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带式送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62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送料器,其可以不使用外罩带卷筒而分别回收带主体与外罩带。在从带主体(14A)的上表面分离的外罩带(14B)排出的出口附近设置部件(42),其使该外罩带(14B)的行进方向,向与该外罩带(14B)分离后的带主体(14A)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偏离,以使该外罩带(14B)与该外罩带(14B)分离后的带主体(14A)保持分离的状态被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部件供给带向组装电子部件等的装置供给部件 的带式送料器,特别地,涉及可以在部件供给后,将不需要的带主体 与外罩带分离并废弃的带式送料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使用部件供给带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例如, 已知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在图8中,带式送料器60排出已封装了芯片状电子部件的部件 供给带62,将电子部件向电子部件搭载装置供给(图示省略),此 时,使外罩带64与部件供给带62分离。分离后的外罩带64被巻绕 在外罩带巻筒66上而回收。但是,在这种将分离后的外罩带巻绕在外罩带巻筒上的带式送 料器60中,如果巻筒66被外罩带64巻满就需要更换,因此,会对 部件供给速度带来不良影响。对此,如专利文献2所述,已知一种不使用外罩带巻筒的带式 送料器。在图9、图10所示的这种带式送料器10中,预先巻绕在滚筒 12上的部件供给带14通过输送单元16输送。其设置牵引单元18(图 10),其在到达输送单元16之前,以经由卡合板20剥离的方式从部 件供给带14的带主体14A的上表面牵引外罩带14B。外罩带14B的 剥离开始位置由卡合板20决定,外罩带14B利用该卡合板20向后 上方折回而从带主体14A分离,在与卡合板20接触的同时由牵引单 元18牵引,如图9中的箭头A所示,向后上方行进。并且,外罩带 14B被牵引单元18牵引,利用导向销22向下改变行进方向。牵引单元18由一对张力辊18A、 18B构成。 一对张力辊18A、18B隔着外罩带14B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以向从带主体14A 上剥离的方向即下方进行牵引。带主体14A由第1引导板24A、第2引导板24B、第3引导板 24C引导,如图9及图IO中的箭头B所示行进。在一对张力辊18A、 18B的下方,设置前后一对的第4引导板 26,其引导外罩带14B以使其与带主体14A上下重合。并且,带主 体14A与外罩带14B—起,如图10中的箭头F所示,向机外排出。由此,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带式送料器10中,不需要进行滚筒 更换,就可以使用部件供给带14供给部件。专利文献l:特开2001—24031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第25568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方面,当前,社会上要求考虑环境的废品处理或回收,废 弃物则强烈要求根据材料种类而分别回收。但是,在由收容部件的带主体与粘贴在该带主体上表面的外罩 带构成的部件供给带中,带主体与外罩带由不同的材料构成,通常, 带主体由纸构成,而外罩带则由树脂构成,或者带主体由黑色树脂构 成,外罩带由透明树脂构成。因此,如专利文献2所述的带式送料器,如果使带主体14A与 外罩带14B重合而一起向机外排出,则很难按照材料种类进行分别 回收,在考虑环境的废品处理或回收方面成为阻碍。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式送料器中,虽然可以分别回收 带主体和外罩带,但如前所述,如果巻筒因外罩带而巻满则需要更换 巻筒,因此,会对部件供给速度带来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 送料器,其可以不使用外罩带巻筒而分别回收带主体和外罩带。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认真研究开发的结果,发现在专 利文献2所述的带式送料器中,牵引外罩带14B的张力辊18A、 18B 的接触点与带主体14A的出口 (第3引导板24C的末端)过于靠近,无法设置用于准确地分别回收带主体与外罩带的单元。因此发现以下方法是有效的将牵引外罩带14B的单元相对现 有技术稍稍向上移动,设置用于准确地分别回收带主体与外罩带的单 元,作为该单元,设置引导单元,其引导外罩带的行进方向向与外罩带分离后的带主体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偏离。而且发现,通过向与外罩带偏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引导带主体, 将带主体和外罩带向带式送料器的左右不同的方向排出,可以更加可 靠地分离带主体与盖体。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发现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带式送料器,其使用部件供给带供给部件,该部 件供给带由收容部件的带主体(14A)、和粘贴在该带主体的上表面的外罩带(14B)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从前述带主体的上表面分离 的外罩带排出的出口附近设置引导部件(42、 44),其使该外罩带的 行进方向向与该外罩带分离后的前述带主体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 偏离,以使得该外罩带和该外罩带分离后的前述带主体,保持分离的 状态而被排出。另外,前述带式送料器的特征在于,其构成为,前述引导部件 是利用与前述外罩带卡合的倾斜面(42A、 44A)使前述外罩带偏离 的结构。另外,前述带式送料器的特征在于,前述引导部件配置于前述 主体带的排出部的上方,形成与外罩带卡合的倾斜面(42A、 44A)。另外,前述带式送料器的特征在于,前述引导部件具有附加面 (42B、 46C),其进行引导,以使得利用前述斜面而偏离的外罩带 进一步偏离。另外,前述带式送料器的特征在于,前述引导部件具有为了使 前述带主体向与前述外罩带相反一侧偏离而进行引导的结构。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式送料器,因为在从带主体的上表面分离的外 罩带被排出的出口附近设置下述部件,其使该外罩带的行进方向向与前述带主体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偏离,所以,可以使该外罩带和该 外罩带分离后的前述带主体保持分离的状态而被排出。因此,因为可以总是准确地分别处理外罩带和带主体,所以容易进行考虑环境的废 品处理或回收。而且,因为前述部件为仅形成斜面的简单结构,所以只要狭小 的空间就能够可靠地使外罩带与带主体分离。另外,因为前述带主体向与外罩带相反一侧偏离,所以,可以 更加可靠地保证前述外罩带和带主体分离的状态而将其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的侧面图,(A)是表示整体结构的侧面图,(B)是外罩带剥离部的放大侧面 图。图2是表示在前述带式送料器中,带主体和外罩带的出口附近 的放大侧面图。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安装在前述带式送料器上的张力辊的斜视图。图4是为便于了解而示意表示分离滑轮的动作的斜视图。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安装在前述带式送料器上的张力辊的斜视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的斜视图。图7是详细表示排出罩的前端部的形状的放大斜视图。图8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带式送料器(具有外罩带绕 线筒的带式送料器)的前部图。图9是表示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的带式送料器(不具有外罩 带绕线筒的带式送料器)的整体侧面的前部图。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的带式送料器(不具有外罩 带绕线筒的带式送料器)的整体侧面的前后中间部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对于与现有的带式送料器IO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说明省略。图l(A)、图1 (B)、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式送料器30, 配置于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上。带式送料器30具有框架32、输送单元16、外罩带剥离部34、 牵引单元36 (输送辊36A及按压辊36B)、带主体引导部38、外罩 带出口引导部40、以及分离模块42。通过将以巻绕的状态保持部件 搭载带14的辊12安装在带式送料器30上,可以供给部件。框架32为板状部件,成为构成带式送料器30的整体形状的外 框,成为带式送料器30的两侧面。输送单元16按照每一个部件将部件搭载带14向前方输送规定 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送料器,其使用部件供给带供给部件,该部件供给带由收容部件的带主体、和粘贴在该带主体的上表面的外罩带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从前述带主体的上表面分离的外罩带排出的出口附近设置引导部件,其使该外罩带的行进方向向与该外罩带分离后的前述带主体的行进方向相交的方向偏离,以使得该外罩带和该外罩带分离后的前述带主体,保持分离的状态而被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屉本宪一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