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12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涉及补焊工具领域。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包括铜板基座、手柄结构和提示灯装置,手柄结构与铜板基座固定连接,铜板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白车身的焊接穿孔部位相配合的贴合面;铜板基座的底部还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吸体,至少两个磁吸体的下侧面分别与贴合面平齐布置,磁吸体用于与白车身的外表面吸附配合;提示灯装置安装于手柄结构上,提示灯装置包括电源、开关和提示灯。铜板基座在白车身的穿孔外侧起到了挡板作用,防止手动补焊后穿孔外侧凸起不平整,提高了补焊工作的效率,铜板基座不会与补焊材料熔结为一体,焊接完成后拆下工装即可,保证了现场生产的稳定性以及白车身产品的质量。身产品的质量。身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补焊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工业中,白车身通常是指已完成焊装且未涂装的车身。C1自动线弧焊机器人在焊接白车身时,由于白车身配合精度存在波动,容易造成车身穿孔的不良情况。
[0003]白车身焊接完成后进入下一工序,由工人检查白车身的焊接质量,若发现穿孔不良时,会挂上提示牌并在WBS平台实施补焊。但是,如果白车身的穿孔不良多,工人不能及时补焊,则会导致全线停止。此外,手动补焊后的焊点部位凸起不平整,往往还需要打磨修整,人工补焊的效率低。而且,连续补焊作业还容易造成手动弧焊机导电嘴堵塞的风险,影响了现场生产的稳定性,无法保证白车身的生产质量。
[0004]综上所述,对于白车身手动补焊的过程中,补焊穿孔后需要打磨修整,补焊工作的效率低,无法保证现场生产的稳定性以及白车身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以解决补焊穿孔后需要打磨修整,补焊工作的效率低,无法保证现场生产的稳定性以及白车身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的技术方案为:
[0007]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包括铜板基座、手柄结构和提示灯装置,所述手柄结构与所述铜板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铜板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白车身的焊接穿孔部位相配合的贴合面;
[0008]所述铜板基座的底部还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吸体,至少两个所述磁吸体的下侧面分别与所述贴合面平齐布置,所述磁吸体用于与白车身的外表面吸附配合;
[0009]所述提示灯装置安装于所述手柄结构上,所述提示灯装置包括电源、开关和提示灯,所述电源、所述开关和所述提示灯电连接,以在补焊工装吸附在白车身时开启所述提示灯装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铜板基座的轮廓形状为方形,所述手柄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铜板基座的上部中间,至少两个所述磁吸体分布于所述铜板基座的对角位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铜板基座的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磁吸体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磁吸体与另两个所述磁吸体在所述铜板基座上呈斜对角分布。
[0012]进一步的,四个所述磁吸体分别为第一磁吸体、第二磁吸体、第三磁吸体和第四磁吸体,所述第一磁吸体和所述第二磁吸体平行于所述铜板基座的一侧宽边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磁吸体和所述第四磁吸体平行于所述铜板基座的另一侧宽边间隔分布。
[0013]进一步的,所述铜板基座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凹槽,所述磁吸体与对应的
所述定位凹槽凹凸配合,所述铜板基座上对应所述定位凹槽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紧固螺栓,且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磁吸体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铜板基座的中部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中分别安装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的螺帽凸出于所述铜板基座的表面,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螺帽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结构为T字型手柄,其包括固定相连的主支杆和横把手,所述主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中部相连,所述主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把手的中部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杆上安装有电源盒,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电源盒的内部,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电源盒的外部,所述提示灯为缠绕设置在所述主支杆外部的发光灯带。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灯带呈螺旋状绕设于所述主支杆上,所述发光灯带的外部还安装设有透明套筒。
[0018]有益效果:该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采用了铜板基座、手柄结构和提示灯装置的设计形式,手柄结构与铜板基座固定连接,铜板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贴合面,通过铜板基座的贴合面与白车身的焊接穿孔部位形成配合;并且,铜板基座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吸体,磁吸体的下侧面与铜板基座的贴合面相平齐。利用至少两个磁吸体可对铜板基座白与车身之间产生吸附力,能够使铜板基座可靠地紧贴在白车身的穿孔外侧。
[0019]其中,铜板基座在白车身的穿孔外侧起到了挡板作用,防止手动补焊后穿孔外侧出现凸起不平整的情况,省去了补焊穿孔后打磨修整的操作,提高了补焊工作的效率;而且,铜板基座贴紧在白车身的外表面,避免熔化的焊滴溢流至白车身的外表面,确保了穿孔位置的补焊质量,保证了现场生产的稳定性以及白车身产品的质量。
[0020]在生产过程中,当工人检查白车身发现穿孔不良时,将补焊工装固定在白车身的穿孔外侧,并开启提示灯装置,通过提示灯发出提醒闪光,提示效果更加显著,可提醒工人需要对白车身此处的穿孔进行补焊,铜板基座不会与补焊材料熔结为一体,焊接完成后拆下该工装即表示补焊完成,防止出现补焊遗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手动补焊工装的主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手动补焊工装的左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手动补焊工装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手动补焊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中:1-铜板基座、10-磁吸体、11-紧固螺栓、12-固定螺栓;
[0026]2-手柄结构、21-主支杆、22-横把手、23-固定杆、24-透明套筒;3-提示灯装置、31-开关、32-提示灯、33-电源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本技术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包括铜板基座1、手柄结构2和提示灯装置3,手柄结构2与铜板基座1固定连接,铜板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白车身的焊接穿孔部位相配合的贴合面;铜板基座1的底部还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吸体10,至少两个磁吸体10的下侧面分别与铜板基座1的贴合面平齐布置,磁吸体10用于与白车身的外表面吸附配合;提示灯装置3安装于手柄结构2上,提示灯装置3包括电源、开关31和提示灯32,电源、开关31和提示灯32电连接,以在补焊工装吸附在白车身时开启提示灯装置3。
[0029]该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采用了铜板基座1、手柄结构2和提示灯装置3的设计形式,手柄结构2与铜板基座1固定连接,铜板基座1的底部设置有贴合面,通过铜板基座1的贴合面与白车身的焊接穿孔部位形成配合;并且,铜板基座1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吸体10,磁吸体10的下侧面与铜板基座1的贴合面相平齐。利用至少两个磁吸体10可对铜板基座1白与车身之间产生吸附力,能够使铜板基座1可靠地紧贴在白车身的穿孔外侧。
[0030]其中,铜板基座1在白车身的穿孔外侧起到了挡板作用,防止手动补焊后穿孔外侧出现凸起不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其特征是,包括铜板基座、手柄结构和提示灯装置,所述手柄结构与所述铜板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铜板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白车身的焊接穿孔部位相配合的贴合面;所述铜板基座的底部还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吸体,至少两个所述磁吸体的下侧面分别与所述贴合面平齐布置,所述磁吸体用于与白车身的外表面吸附配合;所述提示灯装置安装于所述手柄结构上,所述提示灯装置包括电源、开关和提示灯,所述电源、所述开关和所述提示灯电连接,以在补焊工装吸附在白车身时开启所述提示灯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铜板基座的轮廓形状为方形,所述手柄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铜板基座的上部中间,至少两个所述磁吸体分布于所述铜板基座的对角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铜板基座的轮廓形状为矩形,所述磁吸体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磁吸体与另两个所述磁吸体在所述铜板基座上呈斜对角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白车身的手动补焊工装,其特征是,四个所述磁吸体分别为第一磁吸体、第二磁吸体、第三磁吸体和第四磁吸体,所述第一磁吸体和所述第二磁吸体平行于所述铜板基座的一侧宽边间隔分布,所述第三磁吸体和所述第四磁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肇勇吴俊波陈铮铭曾桂廷徐国威曹金成刘祎胡永亮钟荣康麦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