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53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包括升降台、平衡架、第一桅柱板、第二桅柱板和第三桅柱板,多个所述第二桅柱板设在第三桅柱板与第一桅柱板之间,所述第一桅柱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一侧设有平衡架,所述升降台设在连接架的一端,所述,所述第三桅柱板的一侧设有支撑台,且升降台放置在第三桅柱板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桅柱板、第二桅柱板和第三桅柱板之间通过丝杆传动方式进行升降,此种升降方式,相较于滑轮式较为稳定,且螺杆升降控制较为精确,且可以分别调节不同位置的桅柱板升降,升降过程无需按照顺序升降,使用方便,较为灵活。灵活。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

技术介绍

[0002]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桅柱支撑作业平台同步升降,支退结构同单桅柱式平台,具有超大的载重量和优秀的工作稳定性。整体升降式护栏装置,强度好,运输时大幅度地降低整机高度,装卸十分方便,通过一次升降即可完成装配或拆卸;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4434229U的授权专利(双桅柱式升降机的护栏调节机构):其护栏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升降地设置在承载平台的外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承载平台的底部用于将承载平台与护栏相对锁定的锁定件、固定在升降机机架上的固定座、可0
°
~90
°
翻转地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撑板,在护栏的底部设有连接部、顶部设有挂扣部,锁定件锁定后,连接部架设在向固定座外翻转的撑板上,当锁定件解锁后,撑板收拢在固定座内,护栏向下移动,挂扣部挂设在承载平台上,护栏罩在机架上。本技术由承载平台和护栏的相对运动,实现护栏的上升和下降,且能够使得护栏罩在机架上,减小升降机的体积,便于升降机的移动和运输,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0004]由此可见,目前阶段的桅柱式升降机的升降采用轮滑式升降,此种方式连续性较强,只能由单一方向滑动升降,无法进行不同位置进行高低控制,且高低控制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不够,而升降过程无法进行平衡控制,且升降过程无法同时载物,高空作业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桅柱式升降机的升降采用轮滑式升降,此种方式连续性较强,只能由单一方向滑动升降,无法进行不同位置进行高低控制,且高低控制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不够,而升降过程无法进行平衡控制,且升降过程无法同时载物,高空作业不够方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包括升降台、平衡架、第一桅柱板、第二桅柱板和第三桅柱板,多个所述第二桅柱板设在第三桅柱板与第一桅柱板之间,所述第一桅柱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一侧设有平衡架,所述升降台设在连接架的一端,所述,所述第三桅柱板的一侧设有支撑台,且升降台放置在第三桅柱板上。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车体架,所述车体架的两侧均设有车轮臂,所述车体架的顶部设有安装座,且第一桅柱板、第二桅柱板和第三桅柱板的底部收纳在安装座内,所述车体架的顶部一侧设有推拉把手。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的一端设有可角度调节的爬梯,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一侧设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与车体架连接。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台的内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升降台与连接架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架支撑加固。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桅柱板的侧面居中处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中部设有螺杆,所述导槽的端部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设有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齿轮箱的一侧设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在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桅柱板的背侧设有导向卡板,且导向卡板两侧与导槽滑动,其中部通过导耳与螺杆丝杆传动,多个所述第二桅柱板的背侧均设有导向卡板。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架与连接架相反设置,所述平衡架的底部一端通过吊绳设有吊钩,所述平衡架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技术的第一桅柱板、第二桅柱板和第三桅柱板之间通过丝杆传动方式进行升降,此种升降方式,相较于滑轮式较为稳定,且螺杆升降控制较为精确,且可以分别调节不同位置的桅柱板升降,升降过程无需按照顺序升降,使用方便,较为灵活。
[0014]2、该技术的升降台设在连接架的一端,且连接架的顶部另一侧设有平衡架,在平衡架的底部一端通过吊绳设有吊钩,通过平衡架可以对升降台进行平衡控制,爆炸升降的稳定性,且可以起吊货物,方便高空作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车体架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桅柱板与第一桅柱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升降台;2、控制面板;3、第一支撑架;4、连接架;5、平衡架;6、第二支撑架;7、支撑杆;8、第一桅柱板;9、推拉把手;10、吊绳;11、吊钩;12、车轮臂;13、车体架;14、安装座;15、第二桅柱板;16、第三桅柱板;17、齿轮箱;18、从动齿轮;19、螺杆;20、导槽;21、电机;22、主动齿轮;23、支撑腿;24、支撑台;25、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包括升降台1、平衡架5、第一桅柱板8、第二桅柱板15和第三桅柱板16,多个第二桅柱板15设在第三桅柱板16与第一桅柱板8之间,第一桅柱板8的顶部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部设有连接架4,连接架4的顶部一侧设有平衡架5,升降台1设在连接架4的一端,第三桅柱板16的一侧设有支撑台24,且升降台1放置在第三桅柱板16上。
[0022]通过第一桅柱板8、第二桅柱板15和第三桅柱板16相互配合控制升降台1升降,通过支撑杆7对连接架4进行支撑,通过升降台1用以载人,通过平衡架5可以对升降台1进行平衡控制。
[0023]进一步,还包括车体架13,车体架13的两侧均设有车轮臂12,车体架13的顶部设有安装座14,且第一桅柱板8、第二桅柱板15和第三桅柱板16的底部收纳在安装座14内,车体
架13的顶部一侧设有推拉把手9,通过车体架13方便推动升降机移动,通过推拉把手9方便推动车体架13移动。
[0024]进一步,支撑台24的一端设有可角度调节的爬梯25,支撑台24的底部一侧设有支撑腿23,且支撑腿23的底部与车体架13连接,通过爬梯25方便向支撑台24上攀爬,通过支撑腿23用以对支撑台24进行支撑。
[0025]进一步,升降台1的内侧设有控制面板2,升降台1与连接架4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架3支撑加固,通过控制面板2方便对升降机进行智能控制。
[0026]进一步,第二桅柱板15的侧面居中处设有导槽20,导槽20的中部设有螺杆19,导槽20的端部设有齿轮箱17,齿轮箱17的内部设有从动齿轮18和主动齿轮22,齿轮箱17的一侧设有电机21,且电机21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2连接,从动齿轮18设在螺杆19的一端,第一桅柱板8的背侧设有导向卡板,且导向卡板两侧与导槽20滑动,其中部通过导耳与螺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包括升降台(1)、平衡架(5)、第一桅柱板(8)、第二桅柱板(15)和第三桅柱板(16),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桅柱板(15)设在第三桅柱板(16)与第一桅柱板(8)之间,所述第一桅柱板(8)的顶部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设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的顶部一侧设有平衡架(5),所述升降台(1)设在连接架(4)的一端,所述第三桅柱板(16)的一侧设有支撑台(24),且升降台(1)放置在第三桅柱板(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体架(13),所述车体架(13)的两侧均设有车轮臂(12),所述车体架(13)的顶部设有安装座(14),且第一桅柱板(8)、第二桅柱板(15)和第三桅柱板(16)的底部收纳在安装座(14)内,所述车体架(13)的顶部一侧设有推拉把手(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桅柱式移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4)的一端设有可角度调节的爬梯(25),所述支撑台(24)的底部一侧设有支撑腿(23),且支撑腿(23)的底部与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汉诺威升降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