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梁结构、平板秤台和称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110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力梁结构、平板秤台和称重系统,属于称重衡器领域。该测力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测力型钢梁,测力型钢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的中心位于测力型钢梁的腹板的水平中心线上并与测力型钢梁的端面间隔设定距离,两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沿测力型钢梁的腹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测力型钢梁的顶面上在两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之间设置有测力垫板;测力型钢梁的两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位于临近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沿测力型钢梁延伸方向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称重测量精度,适合于车辆高速称重。重。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力梁结构、平板秤台和称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称重衡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测力梁结构、平板秤台和称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外公路运输车辆超载现象极为普遍,超载对车辆使用寿命、公路寿命、交通安全、运输市场等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需要有效控制车辆超载,必须从源头上杜绝超载问题。其中,称重设备是交通部门监测运输车辆超载的重要工具,而安装在称重设备中的称重测力传感器则是判断车辆是否超载的关键部件。
[0003]称重测力传感器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典型的称重测力传感器是由弹性体、粘贴在弹性体特定变形位置的应变片以及相关电路构成。施加于称重测力传感器的外力引起弹性体变形,在特定变形位置产生正比于受力大小的拉伸或者收缩变形,引起粘贴于此位置应变片电学参量的改变,通过后端电路对应变片电学参量改变程度的检测,即可确定施加于传感器上的外力大小,最终实现对力、重量等物理量的测量。
[0004]实际使用时,通常采用称重传感器支撑秤台承载器的结构形式构成称重装置,上述称重装置只运用于低速(或静态)整车称重测量,当车辆高速驶过秤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测力型钢梁,所述测力型钢梁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的中心位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的水平中心线上并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端面间隔设定距离,两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沿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测力型钢梁的顶面上在两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之间设置有测力垫板;所述测力型钢梁的两端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位于临近的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沿所述测力型钢梁延伸方向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组件均包括两个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每组的两个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两侧;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包括圆形测力板,所述圆形测力板周围设置有呈十字形排列的四个感应齿,所述圆形测力板上设置有应变片,所述感应齿通过螺栓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腹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型钢梁包括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测力垫板的竖直中心线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竖直中心线重合,所述测力型钢梁的顶面与所述测力垫板的底面焊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中心在所述腹板的与所述测力型钢梁延伸方向平行的竖直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与设定的矩形区域的中心重合,所述矩形区域位于所述竖直外表面上,所述矩形区域以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为对角点,所述矩形区域的边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所述测力垫板和所述支撑底座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一顶点为所述测力垫板的竖直棱与所述测力型钢梁的顶面的交点在所述竖直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所述第二顶点为临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张俭成李溯
申请(专利权)人:盘天厦门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