碳孔由多层砌体形成,其中滑动层上方的砌体具有向除碳孔内延伸的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以上的除碳孔采用跨顶砖进行封堵,跨顶砖之上为顶部砌体,顶部砌体的顶面与炉顶区的顶面平齐。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笑非,牛聪,韩龙,肖长志,应英,杨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