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45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涉及轧辊技术领域,包括辊身,所述辊身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辊颈,所述辊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的辊身包括耐磨外壳和辊芯,所述耐磨外壳活动套接在辊芯的外壁,所述辊芯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耐磨外壳包括高速钢外层,所述高速钢外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高铬钢夹层,所述高铬钢夹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辊芯一端的连接卡槽处对连接卡板进行推动,从而使耐磨外壳在辊芯表面移动脱离,使得耐磨外壳单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取下,然后将新的耐磨外壳通过连接卡板与辊芯进行重新安装,避免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的更换,减少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


[0001]本技术涉及轧辊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钢轧辊,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热轧辊材料,它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合金钢,含有钨、钼、铬、钒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具有碳化物硬度高、较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淬透性、优良的强韧性、良好的形成氧化膜能力以及良好的抗热裂性等特点。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10755109U的“一种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该高速钢轧辊包括高速钢工作层,高速钢工作层位于基体层上外周,高速钢工作层与基体层之间还设有隔断层,基体层内设有延伸出基体层左右两端的辊颈,辊颈在基体层内的直径比基体层外侧的直径要大,所述隔断层为石墨钢制成,基体层为静态或离心浇筑而成,所述辊颈为球墨铸铁或高强度铸铁制成,辊颈为静态或离心浇筑而成。
[0004]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高速钢轧辊通常为一体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轧辊表面受到较大磨损导致破裂影响使用时,需要将高速钢轧辊整体进行更换,从而增大了轧辊更换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高速钢轧辊通常为一体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轧辊表面受到较大磨损导致破裂影响使用时,需要将高速钢轧辊整体进行更换,从而增大了轧辊更换使用的成本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包括辊身,所述辊身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辊颈,所述辊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的辊身包括耐磨外壳和辊芯,所述耐磨外壳活动套接在辊芯的外壁,所述辊芯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所述耐磨外壳包括高速钢外层,所述高速钢外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高铬钢夹层,所述高铬钢夹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所述连接卡板的外壁与连接卡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辊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连接孔。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柱,所述辊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0009]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表面与导热柱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高铬钢夹层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固定板的外壁活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辊芯一端的连接卡槽处对连接卡板进行推动,从而使耐磨
外壳在辊芯表面移动脱离,使得耐磨外壳单独本技术上取下,然后将新的耐磨外壳通过连接卡板与辊芯进行重新安装,避免了本技术整体的更换,减少了本技术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导热柱对耐磨外壳进行轧钢生产过程中接触受到的热量进行传导,并通过导热板将热量传递分散到辊芯的两端进行散热,从而避免热量聚集在轧辊内部造成损伤,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耐磨外壳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辊芯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8]图例说明:1、辊身;11、耐磨外壳;111、高速钢外层;112、高铬钢夹层;113、限位槽;114、连接卡板;12、辊芯;13、连接卡槽;14、固定板;141、连接孔;142、导热柱;15、导热板;2、辊颈;3、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包括辊身1,辊身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辊颈2,辊颈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的辊身1包括耐磨外壳11和辊芯12,耐磨外壳11活动套接在辊芯12的外壁,辊芯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13,耐磨外壳11包括高速钢外层111,高速钢外层1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高铬钢夹层112,高铬钢夹层1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114,连接卡板114的外壁与连接卡槽13的内壁活动连接。
[0022]下面具体说一下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和作用:通过辊芯12一端的连接卡槽13处对连接卡板114进行推动,从而使耐磨外壳11在辊芯12表面移动脱离,使得耐磨外壳11单独本技术上取下,然后将新的耐磨外壳11通过连接卡板114与辊芯12进行重新安装,避免了本技术整体的更换,减少了本技术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
[0023]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辊芯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连接孔141,连接孔1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柱142,辊芯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5,导热板15的表面与导热柱142的底端固定连接,高铬钢夹层11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113,限位槽113的内壁与固定板14的外壁活动连接。
[0024]其整个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固定板14与限位槽113的连接,使得耐磨外壳11
与辊芯12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固,辊芯12转动牵引耐磨外壳11转动产生的力更加均匀,使得耐磨外壳11更加稳定地进行轧钢生产,通过导热柱142对耐磨外壳11进行轧钢生产过程中接触受到的热量进行传导,并通过导热板15将热量传递分散到辊芯12的两端进行散热,从而避免热量聚集在轧辊内部造成损伤,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0025]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连接轴3与驱动件进行连接使辊身1转动进行轧钢生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耐磨外壳11发生较大破损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辊芯12一端的连接卡槽13处对连接卡板114进行推动,从而使耐磨外壳11在辊芯12表面移动脱离,使得耐磨外壳11单独本技术上取下,然后将新的耐磨外壳11通过连接卡板114与辊芯12进行重新安装,避免了本技术整体的更换,减少了本技术的使用成本,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固定板14与限位槽113的连接,使得耐磨外壳11与辊芯12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固,辊芯12转动牵引耐磨外壳11转动产生的力更加均匀,使得耐磨外壳11更加稳定地进行轧钢生产,在耐磨外壳11进行轧钢生产过程中,通过导热柱142对耐磨外壳11接触传导的热量进行传导,并通过导热板15将热量传递分散到辊芯12的两端进行散热,从而避免热量聚集在轧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包括辊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辊颈(2),所述辊颈(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的辊身(1)包括耐磨外壳(11)和辊芯(12),所述耐磨外壳(11)活动套接在辊芯(12)的外壁,所述辊芯(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卡槽(13),所述耐磨外壳(11)包括高速钢外层(111),所述高速钢外层(1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高铬钢夹层(112),所述高铬钢夹层(1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114),所述连接卡板(114)的外壁与连接卡槽(13)的内壁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耐磨性能的高速钢轧辊,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陶煦孔梦云左亚茹张海燕钱丽干健
申请(专利权)人: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