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052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包括车架机构,所述车架机构上设置有除霜机构,所述除霜机构包括储液箱、车内暖风机、凹型块、水泵、两个安装座和两个弧形块,所述储液箱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架,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器,两个所述凹型块的内壁均等距分布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两个所述凹型块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除霜机构,可以让车辆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内外侧进行除霜操作,同时通过喷洒除霜剂液体,可以完全将玻璃外侧的霜给去除掉,而且可以让玻璃外侧持久保持防霜的效果,继而降低后期再次对车辆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内外侧除霜时,出现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费的情况。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霜设备
,具体为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冬季由于车内空气湿度大,且在冬季驾车的时候,大多又都会开暖气提升车车内的温度,从而导致停车的时候车内的温度都高于车外,这时车内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就会附着在车窗上从而结霜,从而车内一般都会配备除霜设备,以保持车辆驾驶室中玻璃上的霜可以被轻松地清理掉,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
[0003]现有的车辆驾驶室用除霜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对驾驶室玻璃内部起到一定的除霜作用,但是不能让车辆在停车的情况下,使其驾驶室玻璃靠外侧的面保持持久的防霜效果,从而导致较长时间放置的车辆在进行使用前还需浪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进行除霜操作,继而降低其除霜设备的使用效率。
[0004]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新型的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以解决上述除霜设备不能让除霜后的驾驶室玻璃外侧面保持持久防霜效果的情况,从容导致较长时间放置的车辆在进行使用前还需浪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进行除霜操作,继而降低其除霜设备使用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包括车架机构,所述车架机构上设置有除霜机构;所述除霜机构包括储液箱、车内暖风机、凹型块、水泵、两个安装座和两个弧形块,所述储液箱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架,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器,两个所述凹型块的内壁均等距分布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两个所述凹型块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凹型块的一侧均固定贯穿有进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之间安装有第一三通管,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贯穿有漏斗型管,所述漏斗型管的输入端安装有金属网,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三通管,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均安装有喷头,另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水泵电性连接,所述车内暖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三通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喷头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固定贯穿储液箱的顶部,且延伸其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与车内暖风机电性连接,方便在水泵、进水管和第二三通管的配合下,可以将储液箱内部的除霜剂液体给分别导流到两个喷头的内部。
[0008]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车内暖风机的顶部安装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方便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或异物进入车内暖风机,提高车内暖风机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正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的
探测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内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底部边缘处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保护壳,方便在保护壳的作用下,可以对安装在弧形块上的部件进行保护,同时在液位传感器的作用下,可以时刻监测储液箱内部的液体量。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保护壳的正表面均固定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和两个弧形块的表面均嵌设有磁扣,且相接触的两个磁扣磁性连接,方便在磁扣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下,可以防止保护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自动转动的情况。
[0011]优选的,所述车架机构包括车顶框架,两个所述弧形块均固定在车顶框架的内壁顶部位置,两个所述凹型块的顶部均与车顶框架的内壁斜面相接触,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均通过螺丝固定在车顶框架上,所述车顶框架还的顶部通孔内部安装有天窗,方便在第一连接块和螺丝的配合下,可以将凹型块紧紧地固定在车顶框架上。
[0012]优选的,所述车顶框架的顶部斜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挡风玻璃,所述车顶框架的内壁斜面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竖梁,两个所述竖梁的一侧均固定有前梁,两个所述竖梁的相对一面之间固定有横梁,两个所述竖梁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相对称的稳定架,四个所述稳定架共分为两组,方便在稳定架的作用下,可以提高车架机构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每组所述稳定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每个前梁的相对一面相固定,两个所述竖梁的相对一面之间固定有导流架,所述导流架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表面和后表面分别与两个竖梁的相对一面相固定,所述车内暖风机和水泵均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均与导流架的顶部相固定,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方便在前梁、竖梁和横梁的配合下,可以提高车架机构的正面抗冲击能力。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除霜机构,可以让车辆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内外侧进行除霜操作,同时通过喷洒除霜剂液体,可以完全将玻璃外侧的霜给去除掉,而且可以让玻璃外侧持久保持防霜的效果,继而降低后期再次对车辆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内外侧除霜时,出现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在第一控制器和液位传感器的配合下,可以智能控制水泵的关闭,防止水泵出现干吸,发生烧坏的情况,在第二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控制车内暖风机的启动或关闭,在蜂鸣器的作用下,可以给驾驶员警示提醒,在喷头的作用下,可以将进入喷头内部的除霜剂液体喷洒在进行初步除霜操作后的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外侧上,在保护壳的作用下,可以对弧形块上安装的部件进行保护,在磁扣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下,可以防止保护壳因自身重力发生自动转动的情况,在金属网的作用下,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较大的异物进入储液箱的内部,在过滤网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车内暖风机的内部。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车架机构,可以提高整体车辆的安全性,同时在导流架和安装板的配合下,可以方便车内暖风机、水泵和安装座的安装,在稳定架的作用下,可以提高车架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图2中A处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仰视角度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车内暖风机、机盖和过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另一角度部分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的保护壳打开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车架机构;101、车顶框架;102、天窗;103、安装孔;104、挡风玻璃;105、竖梁;106、前梁;107、横梁;108、稳定架;109、导流架;110、安装板;2、除霜机构;201、储液箱;202、安装架;203、第一控制器;204、车内暖风机;205、蜂鸣器;206、机盖;207、过滤网;208、凹型块;209、出气孔;210、第一连接块;211、进气管;212、第一三通管;213、漏斗型管;214、金属网;215、水泵;216、第二三通管;217、进水管;218、安装座;219、喷头;220、液位传感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机构,所述车架机构上设置有除霜机构;所述除霜机构包括储液箱、车内暖风机、凹型块、水泵、两个安装座和两个弧形块,所述储液箱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架,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器,两个所述凹型块的内壁均等距分布开设有多个出气孔,两个所述凹型块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凹型块的一侧均固定贯穿有进气管,两个所述进气管的输入端之间安装有第一三通管,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贯穿有漏斗型管,所述漏斗型管的输入端安装有金属网,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三通管,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均安装有喷头,另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水泵电性连接,所述车内暖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三通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喷头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固定贯穿储液箱的顶部,且延伸其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与车内暖风机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车内暖风机的顶部安装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的正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至储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平焦月红陈乔华陈兵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