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取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739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接触存取货领域,在于为了能够实现无接触自助存取,降低接触风险,同时便于市民存取需求,以及实现快递、餐食同时配送的需求和提高储存量,具体为智能取货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在第一蜗轮转动的同时使得位于第一蜗轮上方的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可带动蜗块在第一蜗杆的外表面左右移动,同时第一蜗轮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蜗轮转动,而后带动第二蜗杆以及第二蜗杆上的蜗块左右移动,实现同步的使取货箱向一侧或向内移动,大大的提高储存量,将取货箱的前后面均利用上,提高装置的储存量,同时在取货时利用上述原理将取货箱分开便于取货者的存取,提高便捷性。提高便捷性。提高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取货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无接触存取货领域,具体是智能取货车。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疫情时代,以自助无接触,便民服务为主要目的,实现在存取货物时无接触,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
[0003]而现有的存取货时,一般只是定点定位的存取,降低便捷性,使得在需要存取时要到指定的地点,从而降低了便民度,同时现有的存取车,一般均只能实现一种物流的存取,快递、餐食均为分开配送,这样不仅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而且在配送时餐食放置前台容易丢失以及拿错等一系列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能够实现无接触自助存取,降低接触风险,同时便于市民的存取需求,以及能够实现快递、餐食同时配送等需求同时提高储存量,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而在第一蜗轮转动的同时使得位于第一蜗轮上方的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可带动蜗块在第一蜗杆的外表面左右移动,同时第一蜗轮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蜗轮转动,而后带动第二蜗杆以及第二蜗杆上的蜗块左右移动,实现了能够同步的使取货箱向一侧或是向内移动,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储存量,将取货箱的前后面均利用上,提高装置的储存量,同时在取货时利用上述原理将取货箱分开便于取货者的存取,提高便捷性,为此提供智能取货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智能取货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取货箱,所述取货箱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蜗块,所述车体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取货箱的下端开设有滑槽,且蜗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0008]所述滑槽的前端内壁嵌入式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滑槽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蜗杆的后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蜗块,且蜗块与第一蜗杆两者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前端与后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且固定块后端的第二轴承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个转动杆后端位置,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第一蜗轮,且第一蜗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两者螺纹啮合,后端的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等距离固定有三个第二蜗轮,且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两者螺纹啮合,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两者啮合连接,位于第一蜗杆下端的所述转动杆
左侧设置有转动电机,且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且转动柱贯穿至活动块的内部并延伸至活动槽内壁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铰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呈中空结构,所述支撑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支撑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腿,且固定螺杆位于支撑腿内部的一端抵制于伸缩腿外表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支撑杆下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嵌入式连接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两者磁性相吸,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位于支撑腿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蜗块、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以及转动杆等一系列结构部件,本技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而在第一蜗轮转动的同时使得位于第一蜗轮上方的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可带动蜗块在第一蜗杆的外表面左右移动,同时第一蜗轮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蜗轮转动,而后带动第二蜗杆以及第二蜗杆上的蜗块左右移动,实现了能够同步的使取货箱向一侧或是向内移动,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储存量,将取货箱的前后面均利用上,提高装置的储存量,同时在取货时利用上述原理将取货箱分开便于取货者的存取,提高便捷性。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撑腿、伸缩腿、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等一系列结构部件,本技术利用活动块与活动槽的配合,可将支撑杆一百八十度进行水平转动,使得能够在取货箱向车体外部延伸时对其下端进行贴合支撑,然后在将伸缩腿从支撑腿内部放出,使伸缩腿的下端抵制在地面,通过固定螺纹扭紧固定,从而实现对取货箱的整体支撑,提高装置稳定性,同时利用支撑杆上端的滚轮,能够在取货箱向外延伸时利用滚轮与取货箱体接触,降低两者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磨损损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右侧剖视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的局部剖视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图2的仰视视图。
[0025]附图标记:1、车体;2、取货箱;3、蜗块;4、滑槽;5、第一蜗杆;6、第一轴承;7、固定块;8、第二轴承;9、第一蜗轮;10、第二蜗杆;11、第二蜗轮;12、转动电机;13、活动槽;14、支撑杆;15、活动块;16、转动柱;17、凹槽;18、滚轮;19、第一磁铁;20、支撑腿;21、伸缩腿;22、固定螺杆;23、第二磁铁;24、限位块;25、通槽;26、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取货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取货箱2,用于储存快递、餐食等外卖,同时取货箱2为智能取货箱2,通过扫码存取件,而取货箱2的前后面均能够储存物件,取货箱2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蜗块3,利用蜗块3与第一蜗杆5的配合,能够实现取货箱2的移动,从而使得取货箱2前后面都能够进行储存,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取货箱2的下端开设有滑槽4,且蜗块3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部;
[0029]滑槽4的前端内壁嵌入式连接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取货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取货箱(2),所述取货箱(2)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蜗块(3),所述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取货箱(2)的下端开设有滑槽(4),且蜗块(3)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部;所述滑槽(4)的前端内壁嵌入式连接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5),所述滑槽(4)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前端外表面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一蜗杆(5)的后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8)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蜗块(3),且蜗块(3)与第一蜗杆(5)两者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的前端与后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8),且固定块(7)后端的第二轴承(8)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25),且通槽(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转动杆(26)位于第一个转动杆(26)后端位置,所述转动杆(26)的外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第一蜗轮(9),且第一蜗轮(9)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蜗轮(9)与第一蜗杆(5)两者螺纹啮合,后端的所述转动杆(26)外表面等距离固定有三个第二蜗轮(11),且第二蜗轮(11)与第二蜗杆(10)两者螺纹啮合,所述第一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存广周灿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嘟嘟货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