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国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35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Ⅰ、过滤装置Ⅱ、连接装置;过滤装置Ⅰ固定连接在连接装置一侧;过滤装置Ⅱ固定连接在连接装置另一侧;过滤装置Ⅰ包括箱体Ⅰ、导向轴、进水口、过滤网、电机Ⅰ、转动辊、钢丝绳、电机Ⅱ、刮板、螺纹杆、滑轮、收集箱;过滤装置Ⅱ包括箱体Ⅱ、支撑板、水质检测仪、滤筒、果壳滤筒、活性炭滤筒、回水管、电动阀Ⅰ、出水口、电动阀Ⅱ;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Ⅰ、水泵、陶粒滤料箱Ⅰ、阀门、陶粒滤料箱Ⅱ、连接管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污水中的固体残渣堵塞管道,同时可以在更换过滤网时不停止对污水的过滤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尤其是餐厨含有较多固体颗粒与污物、油类污染物等,必须经过处理之后才可以进行排放;比如城市污水处理排污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进行排放。
[0003]生活污水处理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其中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经检索CN213995029U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包括粉碎箱,粉碎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粉碎箱顶部外表面且位于进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机箱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该装置使用搅拌环将污水中的固体残渣搅拌打碎后进入初级过滤箱经第一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最终过滤徐箱体,由活性炭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过滤后完成对污水中的固体残渣的分离;在其处理过程中,装置中的过滤网对固体残渣进行过滤后,大量固体残渣留在装置中的过滤网上,需要经常对装置中的过滤网进行清理才能保持装置正常运行,但更换过滤网时,污水的过滤工作就需要暂时停止,影响污水过滤的效率;且搅拌环在粉碎箱内对固体残渣进行粉碎,长时间工作后搅拌环上容易粘附残渣,影响搅拌环的打碎效果,导致固体残渣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本技术可以防止污水中的固体残渣堵塞管道,同时可以在更换过滤网时不停止对污水的过滤工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Ⅰ、过滤装置Ⅱ、连接装置;所述过滤装置Ⅰ固定连接在连接装置一侧;所述过滤装置Ⅱ固定连接在连接装置另一侧;所述过滤装置Ⅰ包括箱体Ⅰ、导向轴、进水口、过滤网、电机Ⅰ、转动辊、钢丝绳、电机Ⅱ、刮板、螺纹杆、滑轮、收集箱;所述箱体Ⅰ内部设有支撑台,进水口固定连接在箱体Ⅰ顶端;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在箱体Ⅰ一侧;所述过滤网由箱体Ⅰ上的支撑台支撑在箱体Ⅰ内部;所述电机Ⅱ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箱体Ⅰ一侧;所述转动辊设有一对,分别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箱体Ⅰ两侧;所述电机Ⅰ设有一对,分别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箱体Ⅰ两侧,且电机Ⅰ输出端与转动辊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辊上,另一端与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滑轮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箱体Ⅰ两侧;所述电机Ⅱ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且螺纹杆穿过箱体Ⅰ顶部的通孔与箱体Ⅰ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设于螺纹杆两侧,且导向轴两端与箱体Ⅰ固定连接;所述刮板顶部与导向轴滑动连接,刮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07]所述过滤装置Ⅱ包括箱体Ⅱ、支撑板、水质检测仪、滤筒、回水管、电动阀Ⅰ、出水口、电动阀Ⅱ;所述箱体Ⅱ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滤筒支撑在箱体Ⅱ上方;所述滤筒设有一对,滤筒设有果壳滤筒和活性炭滤筒;所述果壳滤筒设于活性炭滤筒内部,且果壳滤筒和活性炭滤筒一端设有螺纹接口;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在箱体Ⅱ底部,电动阀Ⅱ固定连接在出水口上;所述回水管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Ⅱ底部,电动阀Ⅰ固定连接在回水管中间;所述水质检测仪采用翼欧速OSG

300,水质检测仪固定连接在箱体Ⅱ一侧;所述电动阀Ⅱ保持常开状态,电动阀Ⅰ保持常闭状态。
[0008]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Ⅰ、水泵、陶粒滤料箱Ⅰ、阀门、陶粒滤料箱Ⅱ、连接管Ⅱ;所述连接管Ⅰ两端分别与陶粒滤料箱Ⅰ和陶粒滤料箱Ⅱ固定连接,且连接管Ⅰ与陶粒滤料箱Ⅰ和陶粒滤料箱Ⅱ连接端分别设有阀门;所述水泵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连接管Ⅰ连接;所述连接管Ⅱ设有一对,连接管Ⅱ一端穿过箱体Ⅱ上的通孔与果壳滤筒和活性炭滤筒上的螺纹接口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陶粒滤料箱Ⅰ和陶粒滤料箱Ⅱ底部通过管道与箱体Ⅰ连接,且陶粒滤料箱Ⅰ与箱体Ⅰ连接的管道上和陶粒滤料箱Ⅱ与箱体Ⅰ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阀门。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0]1)启动电机Ⅰ使转动辊转动可以控制过滤网在箱体Ⅰ内上升或下降;滑轮起到辅助转动辊通过钢丝绳拉起或放下过滤网的作用;电机Ⅱ启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与刮板顶部的螺纹孔配合,使刮板可以沿螺纹杆往复运动,对升起的过滤网表面进行清理;导向轴起到辅助刮板沿螺纹杆滑动的作用;
[0011]2)污水进入滤筒,通过果壳滤筒和活性炭滤筒的过滤流进箱体Ⅱ内,经过水质检测仪检测达标后排放,如果检测未达标,水质检测仪输出信号控制电动阀Ⅱ关闭,电动阀Ⅰ打开,使检测不合格的污水重新进行过滤后,待检测合格后进行排放;
[0012]3)箱体Ⅰ内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陶粒滤料箱Ⅰ和陶粒滤料箱Ⅱ进行过滤,水泵将经过陶粒滤料箱Ⅰ和陶粒滤料箱Ⅱ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进滤筒内再次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附图1中过滤装置Ⅰ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是附图1中过滤装置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是附图1中过滤装置Ⅱ和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5是附图1中过滤装置Ⅱ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6是附图1中滤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过滤装置Ⅰ;101、箱体Ⅰ;1011、导向轴;1012、进水口;1013、过滤网;102、电机Ⅰ;103、转动辊;1031、钢丝绳;104、电机Ⅱ;1041、刮板;1042、螺纹杆;105、滑轮;106、收集箱;2、过滤装置Ⅱ;201、箱体Ⅱ;2012、支撑板;2011、水质检测仪;202、滤筒;2021、果壳滤筒;2022、活性炭滤筒;203、回水管;2031、电动阀Ⅰ;204、出水口;2041、电动阀Ⅱ;3、连接装置;301、连接管Ⅰ;302、水泵;303、陶粒滤料箱Ⅰ;304、阀门;305、陶粒滤料箱Ⅱ;306、连接管Ⅱ。
101连接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阀门304;箱体Ⅰ101内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陶粒滤料箱Ⅰ303和陶粒滤料箱Ⅱ305进行过滤,水泵302将经过陶粒滤料箱Ⅰ303和陶粒滤料箱Ⅱ305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进滤筒202内再次进行过滤。
[0024]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0025]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过滤装置Ⅰ,经过过滤网过滤,污水内的固体残渣堆积在过滤网上,启动电机Ⅰ使转动辊控制过滤网在箱体Ⅰ内上升,直至过滤网上表面与刮板底部齐平,启动电机Ⅱ使螺纹杆控制刮板沿螺纹杆运动,将堆积在过滤网表面的固体残渣推入收集箱内;过滤网表面清理完成后,使电机Ⅰ控制转动辊将过滤网降下,最后使电机Ⅱ控制刮板回到原位;污水进入箱体Ⅰ底部后通过管道进入陶粒滤料箱Ⅰ和陶粒滤料箱Ⅱ进行过滤,水泵将经过陶粒滤料箱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Ⅰ、过滤装置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Ⅰ固定连接在连接装置一侧;所述过滤装置Ⅱ固定连接在连接装置另一侧;所述过滤装置Ⅰ包括箱体Ⅰ、导向轴、进水口、过滤网、电机Ⅰ、转动辊、钢丝绳、电机Ⅱ、刮板、螺纹杆、滑轮、收集箱;所述箱体Ⅰ内部设有支撑台,进水口固定连接在箱体Ⅰ顶端;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在箱体Ⅰ一侧;所述过滤网由箱体Ⅰ上的支撑台支撑在箱体Ⅰ内部;所述电机Ⅱ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箱体Ⅰ一侧;所述转动辊设有一对,分别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箱体Ⅰ两侧;所述电机Ⅰ设有一对,分别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箱体Ⅰ两侧,且电机Ⅰ输出端与转动辊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辊上,另一端与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滑轮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箱体Ⅰ两侧;所述电机Ⅱ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且螺纹杆穿过箱体Ⅰ顶部的通孔与箱体Ⅰ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轴设于螺纹杆两侧,且导向轴两端与箱体Ⅰ固定连接;所述刮板顶部与导向轴滑动连接,刮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Ⅱ包括箱体Ⅱ、支撑板、水质检测仪、滤筒、回水管、电动阀Ⅰ、出水口、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玉
申请(专利权)人:袁国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