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78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包括有发射源、发射端透镜、双全反射面透镜、接收端透镜、接收元件,所述双全反射面透镜由若干依次倾斜设置的镜片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镜片依次包括有第一入射面、第一全反射面、第二全反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双全反射面透镜中所有镜片的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同一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利用多片依次倾斜设置的镜片构成双全反射面透镜,在保留双全反射面透镜折返光线的功能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双全反射面透镜的厚度,进而降低了整个雨量传感器的厚度。进而降低了整个雨量传感器的厚度。进而降低了整个雨量传感器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雨量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雨量传感器,采用红外LED作为信号光源,利用发射端透镜将LED发出红外信号光准直倾斜入射到汽车前挡玻璃中。当斜入射的信号光满足玻璃全反射的角度要求时,信号光线会反射至接收端透镜,经过接收端透镜的聚焦会聚到接收元件上。当挡风玻璃上表面有雨滴时,全反射条件被破坏,红外信号光从玻璃上端直接出射,不再返回至接收元件上,接收到的信号降低,从而判断挡风玻璃上有雨滴,启动雨刮器,以此实现自动雨刮的功能。
[0003]申请人在申请号为CN202021145462.X专利名称为“一种雨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雨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通过利用双全反射面透镜增加玻璃内部全反射区域数量,从而增加了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总面积。实现了在同等感应参数条件下,节约元件成本的效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产品的双全反射面透镜虽然有效起到了上述效果,但是现有的双全反射面透镜为了能够有效的折返光线和加工需要,导致双全反射面透镜的高度增加,进而导致整个雨量传感器需要较厚的厚度才能满足需要。因此,有必要在保证双全反射面透镜的功能的前提下,较少了整个雨量传感器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安装在玻璃的内侧,玻璃的外表面设有玻璃全反射面,所述雨量传感器包括有发射源、发射端透镜、双全反射面透镜、接收端透镜、接收元件,所述双全反射面透镜由若干依次倾斜设置的镜片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镜片依次包括有第一入射面、第一全反射面、第二全反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双全反射面透镜中所有镜片的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同一曲面,发射源发射红外信号光并射向发射端透镜,红外信号光在发射端透镜中形成射向玻璃全反射面的平行光,平行光依次通过若干个光路单元后再经过玻璃全反射面的全反射最后进入接收端透镜,并在接收端透镜中聚集形成接收信号,接收元件接收接收信号,每个光路单元依次包括有玻璃全发射面的全反射、第一全反射面的全反射、第二全反射面的全反射。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双全反射面透镜一体成型。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发射端透镜、接收端透镜和双全反射面透镜固定连接在透明安装板上,透明安装板通过硅胶粘合在玻璃的内表面。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玻璃为平面玻璃或者曲面玻璃。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发射端透镜、双全反射面透镜和接收端透镜均由PC材料制成。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平行光进入第一全反射面的入射角和进入第二全
反射面时的入射角分别大于双全反射面透镜的全反射临界角。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发射端透镜的一侧设有内全反射结构,内全反射结构包括有设于发射端透镜旁的弧形全反射镜,弧形全反射镜包括有外弧面和内弧面,外弧面为全反射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利用多片依次倾斜设置的镜片构成双全反射面透镜,在保留双全反射面透镜折返光线的功能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双全反射面透镜的厚度,进而降低了整个雨量传感器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6]如图1所示,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安装在玻璃的内侧,玻璃的外表面设有玻璃全反射面,所述雨量传感器包括有发射源1、发射端透镜2、双全反射面透镜3、接收端透镜4、接收元件5,所述双全反射面透镜3由若干依次倾斜设置的镜片6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镜片6依次包括有第一入射面、第一全反射面7、第二全反射面8和第二入射面,双全反射面透镜中所有镜片6的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同一曲面,发射源1发射红外信号光并射向发射端透镜2,红外信号光在发射端透镜2中形成射向玻璃全反射面的平行光,平行光依次通过若干个光路单元后再经过玻璃全反射面的全反射最后进入接收端透镜4,并在接收端透镜4中聚集形成接收信号,接收元件5接收接收信号,每个光路单元依次包括有玻璃全发射面的全反射、第一全反射面7的全反射、第二全反射面8的全反射。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双全反射面透镜3一体成型。双全反射面透镜3由一整块的材料加工形成,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减少光线损失。
[0018]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端透镜2、接收端透镜4和双全反射面透镜3固定连接在透明安装板9上,透明安装板9通过硅胶粘合在玻璃的内表面。将发射端透镜2、接收端透镜4和双全反射面透镜3提前固定在安装板9上,再将安装板9装在汽车的玻璃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玻璃为平面玻璃或者曲面玻璃。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端透镜2、双全反射面透镜3和接收端透镜4均由PC材料制成。
[0021]进一步的,所述平行光进入第一全反射面7的入射角和进入第二全反射面8时的入射角分别大于双全反射面透镜3的全反射临界角。平行光从第一入射面进入镜片6中,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全反射面7全反射、第二全反射面8的全反射,改变方向后从第二入射面离开镜片6,进入到玻璃中并被玻璃全反射面全反射。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端透镜2的一侧设有内全反射结构,内全反射结构包括有设于发射端透镜2旁的弧形全反射镜10,弧形全反射镜10包括有外弧面11和内弧面12,外弧面11为全反射面。部分光线从内弧面12进入到弧形全反射镜10中,然后被外弧面11全反射后进入到玻璃中,与发射端透镜2进入到玻璃的光线汇合。
[0023]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的发射源、发射端透镜、接收端透镜、接收元件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安装在玻璃的内侧,玻璃的外表面设有玻璃全反射面,所述雨量传感器包括有发射源、发射端透镜、双全反射面透镜、接收端透镜、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全反射面透镜由若干依次倾斜设置的镜片依次连接构成,所述镜片依次包括有第一入射面、第一全反射面、第二全反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双全反射面透镜中所有镜片的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均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同一曲面,发射源发射红外信号光并射向发射端透镜,红外信号光在发射端透镜中形成射向玻璃全反射面的平行光,平行光依次通过若干个光路单元后再经过玻璃全反射面的全反射最后进入接收端透镜,并在接收端透镜中聚集形成接收信号,接收元件接收接收信号,每个光路单元依次包括有玻璃全发射面的全反射、第一全反射面的全反射、第二全反射面的全反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厚度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资桂林吴平辉吴柳燕李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朗思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