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94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5
一种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进风管、干燥器、风机,出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的下方,进风管的进风口设置在汽车内,干燥器连接出风管与进风管,风机用于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吸入,并从出风管的出风口处重新吹出。风机能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吸入,经过干燥器干燥后从出风管的出风口处重新吹出,干燥空气取代车内前挡风玻璃附近的水蒸气,从而实现前挡风玻璃的快速除雾;同时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起到一个除湿的效果,车内的水蒸气被吸走后,玻璃窗内侧也就失去了起雾的条件,除了前挡风玻璃,可以同时实现车门玻璃与车尾玻璃的防雾除雾效果。璃与车尾玻璃的防雾除雾效果。璃与车尾玻璃的防雾除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的防雾除雾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玻璃起雾经常会困扰驾乘者,由于起雾会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视线,因此不利于驾乘体验,也带来了一定行车安全隐患,尤其在下雨天或寒冷的冬天,车内外温差较大,由于乘客的人体散热及呼气,车内温度较高且湿度较大,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时容易凝结,在汽车玻璃内壁非常容易起雾。
[0003]通常人们会通过手动擦除或利用空调出风除雾,但是行车中手动擦除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且效果不持久,在远侧形成的雾气更难以手动擦除。而利用空调出风除雾,一方面难以控制适宜的温度,通过制冷除雾不利于车内的舒适度,且温度过低还易在车门玻璃窗外侧形成雾气;较高的温度又达不到较好的除雾效果,因为高温除雾在烘干雾气之前的初期,车内的雾气会变得更大,且关闭空调后,由于温度较高,则会加重雾气。
[0004]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123189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其通过在车体内的前挡风玻璃下端固定出风管,出风管侧壁上设有若干出风孔用于对前挡风玻璃吹风以除雾,进风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风口,进风口可穿出车体,进风口的开口朝向于车体的前进方向,由此,在行车中,外界空气可通过进风口收集,以经过进风管和出风管,吹向前挡风玻璃,由于吹向前挡风玻璃的空气和外界的空气温度一致,以利于消除前挡风玻璃内外侧的温差,从而达到较好的除雾效果。
[0005]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除雾效果,且能耗较低,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0006]1、其只能实现前挡风玻璃的除雾效果,对于车门玻璃窗、车尾玻璃,其防雾除雾效果不佳,无法实现全面防雾效果;
[0007]2、外界空气吹入车内时,会降低车内温度,容易造成驾驶员与乘客不适,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关闭车窗不仅仅只为阻挡雨雪,同时也是为了阻挡寒风,但是关闭车窗后,会造成车体内外存在较大温差,从而容易起雾,而上述除雾装置将外界冷风重新引入车内,即使是对着前挡风玻璃进行吹风,但是驾驶员仍会感到冷风吹拂,舒适度较差。
[0008]3、如果外界空气存在污染、异味,上述除雾装置将外界空气引入车内,必将造成驾驶员与乘客不适。
[0009]4、如果遇到南方梅雨季节,上述除雾装置将外界潮湿空气持续引入车内,容易造成车内电子设备受潮以及车内面板和座椅发生霉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
[0011]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包括:
[0012]出风管,其出风口设置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的下方,并与前挡风玻璃相对应;
[0013]进风管,其进风口设置在汽车内;
[0014]干燥器,连接出风管与进风管,用于干燥车内空气;
[0015]风机,用于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吸入,并从出风管的出风口处重新吹出。
[0016]所述干燥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填充有干燥剂颗粒,且所述罐体与出风管、进风管可拆卸连接。
[0017]所述罐体内设有若干隔层,所述干燥剂颗粒填充在隔层内,所述隔层侧壁设有若干微孔。
[0018]所述罐体两端延伸出有连接管;所述出风管、进风管与罐体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密封唇;所述连接管插入弹性密封圈内,并与密封唇紧密贴合保持密封。
[0019]所述弹性密封圈采用橡胶材质。
[0020]所述弹性密封圈一体注塑在出风管与进风管上。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当需要进行除雾时,启动风机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吸入,经过干燥器后空气内的水蒸气会被吸收,而干燥的空气则从出风管的出风口处重新吹出,吹出的干燥空气取代车内前挡风玻璃附近的水蒸气,从而实现前挡风玻璃的快速除雾;同时随着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的持续运作,车内的空气会不断循环流通,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被干燥器逐渐吸收,达到一个除湿的效果,车内的水蒸气被吸走后,玻璃窗内侧也就失去了起雾的条件,除了前挡风玻璃,可以同时实现车门玻璃与车尾玻璃的防雾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弹性密封圈未连接干燥器与连接干燥器后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所示,一种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包括出风管1、进风管2、干燥器3、风机4。
[0027]所述出风管1的出风口设置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10的下方,与前挡风玻璃10相对应,所述进风管2的进风口设置在汽车内,所述干燥器3连接出风管1与进风管2,所述风机4连接进风管2,启动风机4时,其能够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2的进风口处吸入,经过干燥器3干燥后,从出风管1的出风口处重新吹出。
[0028]当车内玻璃窗起雾时,启动风机4,风机4能够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2的进风口处吸入,经过干燥器3时,空气内的水蒸气会被吸收,达到干燥的目的,而干燥的空气则从出风管1的出风口处重新被吹出,吹出的干燥空气会吹向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干燥空气取代前挡风玻璃附近的水蒸气,从而实现前挡风玻璃的快速除雾。
[0029]由于前挡风玻璃处的除雾最为关键,因此出风管1的出风口对准车内前挡风玻璃,
以保证前挡风玻璃的快速除雾,同时随着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的持续运作,车内的空气会不断循环流通,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被干燥器3逐渐吸收,从而达到一个有效的除湿效果,车内的水蒸气被吸走后,玻璃窗内侧也就失去了起雾的条件,除了前挡风玻璃,还可以同时实现车门玻璃与车尾玻璃的防雾除雾效果。
[0030]所述干燥器3包括罐体31,所述罐体31内设有若干隔层33,所述干燥剂颗粒32填充在隔层33内,所述隔层33侧壁设有若干微孔,空气经过干燥器3时,会依次经过各层隔层33,以保证充分除湿的效果以及干燥剂颗粒被充分利用。所述干燥剂颗粒32具体可以为氧化钙,氧化钙遇水会快速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吸水干燥效果非常好。
[0031]其中,所述罐体31与出风管1、进风管2之间可拆卸连接,当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干燥器3在吸收一定水蒸气后,其除湿效果也会变差,将罐体31与出风管1、进风管2设置成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实现干燥器3的更换,保证汽车玻璃窗防雾和除雾效果。
[0032]所述罐体31两端延伸出有连接管34,所述出风管1、进风管2与罐体31连接的一端形成有弹性密封圈5,所述弹性密封圈5采用橡胶材质,并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在出风管1与进风管2上。
[0033]安装时,先将罐体31其中一端的连接管34插入到出风管1内,并与出风管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玻璃窗防/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1),其出风口设置在汽车内的前挡风玻璃(10)的下方,并与前挡风玻璃(10)相对应;进风管(2),其进风口设置在汽车内;干燥器(3),连接出风管(1)与进风管(2),用于干燥空气;风机(4),用于将汽车内的空气从进风管(2)的进风口处吸入,并从出风管(1)的出风口处重新吹出;所述干燥器(3)包括罐体(31),所述罐体(31)内填充有干燥剂颗粒(32),且所述罐体(31)与出风管(1)、进风管(2)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31)两端延伸出有连接管(34);所述出风管(1)、进风管(2)与罐体(31)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旭锋保金华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