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枪液体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84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5
一种充电枪冷却结构,包括:液冷进出管、基座以及插针组件,液冷进出管设于基座的一端,插针组件位于基座另一端,并穿过基座连接液冷进出管的一端,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基体和绝缘帽,绝缘帽设于插针基体的一端,插针基体的孔内设有冷液管,冷液管的一端外壁与盲孔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第一密封面的两侧,冷液管的另一端与盲孔底部具有预定距离,冷液管的外壁与盲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充电枪功率插针内部放置液冷管,让冷却液流经温升关键部位,增大了传热降温面积,提高了液冷对充电端端子和线束端端子连接部的降温效果,从而达到在大电流下,控制整个高压传输路线的温升的作用。高压传输路线的温升的作用。高压传输路线的温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枪液体冷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枪液体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充电设备存在充电功率低、充电慢、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充电枪中的功率端子在充电时需要通过较大的电流,在使用过程中,电流增大,导致温度迅速升高,持续高温易损坏充电装置的电子元件,严重还会引起烧毁等安全事故。
[0003]专利申请号为CN1138442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充电枪中的液冷式枪头,其特点是插接基座中设置有端子安装座,端子安装座中开设有液冷腔,液冷腔的底壁上设置有隆起分隔部,形成两个冷却室,可以大幅度提高充电电缆承载电缆的能力。将电流提高来满足大电流需求要考虑阻性损耗,高压传输线路、冷却系统的匹配等相关问题,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仅在端子安装座上设置冷却室,功率插针和插孔的插合部位无冷却液通过,无法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枪液体冷却结构,在充电枪功率插针内部放置液冷管,让冷却液流经温升关键部位,增大传热降温面积,提高液冷对充电端端子和线束端端子连接部的降温效果,从而达到在大电流下控制整个高压传输路线的温升的作用。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充电枪冷却结构,包括:液冷进出管、基座以及插针组件,液冷进出管设于基座的一端,插针组件位于基座另一端,液冷进出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的一端连通冷却液回流回储液装置的一端,进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出液管,插针组件的一端穿过基座伸入出液管的一端,出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液回流回储液装置的另一端;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基体和绝缘帽,绝缘帽设于插针基体的一端,插针基体另一端向内凹陷设有盲孔,插针基体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盲孔连通,第二进液口连通进液管,出液口连通出液管,盲孔孔内设有冷液管,冷液管的一端外壁与盲孔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第一密封面的两侧,冷液管的另一端与盲孔底部具有预定距离,冷液管的外壁与盲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0006]进一步的,插针基体的一端与出液管的内壁形成有第二密封面和第三密封面,第二密封面和第三密封面间隔设置,第二进液口位于第二密封面和第三密封面之间。
[0007]进一步的,进液管包括主流管和两个分流管,出液管侧壁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与分流管相连。
[0008]进一步的,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两组。
[0009]进一步的,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以及第三密封面均利用密封圈密封。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充电枪功率插针内部放置液冷管,让冷却液流经温升关键部位,通过多个液冷管进出水接头设计,且多于一条冷却液循环通路,在结构上使冷却液内通道与外通道实现了连通,构成了完整的循环通道,增大了传热降温面积,提高了液冷对充电端端子和线束端端子连接部的降温效果,从而达到在大电流下控制整个高压传输路线的温升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所选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更不是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2]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4]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5]图4示出了本申图3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
[0016]图中标记:电缆

1、液冷进出管

100、进液管

110、主流管

111、分流管

112、出液管

120、第一进液口

121、冷液管

130、出口

131、基座

200、插针组件

300、插针基体

310、第二进液口

311、出液口

312、绝缘帽

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枪冷却结构,包括:液冷进出管100、基座200以及插针组件300,液冷进出管100和插针组件300分别安装于基座200内。
[0019]具体的,基座200的一端设有容置腔,另一端设有两个容置孔,容置腔与容置孔之间设有连通孔,液冷进出管100设于容置腔内,插针组件300设于对应的容置孔内,插针组件300的一端穿过连通孔连接液冷进出管100的一端。
[0020]具体的,液冷进出管100包括进液管110和两个出液管120,进液管110的一端连通冷却液回流回储液装置的一端,进液管110的另一端连通出液管120,插针组件300设有两组,分别用于连接正极和负极,插针组件300的一端穿过连通孔伸入出液管120的一端内,出液管120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液回流回储液装置的另一端,液冷进出管100内设有电缆1,电缆1与插针组件300的一端导通连接,液冷进出管100采用绝缘材质,对电缆1和插针组件300的连接位置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21]具体的,插针组件300包括插针基体310和绝缘帽320,绝缘帽320设于插针基体310的一端,插针基体310另一端向内凹陷设有盲孔,插针基体310盲孔底部所在的一端为温升的关键部。插针基体310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第二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均与盲孔连通,第二进液口311连通进液管100,出液口312连通出液管120,插针基体310的孔内设有冷液管130,冷液管130的一端外壁与盲孔的内壁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分别位于第一密封面的两侧,冷液管130的另一端与孔底部具有预定距离,冷液管130的外壁与盲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0022]应用时,使冷却液从进液管100进入,然后经过第二进液口311进入插针基体310的盲孔内壁与冷液管130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再流盲孔底部,再经过冷液管130靠近盲孔底部的一端进入冷液管130内,之后再经冷液管130的一端流出至出液口312,再经过出液口312流向出液管120内,经过出液管120流至冷却液回流回储液装置,以形成循环通路。实现让冷却液流经温升关键部位,将温升的关键部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了液冷插针基体310降温效果,从而达到在大电流下,控制整个高压传输路线的温升的作用。
[0023]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冷液管130一端设有开口131,另一端封闭,具有开口131的一端朝向盲孔底部,封闭的一端两侧设有出口131,出口131贯通冷液管130的外壁,且出口131与出液口312对应,电缆1的一端伸入插针基体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枪冷却结构,包括:液冷进出管(100)、基座(200)以及插针组件(300),液冷进出管(100)设于基座(200)的一端,插针组件(300)位于基座(200)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插针组件(300)包括插针基体(310)和绝缘帽(320),绝缘帽(320)设于插针基体(310)的一端,插针基体(310)另一端向内凹陷设有盲孔,插针基体(310)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第二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均与盲孔连通,盲孔内设有冷液管(130),冷液管(130)的一端外壁与盲孔的内壁形成有第一密封面,第二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分别位于第一密封面的两侧,第二进液口(311)连通液冷进出管(100)的输入端,冷液管(130)的另一端与盲孔底部具有预定距离,冷液管(130)的外壁与盲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冷进出管(100)采用绝缘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枪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冷液管(130)一端设有开口(131),另一端封闭,具有开口(131)的一端朝向盲孔底部,封闭的一端两侧设有出口(131),出口(131)贯通冷液管(1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俊邓薇薇张强何文俊伍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速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