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28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并记录旋挖钻机的重量;S2,在预设的测量位置安装用于测量加压力的力传感器;S3,通过所述旋挖钻机在预设的多种工况下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其中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回转半径均不同;通过所述力传感器测量所述旋挖钻机分别在所述多种工况下产生的加压力;S4,根据所述旋挖钻机的重量和在所述多种工况下测得的所述加压力分别计算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相应的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装置。测量装置。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挖钻机通过其加压油缸提供给钻头的压力通常被称为加压力。当旋挖钻机执行入岩作业时,需要产生足够的加压力,才能充分地利用动力头产生的扭矩。旋挖钻机能够产生的最大加压力通常与旋挖钻机的自身重量正相关,但是旋挖钻机重量过大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本
中经常以旋挖钻机能够产生的最大加压力与旋挖钻机重量的比值(简称压重比)作为衡量旋挖钻机的加压力性能的指标。在能够产生的最大加压力或者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显然压重比越大的旋挖钻机性能越优良。
[0003]因此,在旋挖钻机的制造和调试过程中很有必要对旋挖钻机的压重比进行准确的测量,以评价旋挖钻机的加压力性能。如果测量确定的压重比数值不够理想,则还可以在进一步的制程中对旋挖钻机的组装结构加以改进,例如改变旋挖钻机的重心位置,使得重心分布更加合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压重比;或者改变旋挖钻机的尾部长度,这样可以缩减无效工作幅度,实现更大的有效加压力(例如履带离地时的加压力),也有助于提高旋挖钻机的压重比。
[0004]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尚缺少足够规范和精确的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很多时候都仅是根据旋挖钻机在少数特定工况下产生的加压力对压重比进行简单的估算,经常难以测得足够准确的压重比,测量操作也缺少规范的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能够提供规范的压重比测量操作流程,得到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精确的压重比测量结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并记录旋挖钻机的重量;S2,在预设的测量位置安装用于测量加压力的力传感器;S3,通过所述旋挖钻机在预设的多种工况下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其中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回转半径均不同;通过所述力传感器测量所述旋挖钻机分别在所述多种工况下产生的加压力;S4,根据所述旋挖钻机的重量和在所述多种工况下测得的所述加压力分别计算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包括:设置加压力测量平台,将所述加压力测量平台装设在稳固的放置面上,并将所述加压力测量平台的顶部表面布置为平整的水平面;将所述力传感器水平地安装在所述加压力测量平台的顶部表面的中心。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对所述力传感器进行调试;为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工作参数。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种工况包括最大回转半径工况、最小回转半径工况和
中间回转半径工况,其中所述最大回转半径工况为旋挖钻机在其回转机构达到可允许的最大回转半径时进行工作的工况,所述最小回转半径工况为旋挖钻机在其回转机构达到预设的最小回转半径时进行工作的工况,所述中间回转半径工况为旋挖钻机在其回转机构处于所述最大回转半径与所述最小回转半径之间的预设的中间回转半径时的工况。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包括:将所述旋挖钻机的姿态调整到预设状态;将所述力传感器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控制所述旋挖钻机通过所述钻杆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同时通过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获取所述力传感器测量的所述加压力,并对获取的加压力数据进行保存。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包括:通过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Q=F/M,其中Q为所述旋挖钻机的压重比,F为在每种工况下测得的加压力数据,M为所述旋挖钻机的重量。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计算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记录为所述旋挖钻机的压重比额定值。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确定所述旋挖钻机的实际回转半径;记录所述旋挖钻机的钻杆的型号及重量;所述步骤S4还包括:将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与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实际回转半径、以及所述旋挖钻机的钻杆的型号及重量建立关联列表,并进行保存。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旋挖钻机的实际回转半径包括:确定所述旋挖钻机中的钻杆轴线与驱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驱动轮轴心与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实际回转半径:X=X1+X2,其中X为所述实际回转半径,X1为钻杆轴线与驱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X2为驱动轮轴心与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装置,所述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装置包括:重量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旋挖钻机的重量;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旋挖钻机产生的加压力;加压力模块,用于在预设的多种工况下控制所述旋挖钻机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其中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回转半径均不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力传感器测量所述旋挖钻机分别在所述多种工况下产生的加压力,并根据在所述多种工况下测得的所述加压力分别计算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及其相应的旋挖钻机压重比策略装置提供能够提供规范的压重比测量操作流程,得到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加精确的压重比测量结果,而且测量操作较为简便,也不需要采用很昂贵的测量仪器,时间和设备两方面的成本都较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的流程
图。
[0019]图2是在用图1所示的方法测量旋挖钻机的压重比时,接受测量的旋挖钻机和力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测量并记录旋挖钻机的重量。
[0024]S2,在预设的测量位置安装用于测量加压力的力传感器。
[0025]S3,通过所述旋挖钻机在预设的多种工况下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其中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回转半径均不同;通过所述力传感器测量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并记录旋挖钻机的重量;S2,在预设的测量位置安装用于测量加压力的力传感器;S3,通过所述旋挖钻机在预设的多种工况下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其中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回转半径均不同;通过所述力传感器测量所述旋挖钻机分别在所述多种工况下产生的加压力;S4,根据所述旋挖钻机的重量和在所述多种工况下测得的所述加压力分别计算所述旋挖钻机在所述多种工况下的压重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设置加压力测量平台,将所述加压力测量平台装设在稳固的放置面上,并将所述加压力测量平台的顶部表面布置为平整的水平面;将所述力传感器水平地安装在所述加压力测量平台的顶部表面的中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对所述力传感器进行调试;为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工作参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工况包括最大回转半径工况、最小回转半径工况和中间回转半径工况,其中所述最大回转半径工况为旋挖钻机在其回转机构达到可允许的最大回转半径时进行工作的工况,所述最小回转半径工况为旋挖钻机在其回转机构达到预设的最小回转半径时进行工作的工况,所述中间回转半径工况为旋挖钻机在其回转机构处于所述最大回转半径与所述最小回转半径之间的预设的中间回转半径时的工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压重比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将所述旋挖钻机的姿态调整到预设状态;将所述力传感器与数据处理装置建立通信;控制所述旋挖钻机通过所述钻杆对所述力传感器施加加压力,同时通过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获取所述力传感器测量的所述加压力,并对获取的加压力数据进行保存。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杰朱长林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