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国科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057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涉及高山亚高山植被恢复技术领域。首先,选择在非雪季对待构建植被的立地面进行整理;接着,选择植被演替早期固氮优势植物和优势植物作为构建用植物;然后,先确定种植位置,将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种植在对应的种植位置,在相邻的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的立地面上种植固定优势植物。上述方案中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和固定优势植物搭配,固定优势植物种植在相邻的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如此可以通过固定优势植物的固氮作用提高立地面中的含氮量以为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提供营养,不需要人工施肥等养护即可显著提高树苗栽植存活率,快速促进高山亚高山裸地的植物恢复。物恢复。物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高山亚高山植被恢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山亚高山位于高寒区,由于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立地条件差,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较低,在发生地质灾害后,形成的裸地很难依靠一般的林草措施实现该区域的植被快速构建。另外,由于高山亚高山所处的高寒区的特殊脆弱生态环境,在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植被恢复后期树种自然生长缓慢、更新困难等问题,致使次生灌丛自然演替恢复过程较慢,难以恢复到地带性森林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选择在非雪季对待构建植被的立地面进行整理;
[0006]选择固定优势植物和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作为构建用植物;
[0007]先确定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在整理后所述立地面上的种植位置,在确定的种植位置挖取种植坑穴并将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种植在对应的所述种植坑穴中,在相邻的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的立地面上种植所述固定优势植物。
[0008]在待构建植被的高山亚高山裸地的立地面种植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并在相邻的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种植固定优势植物。通过上述种植方式可以通过固定优势植物的固氮作用提高立地面中的含氮量以为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提供营养,不需要人工施肥等养护即可显著提高树苗栽植存活率,快速促进高山亚高山裸地的植物恢复,可以加快次生灌丛自然演替恢复过程。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0]定期对种植的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和所述固定优势植物进行巡护,并检测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和所述固定优势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优势植物包括黄芪,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包括冬瓜杨和/或川滇柳。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黄芪的直径为8

12厘米,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为3年生幼苗,所述3年生幼苗的株高为40~60厘米。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黄芪的直径为10厘米,所述3年生幼苗的株高为50厘米。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先确定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在整理后所述立地面上的种植位置,在确定的种植位置挖取种植坑穴并将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种
植在对应的所述种植坑穴中,在相邻的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的立地面上种植所述固定优势植物的步骤,包括:
[0015]按照第一预设种植株距确定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在整理后所述立地面上的种植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种植株距为1.4米~1.6米;
[0016]在确定的种植位置挖取种植坑穴,并将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种植在对应的所述种植坑穴中;
[0017]在相邻的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种植之间的立地面上按照第二预设种植株距种植所述黄芪,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种植株距为25厘米~35厘米。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之间的株距为1.5米,相邻的所述黄芪之间的株距为30厘米。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采用生根菌液对所述黄芪、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的植物根部进行半分钟以上的浸泡。
[0021]基于上述任意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首先,选择在非雪季对待构建植被的立地面进行整理;接着,选择固定优势植物和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作为构建用植物;然后,先确定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在整理后所述立地面上的种植位置,在确定的种植位置挖取种植坑穴并将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种植在对应的所述种植坑穴中,在相邻的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的立地面上种植所述固定优势植物。上述方案中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和固定优势植物搭配,固定优势植物种植在相邻的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通过上述种植方式可以通过固定优势植物的固氮作用提高立地面中的含氮量以为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提供营养,不需要人工施肥等养护即可显著提高树苗栽植存活率,快速促进高山亚高山裸地的植物恢复,可以加快次生灌丛自然演替恢复过程。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调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本申请以位于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属于本申请中的高山亚高山地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属于高寒区,退缩区前缘立地条件差并且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较低,符合一般高山亚高山地区的实际情况。
[0028]请参照图1,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具体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0029]步骤S11,选择在非雪季对待构建植被的立地面进行整理。
[0030]由于高山压高山地区山高陡峭,不方便浇灌定根水,只能依靠自然环境进行生长。另外高山压高山地区属于高寒区,每年都有长达几个月的冰冻期,冰冻期不便于进行植物栽种,为此选择在土壤冻结之前对需要构建植被的立地面进行整理,以便于在整理后的立地面上种植用于恢复该立地面植被的植物。
[0031]步骤S12,选择固定优势植物和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作为构建用植物。
[0032]在高山压高山地区栽种的植物只能依靠自然条件存活生长,过多的进行人工干预并不实际。通过研究发现,土壤中的氮元素是植物生成必不可少的必要元素,氮元素可以确保栽种植物能够存活生长。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固定优势植物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氮元素,另外采用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作为与固定优势植物搭配的小型灌木和/或乔木,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更加容易在早期存活。
[0033]专利技术人通过对贡嘎山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选择在非雪季对待构建植被的立地面进行整理;选择固定优势植物和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作为构建用植物;先确定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在整理后所述立地面上的种植位置,在确定的种植位置挖取种植坑穴并将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种植在对应的所述种植坑穴中,在相邻的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之间的立地面上种植所述固定优势植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期对种植的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和所述固定优势植物进行巡护,并检测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和所述固定优势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情况。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优势植物包括黄芪,所述植被演替早期优势植物包括冬瓜杨和/或川滇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的直径为8

12厘米,所述冬瓜杨和/或所述川滇柳为3年生幼苗,所述3年生幼苗的株高为40~60厘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山亚高山裸地植被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的直径为10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贺吴艳宏邴海健周俊田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