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10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叠加的白蚁诱杀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多个通过孔道相互连通的凹陷部,且在凹陷部处设置有贯穿基板的通孔,所述凹陷部用以盛放饵剂,在基板的正面四周边缘设置有凸柱,基板的反面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凸柱配合的凹槽,通过凸柱与凹槽的嵌合,实现多个基板的叠加,以适应白蚁群体的大小。通过该装置与白蚁饵片的相互组合,结合白蚁群体的大小,进行装置的叠加增减,从而对白蚁进行引诱和灭杀,充分发挥白蚁成型饵剂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野外操作的可调节性,提高了治理白蚁的效率。提高了治理白蚁的效率。提高了治理白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下白蚁的诱杀领域,尤其是利用饵剂对白蚁进行诱杀,具体涉及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一种危害广泛的社会性昆虫,破坏力强,几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ICIPE)列为世界性五大害虫之一。当前,国内外白蚁防治已逐步进入综合治理(IPM)阶段,诱杀系统因其低毒环保并能有效控制白蚁危害而被广泛用于白蚁的监测和控制,以诱杀为核心的白蚁监测控制技术在国内外白蚁防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白蚁监测控制技术的原理是选择白蚁喜食的食物置于装置中,埋于地下,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白蚁取食,即更换白蚁饵剂,白蚁取食饵剂后在群体中通过交哺和舐吮等行为互相传递最终达到杀灭整巢白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化学防治,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对目标区域内的白蚁进行长期监测,当有白蚁出现时进行毒饵处理,大大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2)避免了大面积施药作预防处理,减少白蚁防治成本,降低了对人畜安全、环境威胁。
[0004]当前的白蚁监测控制系统虽然能取得较好的灭杀效果,但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繁琐,通常需要现场配置饵剂,降低工作效率;2)粉状的饵剂使用不够标准化,饵剂成型后,无配套的诱杀装置;3)诱杀装置均为固定大小,无法根据现场白蚁群体的大小进行调节,因此白蚁饵剂的成型技术受到越来多的关注。
[0005]目前白蚁饵剂主要以粉剂为主,部分成型饵剂开发后也没有配套的使用装置,但白蚁饵剂的成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面上关于成型饵剂相关的诱杀装置相对较少,鉴于此,亟待提出一种新型的白蚁诱杀装置,根据白蚁的生物学习性和成型饵剂的特点进行开发,以期为推广白蚁成型饵剂作出贡献,从而更好地实现白蚁群体的综合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解决白蚁成型饵剂没有配套使用诱杀装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充分发挥白蚁成型饵剂的特点,提高治理白蚁的效率。
[0007]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多个通过孔道相互连通的凹陷部,且在凹陷部处设置有贯穿基板的通孔,所述凹陷部用以盛放饵剂,凹陷部之间均由孔道连通,有利于白蚁在装置中的活动和觅食。
[0008]进一步的,为了适应白蚁群体的大小,所述基板可叠加组合使用,在基板的正面四周边缘设置有凸柱,基板的反面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凸柱配合的凹槽,通过凸柱与凹槽的嵌合,可以根据白蚁群体的大小进行多个基板的叠加使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孔道为半圆柱形,基板叠加时,上下相邻孔道形成圆形通道,利用
白蚁爱钻孔洞的喜好进行设计,更有利于诱杀。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采用PP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长方形,尺寸为9cm*15cm,更贴合蚁群活动范围,实现有效诱杀。
[0012]进一步的,所述孔道的直径为8mm

10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mm

8mm,方便白蚁在上下基板之间穿梭。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本方案通过基板上设置的凹陷部进行白蚁成型饵剂的填装,根据白蚁的生物学习性,白蚁喜欢钻蛀孔洞,通过半圆柱形孔道连通相邻凹陷部,有利于白蚁在装置中活动和觅食,而且大大增加了白蚁活动的表面积;而且该装置还可以根据野外白蚁群体的大小进行适宜的组合叠加,充分发挥白蚁成型饵剂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野外操作的可调节性,提高了治理白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白蚁诱杀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白蚁诱杀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白蚁诱杀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叠加使用的白蚁诱杀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0021]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多个通过孔道3相互连通的凹陷部2,且在凹陷部2处设置有贯穿基板1的通孔4,通孔4的直径为5mm

8mm左右,所述凹陷部2用以盛放饵剂,凹陷部2之间均由孔道3连通,有利于白蚁在装置中的活动和觅食。
[0022]另外,为了适应白蚁群体的大小,所述基板1可叠加组合使用,如图1和图3所示,在基板1的正面四周边缘设置有凸柱5,基板1的反面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凸柱5配合的凹槽6,通过凸柱5与凹槽6的嵌合,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白蚁群体的大小进行多个基板1的叠加使用。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采用PP材质,其为长方形(9cm*15cm)设计,厚度为10mm

15mm,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圆形或椭圆形等任意形状,对于凹陷部2以及孔道3的形状,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定,一般凹陷部2为圆柱形,孔道3为半圆柱形,直径为8mm

10mm,优选8mm,凹陷部2为主要针对圆柱形的饵片进行设计,其它比如方形及其它的多边形均可以进行投放白蚁饵剂,成型饵剂只要大小可以放进去即可,形状没有具体要求。当基板1叠加使用时,结合通孔4的设计,以方便白蚁穿梭在上下基板之间。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多个通过孔道(3)相互连通的凹陷部(2),且在凹陷部(2)处设置有贯穿基板(1)的通孔(4),所述凹陷部(2)用以盛放饵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1)的正面四周边缘设置有凸柱(5),基板(1)的反面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凸柱(5)配合的凹槽(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叠加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光马延军刘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房屋使用安全服务中心青岛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