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32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隧道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包括框架,框架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还包括:顶板,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竖直方向分布,且支撑架两侧的定位孔位置相对应,顶板上位于框架内,且顶板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套孔,套孔在顶板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顶板上背离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圆周槽,圆周槽内配合插接有内衬管片;支柱,支撑配合插接在套孔和定位孔内。其有益效果是:顶板上设置内衬管片,使得盾构机在掘进时填充的管片与内衬管片相接触,二者之间的接触面能够精准贴合,从而保证支撑效果。从而保证支撑效果。从而保证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的建成能够使得交通工具在地下通行,不仅提高了通行的效率,也不会占用地面上的空间。
[0003]在现在的隧道施工时,盾构机是一种高效的工具,盾构机在进行掘进前,需要在地下修建盾构机工作的始发井,将盾构机投放至始发井内搭建的导轨上,并且在导轨远离盾构机掘进方向的一侧设置反力架,对盾构机起到支撑作用,反力架只是在盾构机刚开始掘进是起到作用,当掘进机掘进一定距离后,便会拆除反力架,从而方便将配套作业车投放至由管片拼装的通道内。
[0004]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管片铺设在盾构机与反力架之间,因此与反力架接触面为环状结构,现有的反力架多是采用整个平面状结构来支撑,当盾构机直径尺寸变化时,也会使得管片拼接的环状结构大小改变,可能会导致有部分区域无法接触,使得反力架的作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包括框架,框架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还包括:
[0007]顶板,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竖直方向分布,且支撑架两侧的定位孔位置相对应,顶板上位于框架内,且顶板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套孔,套孔在顶板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顶板上背离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圆周槽,圆周槽内配合插接有内衬管片;
[0008]支柱,支撑配合插接在套孔和定位孔内,支柱用于将顶板固定在框架内。
[0009]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由多个槽钢固定连接的框座,所述支撑架与框座转动连接,且支撑架与框座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框座的两侧。
[0010]优选地,所述框座的槽钢内焊接有多个加强筋。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转动连接在框座两侧的杆件,以及滑动套接在杆件的上的支撑管件,两侧支撑管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支撑管件固定连接的横梁,所述支撑管件与杆件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支撑管件上的插孔和开设在杆件上的通孔,且通孔沿杆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以及配合插接在插孔和通孔内的插销。
[0013]优选地,所述两侧支撑管件远离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
在使用时,支撑架对框架起到支撑作用,而框架内的顶板上设置内衬管片,使得盾构机在掘进时填充的管片与内衬管片相接触,二者之间的接触面能够精准贴合,从而保证支撑效果,而且取下支柱后便能够将顶板取下,从而更换不同的顶板,使得顶板上能够插接不同的大小的内衬管片,使得该反力架能够支撑不同大小的盾构机的始发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板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侧视图;
[0019]附图中:1

框架;101

底座;102

框座;103

加强筋;2

支撑架;201

杆件;202

支撑管件;203

横梁;3

顶板;4

定位孔;5

套孔;6

圆周槽;7

支柱;8

锁定结构;801

插孔;802

通孔;803

插销;9

安装座;10

内衬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的结构图,包括:
[0023]框架1,框架1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还包括:
[0024]顶板3,所述支撑架2两侧均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孔4,多个定位孔4沿竖直方向分布,且支撑架2两侧的定位孔4位置相对应,顶板3上位于框架1内,且顶板3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套孔5,套孔5在顶板3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顶板3上背离支撑架2的一侧开设有圆周槽6,圆周槽6内配合插接有内衬管片10。
[0025]支柱7,支撑配合插接在套孔5和定位孔4内,支柱7用于将顶板3固定在框架1内。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在使用时,支撑架2对框架1起到支撑作用,而框架1内的顶板3上设置内衬管片10,使得盾构机在掘进时填充的管片与内衬管片10相接触,二者之间的接触面能够精准贴合,从而保证支撑效果,而且取下支柱7后便能够将顶板3取下,从而更换不同的顶板3,不同的顶板3上可以开设不同大小的圆周槽6,从而使得该顶板3上能够插接不同的大小的内衬管片10,实现了该反力架的支撑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得该反力架能够支撑不同大小的盾构机的始发工作。
[002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框架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上固定设置有由多个槽钢固定连接的框座102,所述支撑架2与框座102转动连接,且支撑架2与框座102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框座102的两侧,并且支撑架2与框座102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框座102两侧中点位置,使得支撑架2的作用力更加均匀,所述框座102的槽钢内焊接有多个加强筋103,通过设置加强筋103能够提高整个框座102的强度,能够应对盾构机工作时产生的巨大作用力。
[0028]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架2包括转动连接在框座102两侧的杆件201,以及滑动套接在杆件201的上的支撑管件202,两侧支撑管件20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个支撑管件202固定连接的横梁203,所述支撑管件202与杆件201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8。
[0029]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两侧支撑管件202远离杆件2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9,一般来说安装座9是固定在始发井的地基上的,因此可以在安装座9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地脚螺栓将安装座9固定在始发井的地基上,所述锁定结构8包括开设在支撑管件202上的插孔801和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包括框架,框架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竖直方向分布,且支撑架两侧的定位孔位置相对应,顶板上位于框架内,且顶板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套孔,套孔在顶板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顶板上背离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圆周槽,圆周槽内配合插接有内衬管片;支柱,支撑配合插接在套孔和定位孔内,支柱用于将顶板固定在框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反力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由多个槽钢固定连接的框座,所述支撑架与框座转动连接,且支撑架与框座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框座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跃孟庆龙李龙飞王荟理张莹张秋芳田胜领郑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