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包括:旋流器、导流帽和内旋流桶,旋流器的表面设有进气端管,导流帽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出气端管,导流帽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旋流筒,旋流筒的外侧设有旋流隔条,旋流隔条的外侧与内旋流桶的内侧固定连接,旋流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旋流筒内侧的杀菌导筒,内旋流桶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锥,导流锥与出气端管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旋流式除尘结构,利用旋流器和内旋流桶在内旋流桶内外两侧形成双旋流结构,在空气通入后利用旋流作用使粉尘等颗粒离心并逐渐沿沉降桶和内旋流桶内壁沉降下落,实现两级降尘除尘,提高除尘效果。尘效果。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具体为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
技术介绍
[0002]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它取代了传统的发酵容器,与传统的容器相比,它具有更明显的优点:通入空气,提供良好的发酵环境,能实施搅拌等促进微生物成长的措施;能对温度、压力、空气流量自动控制;能通过各种生物传感器测定发酵罐内的菌体浓度、营养成分、产品浓度,用控制器随时调节发酵过程。所以,发酵罐能实现大规模的连续生产,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料和设备,以获得高产量、高效率。
[0003]采用发酵罐进行种子培养时,罐内需要提供氧气,也就是空气。空气中含有细菌和粉尘,一旦细菌进入,容易导致整罐发酵液报废,通常采用发酵罐旁加装空气过滤机的方式,通过空气过滤机将空气过滤后经连接管通入发酵罐使用,空气过滤机的成本较高,而且需要经常维护,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降低了厂房的使用面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包括:旋流器、导流帽和内旋流桶,所述旋流器的表面设有进气端管,所述导流帽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出气端管,所述导流帽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旋流筒,所述旋流筒的外侧设有旋流隔条,所述旋流隔条的外侧与内旋流桶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旋流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旋流筒内侧的杀菌导筒,所述内旋流桶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锥,所述导流锥与出气端管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杀菌导筒的内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UV
‑
LED灯珠。
[000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流器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沉降桶,所述沉降桶内腔的底面呈凹球面。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旋流桶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底盖,所述导流锥位于底盖的表面。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盖的表面呈圆环状凹面结构,所述导流帽的底面设有位于内旋流桶正上方的圆环状凹面。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流隔条呈螺旋状,所述旋流隔条位于旋流筒与内旋流桶之间且两端与旋流筒的外侧和内旋流桶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端管位于旋流器的切向方向,且进气端管的一端沿旋流器的表面螺旋延伸。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帽与旋流器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导流帽的底端与旋流筒的顶面螺纹连接。
[0012]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旋流式除尘结构,利用旋流器和内旋流桶在内旋流桶内外两侧形成双旋流结构,在空气通入后利用旋流作用使粉尘等颗粒离心并逐渐沿沉降桶和内旋流桶内壁沉降下落,实现两级降尘除尘,提高除尘效果。
[0014]2.本技术中,通过旋流器和内旋流桶内部旋流结构使气流在旋流器和内旋流桶进行螺旋运动从而延长气流在导流锥内部行程,使导流锥内部气流进行有效杀菌,进一步提高该除尘连接管的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流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旋流桶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内旋流桶内部结构透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导筒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00、旋流器;110、进气端管;120、出气端管;130、固定座;140、沉降桶;
[0022]200、导流帽;
[0023]300、内旋流桶;310、旋流筒;320、杀菌导筒;330、导流锥;311、旋流隔条;321、UV
‑
LED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
[0026]结合图1
‑
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包括:旋流器100、导流帽200和内旋流桶300,旋流器100的表面设有进气端管110,导流帽200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出气端管120,导流帽200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旋流筒310,旋流筒310的外侧设有旋流隔条311,旋流隔条311的外侧与内旋流桶300的内侧固定连接,旋流筒3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旋流筒310内侧的杀菌导筒320,内旋流桶300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锥330,导流锥330与出气端管12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杀菌导筒320的内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UV
‑
LED灯珠321。
[0027]在该实施例中,旋流器10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30,固定座130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沉降桶140,沉降桶140内腔的底面呈凹球面。
[0028]具体的,利用旋流器100进行旋流使气流在旋流器100和出气端管120的内侧旋流运动,使大量粉尘在沉降桶140内部离心并沉降运动。
[0029]在该实施例中,内旋流桶300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底盖,导流锥330位于底盖的表面。
[0030]具体的,利用内旋流桶300底面可拆卸底盖进行内旋流桶300内部沉降粉尘的取
出。
[0031]在该实施例中,底盖的表面呈圆环状凹面结构,导流帽200的底面设有位于内旋流桶300正上方的圆环状凹面。
[0032]具体的,利用导流帽200和内旋流桶300之间位于导流帽200底面的圆环状凹面将气流导入内旋流桶300,利用底盖表面的圆环状凹面将气流导入杀菌导筒320内部。
[0033]在该实施例中,旋流隔条311呈螺旋状,旋流隔条311位于旋流筒310与内旋流桶300之间且两端与旋流筒310的外侧和内旋流桶300的内侧固定连接。
[0034]具体的,利用旋流隔条311进行内旋流桶300内部气流的旋流导向,使气流在内旋流桶300内部进行旋流运动。
[0035]在该实施例中,进气端管110位于旋流器100的切向方向,且进气端管110的一端沿旋流器100的表面螺旋延伸。
[0036]具体的,利用进气端管110端部进气,并通过螺旋导向,使气流导旋流器100的内部旋流运动。
[0037]在该实施例中,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100)、导流帽(200)和内旋流桶(300),所述旋流器(100)的表面设有进气端管(110),所述导流帽(200)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出气端管(120),所述导流帽(200)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旋流筒(310),所述旋流筒(310)的外侧设有旋流隔条(311),所述旋流隔条(311)的外侧与内旋流桶(300)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旋流筒(3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旋流筒(310)内侧的杀菌导筒(320),所述内旋流桶(300)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导流锥(330),所述导流锥(330)与出气端管(120)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杀菌导筒(320)的内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UV
‑
LED灯珠(3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用可除尘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100)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30),所述固定座(130)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沉降桶(140),所述沉降桶(140)内腔的底面呈凹球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建伟,殷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宜欣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