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90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表面的针尖部分,针尖部分为含有活性成分以及光引发剂的光固化水凝胶;所述光固化水凝胶的基质为经双键改性的水凝胶基质,包括经双键改性的明胶、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壳聚糖和聚乙二醇中的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针尖为交联的双网络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还可以实现药物缓慢释放的效果,能够使药物在真皮层中缓慢释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胶原的沉积,实现优异的瘢痕治疗的效果,其使用操作简单,微创无痛。微创无痛。微创无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传统的瘢痕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压迫治疗、放射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因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和价格昂贵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注射,且无法实现药物的有效控释。
[0003]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方式,由数百个微米级的微针阵列组成。它能够有效刺穿角质层而不触及皮下神经末梢,将药物释放在真皮层中,由于其具有微创无痛、操作简单以及使用便捷等特点,成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瘢痕处角质层机能失调且真皮增厚,对微针的力学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现有的凝胶微针容易出现难以穿透的情况,药物难以渗透而导致治疗时间增长,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本专利技术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具有交联的双网络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还可以实现药物缓释,能够使药物在真皮层中持续稳定释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胶原的沉积,实现优异的瘢痕治疗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表面的针尖部分,针尖部分为含有活性成分以及光引发剂的光固化水凝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固化水凝胶的基质为经双键改性的水凝胶基质,包括经双键改性的明胶、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壳聚糖和聚乙二醇等中的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双键改性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酰化、甲基丙烯酰化等改性。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光固化水凝胶的基质为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组合。
[0012]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质量比可为5:1

1:5;优选为4:1

2:1。
[0013]所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取代度可为85

95%。
[0014]所述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可为500

6000,优选为500

2000。
[0015]进一步的,所述光固化水凝胶中基质的含量可为10

30wt%。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光引发剂可包括苯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LAP)、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I2959)、4

甲基二苯甲酮(MBP)等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性成分可包括本领域常规用于瘢痕治疗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进一步的,可包括倍他米松、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中的至少一种。
[0018]进一步的,所述针尖部分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为100

500μg/mL;光引发剂的含量可为1

5wt


[0019]进一步的,所述基底的材料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的基质可包括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

β

环糊精、海藻酸钠、聚乳酸、壳聚糖和葡聚糖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凝胶中基质的浓度可为20

40wt%。
[0021]进一步的,针尖的形状可为棱锥形、圆锥形等。
[0022]进一步的,针尖部分的高度可为600

1000μm,底部直径可为200

300μm;相邻针尖的距离可为400

600μm。
[0023]本专利技术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针尖为交联的双网络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还可以实现药物缓慢释放的效果,能够使药物在真皮层中持续稳定释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及胶原的沉积,实现优异的瘢痕治疗的效果,其使用操作简单,微创无痛。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1)配置溶液:把光固化水凝胶的基质、活性成分以及光引发剂加入水中,得到针尖溶液;把基底水凝胶的基质加入水中,得到基底溶液;
[0026](2)把针尖溶液加入模具中,UV处理固化得到针尖部分;
[0027](3)将基底溶液继续加入到模具中,干燥处理;
[0028](4)脱模,得到水凝胶微针贴片。
[0029]步骤(2)中,所述UV处理前,优选先真空静置20

40min,并吸除多余的溶液。
[0030]步骤(2)中,所述UV处理指进行UV光照射使水凝胶交联固化。处理时间可为1

10min。
[0031]步骤(3)中,所述干燥处理前,优选先真空静置20

40min。
[0032]所述的模具可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具。
[0033]本专利技术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可通过模板法制备得到,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可制备得到不同尺寸的微针贴片。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强度高、药物释放可控、生物相容性好以及使用方便的水凝胶微针贴片,克服了传统瘢痕治疗价格昂贵、副作用大和治疗周期长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水凝胶微针贴片微针的机械刺激和负载药物的逐步释放能够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达到瘢痕治疗的效果,可应用于瘢痕治疗中。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制备流程图。
[0037]图2为实施例1水凝胶微针贴片的形貌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水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表面的针尖部分,针尖部分为含有活性成分以及光引发剂的光固化水凝胶;所述光固化水凝胶的基质为经双键改性的水凝胶基质,包括经双键改性的明胶、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壳聚糖和聚乙二醇中的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键改性包括丙烯酰化、甲基丙烯酰化的改性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水凝胶中基质的含量为10

3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引发剂包括苯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4

甲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瘢痕治疗的缓释水凝胶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分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为100

500μg/mL;光引发剂的含量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路胡晓乐李立华周长忍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