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40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它包括一侧形成垃圾收集箱体摆放区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开盖构件和两组抱攀臂,开盖构件上设有用于盖设至垃圾收集箱体投口的上箱盖,抱攀臂环抱于垃圾收集箱体上,转动时带动垃圾收集箱体升降,开盖构件与支撑架中的电机连接,支撑架上设有可视摄像面板,电机和可视摄像面板由支撑架中的控制系统控制,可视摄像面板用于画像采集,经控制系统识别为人像后,控制电机运行,使上箱盖抬升。本技术方案的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可简化垃圾分类投放流程,无需预先进行注册,并使投口高度可任意的调节,便于垃圾投放。便于垃圾投放。便于垃圾投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设施
,更具体讲的是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分类垃圾箱是垃圾分类设施的一种,其通常为棚户结构,除为居民提供不同垃圾类别分类的垃圾桶外,还能够实现自动开盖、分类提示以及垃圾体积重量测量等功能,进而能够提高垃圾分类投放、以及后续清运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0003]传统智能垃圾分类箱常配置有扫码器、磁卡感应器、摄像头等身份验证设备,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相融合的云技术为垃圾投放人员提供服务,在投入使用时,需要预先垃圾投放人员手动将个人身份信息在云平台上进行录入,再通过所持有的手机等移动端与云平台建立通信连接,于移动端生成二维码,在扫码器前展示二维码进行扫码,待扫码验证完毕后,垃圾箱投口门打开可进行投放,或是将垃圾投放人员输入的个人身份信息转存于对应的磁卡中,将磁卡放置于磁卡感应器上后即可将投口门打开以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或是直接由摄像头录入垃圾投放人员的面部画像后,再录入个人身份信息,垃圾分类投放时,由摄像头扫描人像,待与所录制的画像信息匹配后即可使投口门打开,如公开号为CN114560194A,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物联的智能垃圾箱系统及智能分类垃圾箱”的中国专利所示,其记载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在当投放人员到达准备倾倒垃圾时,智能触摸操作屏即亮起,利用采集识别终端,即人脸识别采集探头、指纹识别采集端、卡片识别采集端进行识别储存,智能触摸操作屏显示垃圾的种类,并开启电动门,使提示灯亮起提示,此过程中利用定时开关定时关闭电动门,红外线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是否有物体在,从而防止夹手,在夜晚时,每当有投放人员靠近倾倒垃圾时,声控感应开关受到感应,并自动开启LED照明灯进行照明。
[0004]通过扫码、刷卡或是人像识别开启垃圾箱投口门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分类垃圾箱的投口门因风力等意外因素被误开,同时能够在人员投放垃圾时生成投放记录,便于对错投者进行追溯,但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次投放垃圾均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使得用户在垃圾投放时还需要携带移动设备、磁卡等物件,若要投放的垃圾量较大,则很难有腾出手拾取移动设备或磁卡,且若发生遗忘,则无法正常完成垃圾的投放,同时,即使扫脸验证的方式也需要投放人员经过繁琐的注册程序,方可进行垃圾投放,极大限制了未注册人员进行垃圾投放的活动,致使整个垃圾投放活动十分繁琐。
[0005]此外,以上述结构的智能垃圾箱为例的市面上常见的智能垃圾箱的顶端面设有顶板,内部则依次设有垃圾收集箱,同时垃圾收集箱上均设有箱门,智能垃圾分类箱的表面中端依次设有若干个投放口,其中,箱门的高度较大,这是由于在垃圾收集箱的下方配置有用于称重的秤板,增加了垃圾收集箱的整体高度,同时,在清运垃圾收集箱时,装载有垃圾的情况下,其重量往往超过百公斤,为使垃圾收集箱移动,常规方式是转动垃圾收集箱,使其向下方的轮体侧倾斜,进而仅通过轮体与下方摆放面接触,减少摩擦力的阻碍,方便移动,
但当垃圾收集箱倾斜时,其高度也会相应增加,故箱门的高度一般要大于垃圾收集箱的高度,而箱门高度较大的情况下,使得上方投口门相距地面高度也进一步增加,且箱门与投放口间具有隔断,过高的投口门往往不符合所在城市的垃圾收集箱投口高度标准,这显然加剧了垃圾的投放难度,特别是身材矮小者和老年人、儿童等,常出现投放过程中垃圾向外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智能垃圾箱在投放前需要用户预先注册,且每次垃圾分类投放时还需进行身份验证,同时其投口门相距地面较远,使得垃圾投放的过程较为繁琐和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入使用时垃圾分类投放流程精简,无需预先注册的,同时,投口高度可任意调节的,使得垃圾易于投放的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它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为用于摆放垃圾收集箱体的放置区,支撑架上设有开盖构件和两组对置的抱攀臂,开盖构件和抱攀臂均可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纵向转动,开盖构件上设有上箱盖,上箱盖可在开盖构件转动时,在与所摆放的垃圾收集箱体投口的对接位和脱离对接位置间移动,抱攀臂环抱于所摆放的垃圾收集箱体上,在其转动时带动所摆放的垃圾收集箱体升降,开盖构件与支撑架的铰接位与电机连接,支撑架上还设有可视摄像面板,电机和可视摄像面板均由设于支撑架中的控制系统控制,可视摄像面板用于画像采集,在画像采集后由控制系统进行识别,若识别为人像,控制电机运行。
[0009]作为优选的是,开盖构件具有盖体和形成于盖体两侧的延展部,支撑架插设于两延展部间,盖体通过延展部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盖体上设有压板,上箱盖设于压板上。
[0010]作为优选的是,述抱攀臂包括后臂和前臂,两抱攀臂的前臂通过一连接架与各自后臂连接,连接架上开设有两相对的传动槽,两抱攀臂的前臂插装于两传动槽中,并与传动槽壁铰接,前臂通过后臂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两组抱攀臂前臂间的空间与摆放区相对,两前臂的自由端相向延伸,前臂可平行于水平面转动。
[0011]作为优选的是,连接架的两传动槽中均设有下部距离传感器,下部距离传感器由控制系统控制,下部距离传感器用于感知摆放区中的垃圾收集箱体,若无法感知到垃圾收集箱体,则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运行,使上箱盖保持开启,支撑架上设有上部距离传感器,上部距离传感器由控制系统控制,上部距离传感器用于感知接近垃圾收集箱体的活动物,若感知到有活动物接近,则由控制系统控制可视摄像面板运行。
[0012]作为优选的是,两组抱攀臂前臂的相对端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0013]作为优选的是,支撑架上设有垃圾分类指示牌,垃圾分类指示牌上设有与摆放于摆放区中的垃圾收集箱体所能收集的垃圾类别一致的垃圾类别信息。
[0014]作为优选的是,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及与其连接的数据识别模块、解锁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识别模块还与可视摄像面板连接,下部距离传感器和上部距离传感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解锁模块与电机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外部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上部距离传感器感知到活动物接近垃圾收集箱体后,微处理器控制可视摄像面板采
集垃圾收集箱体前的画像信息,由微处理器控制数据识别模块进行识别,若识别成功,且若为初次投放的人员,则控制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云平台服务器存储,在云平台服务器建立投放人员个人档案,且在识别成功后,由微处理器控制解锁模块使电机运行,下部距离传感器无法感知到垃圾收集箱箱体时,则由微处理器控制解锁模块维持电机运行。
[0015]作为优选的是,云平台服务器建立有与清运人员对应的清运人员个人档案,可视摄像面板还用于采集清运人员的画像信息,经采集后,由微处理器控制数据识别模块进行识别,若识别成功,经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云平台服务器,与清运人员个人档案中的画像信息比对,若匹配则微处理器控制解锁模块使电机运行。
[0016]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为用于摆放垃圾收集箱体(17)的放置区,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开盖构件(2)和两组对置的抱攀臂(3),所述开盖构件(2)和抱攀臂(3)均可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纵向转动,所述开盖构件(2)上设有上箱盖(4),所述上箱盖(4)可在开盖构件(2)转动时,在与所摆放的垃圾收集箱体(17)投口的对接位和脱离对接位置间移动,所述抱攀臂(3)环抱于所摆放的垃圾收集箱体(17)上,在其转动时带动所摆放的垃圾收集箱体(17)升降,所述开盖构件(2)与支撑架(1)的铰接位与电机(5)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有可视摄像面板(7),所述电机(5)和可视摄像面板(7)均由设于支撑架(1)中的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可视摄像面板(7)用于画像采集,在画像采集后由所述控制系统进行识别,若识别为人像,控制所述电机(5)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构件(2)具有盖体(201)和形成于盖体(201)两侧的延展部(201a),所述支撑架(1)插设于两延展部(201d)间,所述盖体(201)通过延展部(201d)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所述盖体(201)上设有压板(202),所述上箱盖(4)设于压板(20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攀臂(3)包括后臂(301)和前臂(302),两所述抱攀臂(3)的前臂(302)通过一连接架(8)与各自后臂(301)连接,所述连接架(8)上开设有两相对的传动槽(801),两所述抱攀臂(3)的前臂(302)插装于两传动槽(801)中,并与所述传动槽(801)壁铰接,所述前臂通过所述后臂(301)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且两组所述抱攀臂(3)前臂(302)间的空间与摆放区相对,两所述前臂(302)的自由端相向延伸,所述前臂(302)可平行于水平面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8)的两传动槽(801)中均设有下部距离传感器(14),所述下部距离传感器(14)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下部距离传感器(14)用于感知摆放区中的垃圾收集箱体(17),若无法感知到垃圾收集箱体(17),则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电机(5)运行,使上箱盖(4)保持开启,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上部距离传感器(6),所述上部距离传感器(6)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上部距离传感器(6)用于感知接近垃圾收集箱体(17)的活动物,若感知到有活动物接近,则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可视摄像面板(7)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抱攀臂(3)前臂(302)的相对端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垃圾分类指示牌(10),所述垃圾分类指示牌(10)上设有与摆放于摆放区中的垃圾收集箱体(17)所能收集的垃圾类别一致的垃圾类别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辅助分类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11),及与其连接的数据识别模块(12)、解锁模块(13)以及数据传输模块(15),所述数据识别模块(12)还与可视摄像面板(7)连接,所述下部距离传感器(14)和上部距离传感器(6)均与微处理器(11)连接,所述解锁模块(13)与电机(5)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5)与外部云平台服务器(16)建立通信连接,所述上部距离传感器(6)感知到活动物接近垃圾收集箱体(17)后,所述微处理器(11)控制可视摄像面板(7)采集垃圾收集箱体(17)前的画像信息,由微处理器(11)控制所述数据识别模块(12)进行识别,若识别成功,且若为初次投放的人员,则控制数据传输模块(15)发送至云平台服务器(16)存储,在所述云
平台服务器(16)建立投放人员个人档案,且在识别成功后,由所述微处理器(11)控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丰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环链大数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