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弛豫过程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弛豫过程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锂离子电池现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电网及用户侧储能等场景。然而,恶劣的使用场景以及复杂的使用工况可能会导致电池出现故障,甚至引发安全问题,例如由电池滥用引发的内短路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池热失控,进而造成起火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为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失控,电池内短路的早期预警是不可或缺的。
[0003]由于内短路故障的机理较为复杂,内短路故障的产生是多因素耦合的结果,难以设计实验对商用电池内短路故障进行分析,为探究内短路的故障机理并实现内短路故障的预警,研究人员建立了锂电池的热电耦合模型,将检测获得的电池电压及温度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得到能够反映内短路状态的电化学特征,以此特征实现内短路的早期预警。但是基于模型的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模型参数,复杂的电化学模型包含大量参数,每次对电池进行内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弛豫过程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比较内短路的故障电池与正常电池在弛豫过程中的电压,来判断被测电池是否发生内短路故障,并计算短路电阻大小以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极化与弛豫的关联:所述极化的大小表示为过电位,过电位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所述弛豫是极化的逆过程,即电池结束充放电后,电池回到平衡电位的过程;电池一旦发生内部短路,短路电流消耗电能,电池荷电状态SOC降低,引起电池电压下降;通过分析电池放电后的电压响应来识别ISC故障;步骤2、分析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的弛豫过程: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的弛豫过程和损耗过程均影响电池停止工作后的电压,弛豫过程和损耗过程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在内部短路故障电池放电后,对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的弛豫电压V
FR
和损耗电压V
D
求和,得到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的电压响应V
SC
,如式(1)所示:V
SC
=V
FR
+V
D
ꢀꢀꢀꢀꢀꢀꢀꢀꢀꢀꢀꢀꢀꢀꢀꢀꢀꢀꢀꢀ
(1)式(1)中的损耗电压V
D
与短路电阻有关,用于评估电池的内部短路故障水平;短路电阻值减小,短路电流增大,荷电状态进一步减小,使得损耗电压V
D
增加;基于式(1),损耗电压V
D
通过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的电压响应V
SC
和弛豫电压V
FR
计算得到,其中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的电压响应V
SC
直接通过测量内部短路故障电池电压得到;将式(1)的弛豫电压V
FR
替换为正常电池的弛豫电压V
N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